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合妈妈
2007年,朱丹因主持浙江卫视推出的歌曲争霸节目《我爱记歌词》,而被广大观众所熟知,也一路走红成为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之后还参加了多部电视剧的拍摄,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值大红大紫的她,却悄无声息地淡出了公众视野。
2012年,朱丹在坐客谈话节目《非常静距离》时,自曝因主持压力大,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哭,提不起精神来,害怕化妆,犯了抑郁症。
2013年,朱丹被曝在拍摄《绣春刀》的片场,会因为一段打戏拍不好而躲在一边哭,脆弱得像个小孩子。
2013年5 月24日,在湖南卫视播出的《中国最强音》节目中,朱丹口播时将“湖南卫视”短信互动号码,播报成了“浙江卫视”号码,导致湖南卫视损失惨重,事后,朱丹便很少出现在节目中。
2015年12月4日,朱丹在北大演讲失误,之后流泪道歉,透露当初离开浙江卫视是因为不自信,没法摆脱那个自卑的农村女孩。她说自己只学了发音却发不好,心里很空,扛不起期待和“一姐”称号,于是她开始有抑郁倾向,害怕上舞台,背词背不下来,所以最终选择离开,还曾坦言一化妆就泪流满面。
去年,朱丹在主持节目时也接连犯了多次低级错误,在现场叫错嘉宾的名字,让气氛一度陷入尴尬。
就连在参加综艺节目《做家务的男人》时,也因为自己词不达意地秀恩爱,而把老公送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朱丹的表现让喜欢她的观众非常失望,也非常不理解,一个在台上笑面如花、那么耀眼、优秀、前途大好的女孩子,怎么也会抑郁、也会出错!
而看过朱丹自己创作的文化旅游纪录片《丹行线》的朋友,一定会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片中的她自然、优雅、深刻、动人,是个像风一样的女子,节目设置得很有品质、力量,也很有格调,而她整个人也是敞开的、自在的、松弛的、享受的。
让她自由自在地做事,她可以做得非常好,但如果加上某些限定时,她就会显得缺乏力量或者不可避免地出错。
其实,这个问题在许多人身上同样存在,我认识一个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所以,他的父母对他很满意,从不对他做过多的要求,允许他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允许他自由安排时间,从未对他设置过规则,也从不监督和约束他。可是,一到正式考试,他就出各种状况,各种呕吐、头晕、手心出汗等等,总之就是什么都不对了。
(一个缺乏约束的孩子,内心只会是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地没边没界,在面对目标性事件时,就会不知所措。)
我还认识一位热爱写作的朋友,他平时文章写得很精彩,但只要是遇到约稿,或者是要求他写一些特定主题的稿件时,他往往就会很烦躁,或者没有信心、想要逃避,最后完成得总是差强人意。而据他所说,他的父母同样是非常温和有爱,对他没有什么要求的。
这种情形总是让周围的人为他们感到惋惜,也百思不得其解,当然,更重要的,这个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幸福。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呢?
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在他们小的时候被情感忽视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可能少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对他们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他们的父母可能非常温和,也充满爱心,却对他们没有要求,这样的父母可能是非常受孩子欢迎,也让别的孩子羡慕的父母,父母本身以及孩子,还有周围人都不会意识到父母在其中的失职,以及对孩子情感的忽视。
他们为了让孩子开心,为了避免家庭矛盾,或者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他们极少要求孩子做该做的事,如果孩子在作业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看电视、玩手机,他们可以包容;如果孩子在没有做完该做的家务,就出去玩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包容;当孩子该做的运动还没有做就去休息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他们以为自己是民主的父母,是在给到孩子足够的自由与尊重。他们认为,放手不管孩子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却不知道这恰恰让孩子学会了如何放纵自己,如何逃避困难,而不是对自己负责。
没有规则、没有期望的教育,是一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孩子无法学会强迫自己做一些该做或重要的事情。
当他们长大以后,在面对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内心充满了挣扎,根本不可能做好。
正如《被忽视的孩子》一书的作者乔尼丝·韦布博士所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到他擅长的部分,也要注意到什么是对他最难的事情,并努力确保他能处理这些问题。
缺乏挣扎的童年固然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地面对生活,但前提是,生活中不会出现任何变数、不会出现任何不愉快、完全在他的掌控之内,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遇到目标要求,比如,做出什么成果或者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者说也会有一些挣扎,但是可以克服的事情。
而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却是十分痛苦与煎熬的,他们总是选择逃避,也会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懒惰、拖延,没有自律能力去完成。
百合妈妈寄语:
按原则行事、遵守规则是一个成年人生存必备的能力,能够做到自我约束和坚持,是一个成年人所应该必备的品质。
孩子的生活需要经历挑战和不可控,父母要设立一些必要的规则让孩子去碰撞、挣扎,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如何强迫自己做那些不想做、却必须做且重要的事情,帮助孩子从小内化成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