“据该家长回忆,有一次,李某某忽然拿着一把菜刀来到她家中,把她‘吓了一大跳’,经过询问后才知道,是李某某母亲在家因教育问题与儿子发生矛盾,并以菜刀恐吓儿子,李某某遂夺下母亲手中的菜刀,来找同学‘避风头’。”出自红星新闻报道
南京高三弑母案,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最近随着案情进展逐步深入,更多调查细节也慢慢被披露出来,看到这个细节时,常爸还是颇为震惊,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我们只在新闻里看到这个男孩举起菜刀,却没看到曾经他面对的也是母亲举起的菜刀。”
母子之间,菜刀相见。为什么这个妈妈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这么极端?
李某某的同学家长说:“她说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她和老公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深知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好好学习,因此对儿子的学习要求很严格。”
要求严格肯定没问题,但方式好像很不对路。微博上就有李某某的同学说,曾看到因男孩成绩退步,妈妈直接在校门口开骂。
她以为严厉督促能让孩子知耻而后勇。但是,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的这些行为是在告诉孩子:
“你考得不好,就只能得到妈妈举起的菜刀和责骂。因为你表现不好,就不值得我爱。”
可能会有家长说:“我不会这样,我会用正面的方式鼓励孩子,比如孩子考了满分,就给他一颗糖。”
看似和上面那个妈妈不同,但事实上,她们都在用同样的招数——撤回爱。
给糖和骂孩子,没什么区别
孩子考了满分,你给孩子一颗糖。孩子一吃,真甜。但他会因此爱上学习,感受到父母的爱吗?未必!
但他一定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吃到糖,被父母喜欢,得先有好成绩。
这和“要想得到父母的爱,得先有好成绩”有什么区别?
都是在讲条件,只不过前者是消极条件,后者是积极条件。
下面的这些话,想必大家都听过:
“如果你今天表现很棒,妈妈好爱你。”“做完这些家务,你就是妈妈的好宝宝。”“你把碗里的胡萝卜吃了,妈妈就陪你玩儿!”“你不听话,就别叫我妈。”“你考这么差,没资格当我儿子。”……
很多家长都觉得给糖要比骂孩子好。但研究人员发现这其实没什么区别。
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74名11-12岁的孩子,发现他们的父母使用“撤回爱”的次数越频繁,孩子的自尊心越低。
2012年,研究人员调查了153名16-17岁的青少年。结果发现,积极和消极的有条件养育都是有害的,只是方式有所不同。
积极的有条件养育,可能会让青少年更努力完成学业,但这种努力多是被强迫而非自愿的,且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有条件养育,青少年都会在失败后会陷入自我贬低或羞愧之中,消极的条件养育还会有可能会让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挑战。
换句话说,无论是哪种“有条件”养育,孩子们都会很容易变得不快乐。
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却失去了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价值条件化”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罗杰斯认为,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得到两方面的评价,一种是自己对自己,也就是机体评价,一种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如父母。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到地上,他自己觉得很好玩,但是妈妈却说:“你这样做,让妈妈很讨厌,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这个时候,孩子的机体评价与父母评价产生了矛盾,孩子就会很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孩子就会启动防御机制,回避自己的真实体验,把它们压到潜意识里,这就是“价值条件化”。
这样的经验反复重复后,孩子就会明白,获得爱是需要有条件的:
当我做一个好孩子时,我就会被爱;当我做一个坏孩子时,我就会被剥夺爱。
不管是考好了得到糖还是考砸了被责骂,其实都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孩子的感受不取决于自己,而由父母的评价决定。
但是,如果孩子们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体验去满足父母,他的自我概念就会变得扭曲。因为他的行为不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是为了获得好评、不被惩罚。
自我概念越扭曲,焦虑、抑郁、罪恶感、羞愧感也会越强烈。
而且,为了压抑真实的体验,孩子们就要一直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他们的天性和自我也就无从展开。慢慢地,他就会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越来越难感受到快乐。
文档软件里,按一下撤回键,原本的内容就会被删除得干干净净。但在孩子那里,父母撤回的爱,被至亲“威胁”的疼,可能会成为一生的隐痛。
“撤回爱”不是管教,是操纵
网上有人问:“为什么孩子最怕父母说‘不喜欢你’?”
其中有人回答:对一个孩子来说,最有力的货币之一就是“父母的接受和认可”,取悦父母是生存策略。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父母的爱也是孩子的软肋。
“撤回爱”之所以很有效,就是因为父母抓住了孩子的软肋,利用孩子对自己的爱达到“按我说的做”的目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家长的野心膨胀也是被孩子给惯出来的。孩子进步了10名,下一次就指望他进步15名,孩子考进了前十,下次就希望他能考第一。
这时候,管教就变成了操纵,孩子就成了父母的作品,越完美无瑕越能证明自己的成功。可孩子不是物品,是人。人就有柔软、脆弱的时候,就需要休憩。
电影《阳光普照》里有一段话让常爸印象深刻: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是什么?”“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可即便阳光普照,也始终有荫翳之处。
教育孩子,也应该像太阳一样,给了他们光明,同时也允许他们有阴影。
他可以是乐观的,但也可以悲伤、难过;他一直是自律的,但也允许偶尔犯懒,放纵自己;他是优秀的,但失误几次也没关系;他有优点,但也可以有缺点……
起起伏伏是人生常态,孩子的进步也不可能像一条直线一样一帆风顺,我们需要给孩子留退路,需要让他们相信:
“不管你考了几分,爸爸妈妈都爱你。”
可能会有人说,“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但是,退路如果是自己斩断的,那叫决心,如果是被别人斩断的,那只是绝望。
微博上,常爸看到了不少开头男孩同学的留言:
种种细节,拼凑出了一个与冰冷“弑母”完全不同的温情的一面。事发前两个月,男孩还因为进步300名,上台演讲。
而她的母亲,也是一个家长口里“认真负责”的人民教师,为了孩子高考才选择辞职。一个面对儿子抄起菜刀的母亲,她不爱他吗?当然不是!
所以他们周围的人始终不能理解,一个如此尽心的母亲,一个如此优秀的孩子,是怎样走上了这样的结局!
弑母当然是不可原谅的行为。悲剧,如果仅仅停留在批判的层面上,而没有任何获得,讨论悲剧也毫无意义。
我们今天并不是想要批评或者维护谁,只是想要让家长意识到,即便没有发生这种恶性案件,但造成这个家庭悲剧的隐患,也可能就存在我们的家庭里。
“撤回爱”可能一时来看效果惊人,可总归是治标不治本,且后患无穷。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对孩子有期待,不代表对他的爱有条件。
当我们下次对孩子说“我爱你”时,不妨提醒自己一句,爱就是爱,不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