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有接近3000所大学,各所大学每年的经费预算都是媒体的焦点,根据各所大学公布的信息,博雅数据库进行汇总,并制作了一张2020年大学经费排行榜,这张榜单上总共有235所大学。引人注意的主要有七个方面。
这七个方面分别是:浙大第二超北大,有涨有跌看趋势,办学规模正相关,东西差距特别大,隶属关系很重要,广东进步数第一,双非期待双一流。
最后咱们再聊聊榜单之外有哪几所大学值得注意,以及大学经费的来源和去向。
一、浙大第二超北大
在所有大学中,经费预算超过300亿元的,只有清华大学一家,预算总额为310.72亿元。北京大学以191.08亿元的预算,排在全国第三。
很多人认为既然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所有大学中实力最强的两所,那么经费预算也应该排在前两名。其实不然,这与院校所开设学科和办学规模是相关的。
排在第二的浙江大学就是例子,它的经费预算是216.2亿元,超过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开设的学科数量,要比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多,它拥有的农学学科,是清华北大都没有的,同时它也是全国所有高校中博士点最多的大学。此外,浙江大学每年招收本科新生超过6000人,大致相当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招生数量之和。
放眼全国,经费超过百亿的院校,也只有上图中的10所(已经公布经费的、教育部体系之下的大学)。
二、有涨有跌看趋势
如果你关心教育新闻,会记得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教育部曾经明确表示过“高校要学会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此后,全国多所高层次大学纷纷表示,要缩减经费预算。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减少预算的依然是少数,多数大学的预算都是稳中有升。
增长比较多的高层次院校中,东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前者的经费增长,与计算方式变化有关。后者则没有公开经费增长的理由。
三、办学规模正相关
前十名的院校,都是综合类大学,办学规模比较大。在国内高层次院校中,以办学规模来说,除了浙江大学之外、中山大学(第4)、华中科技大学(第8)、武汉大学(第11),以及总被拿来横向进行比较的四川大学(第12)、山东大学(第7)和吉林大学(第13)这六所大学都非常大,从经费预算来看,也的确非常多(全部超过95亿元)。
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中办学规模比较小的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第16),南京大学(第19)和中国人民大学(第20),这三所大学的经费预算相对并不高。
四、东西差距特别大
经费预算排名前20的大学里,只有排在第10的西安交通大学、排在第12的四川大学、算是西部的大学,占比10%。
如果把范围放宽到前50的大学,西部的大学还有排在第22的电子科技大学、排在第28的重庆大学、排在第33的兰州大学、排在第35的西南交通大学、排在第37的西南大学、排在第38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在第44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在第47的长安大学。
这样一来,前50当中占到10所,占比20%。不得不说近些年东西部大学的整体差距在拉大,东部大学的基础本身就比西部更好,当下的整体发展速度又超过西部,长此以往必将进一步拉大差距,情况令人担忧。
好在国家也看到了目前的情况,近些年不断给部分高校提供优惠政策。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是省属高校,经费预算由省财政负责。西部省份的整体财政收入,距离东部的差距不小,所以高校之间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之内缩小。
五、隶属关系很重要
说到东西部高校间的差距,缪老师也顺便提一下院校的隶属关系,对于经费预算的影响。
中国的顶尖大学,多数都是教育部的部属高校,与数量众多的省属高校相比,它们享受的资源更加丰富,资金也更加充裕。非部属院校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公办院校由省财政和市财政支撑,民办院校则是自筹资金进行办学。
六、广东进步数第一
在院校层次这一栏里,我们看到排名在前50的大学,不是“985一流大学”就是“211一流学科”,只有两所例外。这两所大学就是排在27名的深圳大学(60.86亿)和排在45位的南方科技大学(41.51亿)。
中山大学的经费高达全国第四,仅次于清华、浙大和北大,高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华东地区的高校。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汕头大学等众多省属高校经费也都不低。负责任地说,广东的大学在近5年的发展是全国最快的,这与广东省强大的经济实力相关,也与当地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大刀阔斧的政策相关。
七、双非期待双一流
在榜单中众多没有入围第一次双一流评选的大学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它们的经费排名比较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用在了准备冲击下一次双一流评选上。这其中包括上一段缪老师讲过的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之外。除了它们两家,我再说说几所其他的大学。
排在57名的浙江工业大学(32.5亿)、排在58名的北方工业大学(32.17亿)、排在64名的扬州大学(26.81亿)、排在78名的广东工业大学(21.38亿)、排在79名的浙江师范大学(20.99亿)、排在82名的青岛大学(19.11亿)、排在84名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8.37亿)、排在85的首都医科大学(18.32亿)经费都不少。
浙江工业大学上次落选就让校方感觉很意外,下一次评选一定不甘落后。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由于坐落在北京,经费多一些也非常正常,但在下一次双一流评选中入选的概率反而不大(要考虑平衡问题)。
扬州大学、青岛大学都有可能入选,从所在地域的高等教育布局来看,入选的几率可能略大于广东工业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
八、榜单之外还有谁?
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顶尖大学并没有出现在榜单之中,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它们之所以没有出现,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预算太少,而是因为它们的主管部门与榜单上多数院校不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其他四所大学则是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所以即便数据没有主动公开,它们的经费也不仅不少于榜单上的多数985大学,甚至还要比很多都高。
九、经费来源和去向
最后缪老师来聊聊大学经费的入口和出口。公办大学的经费绝大多数来自于财政拨款,少部分来自于学校贷款、校友捐赠等等。此外有不少高层次大学名下有公司或者参股一些公司,还有学生学费和成人教育的学费能为学校带来一些收入。非公办大学只有很少一部分享受很少的财政拨款,多数是收学费用以办学。大学的经费去向,主要是教学、科研和基础建设这三大方向。
大学的经费预算多,办学质量就一定好吗?小而美的大学就不能保证质量吗?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曾经说:“我理想中的大学是以人为本、大学独立、思想自由、学术至上、民主学风、创造不止。”
你眼中的高层次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呢?有钱的?有人的?有环境的?有思想的?还是别的什么呢?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为你带来教育观点,帮你规划升学路径。点击头像关注我,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