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最近的演讲火了 。
她因为一句“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而正在成为知识界的“高级凡”。
刘瑜的很多观点我很认同,家里也有她几乎所有中文著作。虽然说刘瑜在教育女儿问题上有这个认知,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她不能简单地告诉我们“放弃成功,选择普通”。
她应该告诉我们,普通也有级别:神仙有神仙的普通,凡人有凡人的普通。
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刘瑜所说的普通,是我们大多数人倾其一生心血都无法企及的梦想,有些人甚至可能连梦都不敢梦到。
也许有人没听说过刘瑜,不妨去搜看看她的履历有多牛:刘瑜,清华大学副教授,学者、作家、诗人,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了博士后,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过讲师,出版有《民主的细节》《观念的水位》等作品。
网上有一句名言,“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则出自她的丈夫——周濂的书名。
周濂,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先后担任牛津大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夫妇俩在知识界是名人,他们的女儿就读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更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企及的——这里的父母多为知识精英阶层。
人家孩子再普通,也能上个不错的学校。即使上不了清华北大,也有无忧出路。换句话说,有些人,想普通都难。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父母的位置,已经决定他们必将过上优裕的生活。
2006年,日本作家橘木俊诏出版了《格差社会》这本书。
他在书中不无忧虑地说,日本社会已处于格差社会,格差社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阶层固化。富人永远是富人,而穷人想成为富人已无可能。
他在书中详细分析了穷人为何成不了富人的原因,其中最突出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穷人失去了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青年人还能靠努力考上东京大学,那个时候,东京大学的学生很多来自日本各县、郡的公立中学,当时日本政府在教育上投入非常大,老师的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百分之四。
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日本政府不断削减教育经费,降低老师工资,导致优质师资纷纷涌入高薪的私立学校。
这就导致了处于底层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因付不起高昂学费而被优质教育拒之门外,东京大学也便成了这些孩子最遥远的梦。
阶层固化势在必然。
橘木俊诏说,政治家的孩子依然成为政治家,精英阶层的孩子依然是精英。也许精英阶层的孩子进入精英阶层后,却没有父母的技能,但他们也能在这个阶层,靠父母的人脉非常滋润地生活。
回到刘瑜。她说自己曾在一个家长群里说,希望将来让女儿开个奶茶店,过普通人的人生。
我们知道,即使刘瑜的女儿真的开奶茶店,也会是家不一样的奶茶店。
为什么?就因为她爸爸是周濂,妈妈是刘瑜。
如果他们的女儿开了奶茶店,一定也会是知识分子打卡的网红奶茶店。他们的人脉资源,将源源不断自动或非自动地,对接到这里。
何况,刘瑜并不会真的满足于女儿开奶茶店。
凭着学术人脉,孩子万一上不了国内名校,还可以去国外名校。他们有的是时间静待花开。
也许我们还没有到阶层固化的程度,但我们已离此地不远。
每年花在孩子教育上的经费,已成为中国家庭最沉重负担之一。
我的孩子刚上初中,光花在补习班的费用,一年少说十多万元。
我也想过放弃,想取消孩子所有补习班。
可是你不去补,别人在补。你不在外面补,孩子坐在教室里很可能就听不懂老师的课。
你可以让你孩子慢慢来,可是社会和老师,还有别的孩子不等你。
刘瑜认为,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不科学。
她说,一个人的成功有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一点没错。
可是作为普通人的你我,我们的孩子不努力,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刘瑜所说的普通,也只是她所在那个圈层的普通。
刘瑜所说的普通,也许正是普通人追求的卓越。
当然,刘瑜在这次演讲中的一些观点,可以降个维度来看。
比如她所说的,要承认自己孩子的普通,要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但认可普通,不等同于放弃。
有些孩子“自我”成熟比较早,在小学中学就显出了卓越性,但有些孩子直到高中甚至大学“自我”才会成熟,我们怎么能在他们还小的时候盲目断言?
橘木俊诏在《格差社会》中还讲到,精英阶层的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精英,除了教育,还有“心理格差”的因素。
所谓心理格差,就是父母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很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虽然承认孩子普通,但也要让他们过幸福的普通人生,而所有的幸福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因为我们是普通人,不是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