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专家:当孩子提无理要求,最好答应几次、拒绝几次?

妈咪读呀

《都挺好》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苏母对女儿苏明玉的各种拒绝,各种说“不”。

大儿子苏明哲要留学,苏母连问都没问苏明玉的意见,直接就把她那间房子卖掉。

二儿子苏明成提出去旅游,老母亲二话不说赞助。

但面对明玉提出要1000元的补习班冲刺费,居然立即被苏母否了——我们家没那么多钱,我专门给你争取到一个免费的师范生名额……

被拒绝、被否定、不被接纳,于是,苏明玉长成了我们身边的一类人。她们就像一座座孤岛,虽然心底善良,但内心很难真正接受别人。她们无法自然接受别人的帮助,更没有办法自然去求助。当你以为你已经走入她的内心,但抬起头发现,她其实还在对岸,你们中间隔着一条河。

常被拒绝的孩子,就会成长为孤岛。她们学会孤单成长,背负着原生家庭的种种包袱,一个人前行。

而很多拒绝的发生场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场景一:马上要吃饭了,孩子却嘟着嘴说,我想一边玩玩具,一边吃饭。你顿时火冒三丈,吃饭就吃饭、玩就好好玩,哪有边吃边玩的?一通训斥,以娃暴哭为结局。

场景二:已经看了10分钟动画片了,没想到最后一分钟时,孩子开始提要求:我再看5分钟好吗?妈妈妥协。5分钟后,孩子又抱着ipad不撒手:“妈妈我还想再看5分钟。”你顿时又怒了,已经延长5分钟了,怎么还要讲条件!结局,肯定少不了一次争端。

场景三:逛商场时,明明家里已经有的类似玩具,孩子居然还拉着妈妈衣脚让买。“我要买,我就是要……”“不行!家里有一个比这个大、比这个好。”“我就是要……”啪!一巴掌呼孩子小屁股上,伴随着“嗷”的一声嚎叫。

你可以拒绝孩子,但是拒绝的方式,真的对了吗?

中国的家长很容易走极端:要么对待孩子需求是有求必应,要么就是有求无应。导致有求必应变成溺爱,有求无应变成缺爱。

针对孩子提出的需求,如果是过分的、不合理的,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演讲中,有非常系统地论述。归结为要点既是“4不要”原则。

不要骂孩子。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在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的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让一个人骂另一个人的时候,他难过的体验不亚于拿大棒子抽他。如果孩子因此哭得更难受,请相信,他情绪上的创伤,有可能和被打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不要打孩子。李玫瑾教授的说法特别直接,大人打小孩不公平。除了不公平以外,武力上的惩罚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孩子当下的认错极有可能是违心、妥协的。

不要尝试讲道理,没用。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大脑是要靠“逻辑”来运转的。当一个人要通过“逻辑思维”问题时,最先要做到的必然是情绪冷静,然后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分析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一个孩子正在哭闹、正在满地打滚,他的大脑只有一个想法——妈妈否定我了,我要闹给她看。此时,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都是“噪音”。

不要走开。李玫瑾的观点是,孩子打滚本来就是表演给家长看的,那你不看,他闹给谁看呢?我曾经尝试过小小费哭闹的时候走开,像国外家长一样,让他time ot!结果,他哭得更猛了。我想起李教授说的,就算孩子闹得很猛,也要拿热毛巾给他擦擦脸。让孩子感觉,父母还是爱着他的,尽管他有点不讲理。如果这个时候孩子还哭怎么办?温和地告诉他:想哭?那你可以继续哭。

俗话说,百年树人。中国人讲3岁看老。指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性格。越小的孩子越可以管好。因为他们大脑回路里的弯弯绕绕少,还不懂得怎样和家长斗智斗勇呢。家长要做的,就是定好规则、执行。同时,最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懂得交流。

李玫瑾教授说,当你拒绝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留一条路,告诉他你如果想要什么,可以说服我。如果能说服我,我就满足你。不能让孩子太压抑,要给情绪留一个出口,对孩子如此,对成年人亦如是。

回到开头的话题,孩子提无理要求,最好答应几次、拒绝几次?李玫瑾给出的答案是:拒绝3次,答应1次。这样的比例的意义在于,孩子会明白,哦,我跟妈妈交流有用。深层次的意思是:家长拒绝的是不合理的要求,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需求被接纳越来越多,也就渐渐懂得父母的爱和包容。

孩子提要求的过程,其实是摸索父母边界的过程。他通个一次次提要求,找到父母的界限——哪些是不可以的,哪些是可以的。

聪明的孩子善于通个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自己。比如,要求达不到时,就大哭大闹、充分暴露自己的情绪。如果心软的父母一味妥协,势必就走上被操纵的趋势。被孩子拿捏出自己的软肋,以后想要严加管教,就更加难了。

在拒绝孩子的时候,语气要肯定、态度保持温和。“你已经看过10分钟动画片了,不可以再看了。”之后,别啰嗦,别讲道理。坚持3次,孩子就知道你的底线了。

拒绝孩子后,别试图说服孩子。有的孩子被否定后,还要追着父母,试图能挽回心意。这时候,父母只需要亮明态度,不需要继续讲道理,这是对或者错,否则容易激化孩子逆反情绪。

拒绝孩子的同样事情,家长之间态度前后一致。比如,姥姥、奶奶那可以妥协的事情,到了妈妈爸爸这里就不可以了。孩子肯定不理解啊,所以打滚哭闹就难以避免了。

拒绝孩子和答应孩子的需求,要交替进行。这样,既让孩子懂得行为规范,也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什么都不行的家,就像《都挺好》里的明玉,那活得也太憋屈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