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拿助学金要“孝敬”导员一份?河北某高校这件事太离谱

前两天,有一位河北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的同学联系到陈大夫,吐槽她最近遇到的一个很不合理的问题:

他们学校某些院系某些班级,学生在拿到国家发给的助学金、奖学金后,需要上交一部分给班长,然后班长收集起来“孝敬”给导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名同学反映:她是会计二系的一名学生,家里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按照标准应该是拿三档的每年4400元助学金;

(一档资助2200元,二档3300元,三档4400元)

但班长通知:拿到奖学金的同学要上交1200元,三档助学金800,二档500,一档300;

这些钱他收集起来要交给导员,而且特别强调:别的班都已经交了。

班长在奖助学群里发的收钱通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这位同学私下了解,他们的这位李姓导员管理的五六个班,都有这样的“传统”;

而且这笔钱并不是充当班费或者请客,而是班长在酒桌上,直接交给了导员个人,每年累计金额得有数万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陈大夫根据学校官网上的信息,联系到了该校工作人员,反映了相关情况;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会找学院书记了解情况,并会电话通知;

但截至发稿时为止,并没有人联系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近年来,某些高校“要求拿到奖助学金的同学上交一部分”的问题,曝出的舆论热点事件层出不穷。

但绝大多数类似的现象,收上来的钱都是被用作了班费,或者直接班级聚餐花掉了;

所以我还特地向这位同学确认:这些钱到底去了哪;

结果是给了导员个人,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位导员也真的有胆子拿。

按照2016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是三万元,超过这个数就涉嫌违法犯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这位同学的说法完全属实,这位导员真的把这笔钱放进了自己的腰包,每年能收入数万元,而且已经持续多年,很可能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标准。

这几年来,大学声报道了不少高校关于奖学金、助学金的各种争议;

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建立的全面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从2010年开始实施以来,这项政策帮助了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显著地促进了教育公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关于助学金的各种舆论事件及引起的争议,实际上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关于“要求拿到奖助学金的同学上交一部分是否合理”的问题,曝出的热点事件就一直层出不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社会主流舆论,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意见,都是认为这么做不合理;

但在一些高校,这种“陈规陋习”还是存在了很多年;

仅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近年爆出的类似事件,就涉及从中学到大学,从普通高校到职业高校,从山东、河南到贵州、江西;

奖助学金被提成的比例,从5%到80%不等,而且很多高校里这种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多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甚至有些高校,助学金评审前让每个申请写下自己愿意把得到的助学金“捐出”多少,然后从高到低选承诺给最多的几位,整个过程搞得像项目招投标一样。

而且一些高校领导对于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被学生举报时还会“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使用各种方式强令学生噤声,而不愿付出努力解决问题。

但这种现象存在,并不代表它就是合理的。

奖学金、助学金是国家给品学兼优大学生的奖励,给家庭困难学生的补助;

某些导员、老师,对于这些名额分给谁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决定的权力;

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其随意处置,更不代表他可以借此机会来从中获利,这些钱不是他们的。

不论是强制学生上交一部分奖助学金当班费,还是借这种机会受贿,都是与国家法律,以及相关部门关于奖学金助学金的政策相违背的;

这种见不得光的潜规则如果被爆出来,在国内任何一所高校都算是个丑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有同学遭遇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不要跟他们争辩,先把钱给他们。

把相关的谈话记录和转账信息都保留好,然后写举报信(实体信)一式六份;

分别交给学院党委副书记、书记、校纪委、校组织部、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学校分管纪委工作的纪委书记。

把每封信的内容和封面拍照,发信的过程全程录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