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育儿书单:这些书引起你的共鸣了吗?可否减少了你的焦虑

前几天发了一篇文章,关于储殷评价清华大学刘瑜教授的一段争论,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育儿观点的碰撞。

刘瑜教授说: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吧,让他顺其自然地发展。

储殷教授说:作为刘瑜的小孩,就注定了不是普通人,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过是富人间财力、背景和社会关系之间的比拼。而贫困家庭甚至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只有一条出路,读书考大学。

其实在我看来,双方的观点都没错,只是他们代表的群体不一样。有一位网友总结得非常好:

刘瑜教授代表着大家的梦想,储殷教授代表着社会的底线。一个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一个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础,一个代表星空,一个代表大地,两者同样重要。

在我这个佛系妈妈看来把,选择哪种育儿方式,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在于父母的认知水平和希冀。

我以前也和无数新手妈妈一样,每天看各类育儿文章。一会觉得这篇文章点醒了我,我应该这样育儿;一会又觉得那个作者说得也对,简直醍醐灌顶。

总之就是很容易被人拉着走,一不小心就走偏了。

从去年写书评开始,我接触到了很多关于育儿、家庭教育、心理类的书籍,大大改变了我很多看法。虽说尽看书不如无书,但是看书却可以改变我们看问题的思考方式,只有多了解各派育儿法,才可以判断优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况且,总比看鸡汤文要好得多。

下面我推荐几本我今年看过的书中,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它们有的可能不是育儿书,但是真的改变了我很多,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一、《平井信义育儿法》

这是日本的一位儿童心理大师,他是一位非常善于处理家庭关系的老爷爷。他和三个子女、孙子、外孙同住一个大屋檐下,从来没有矛盾,并且亲自抚育了子女、孙辈一共11个孩子长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平井信义老师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写进了这本书中,就像身边的长辈,在你耳边把育儿经娓娓道来。书中讲的主要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体贴之心,以及如何培养、照顾0-5岁的孩子,让孩子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进行得顺顺利利,不变成问题儿童。

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有婆媳矛盾,而婆媳矛盾的根源大多就是育儿观念有分歧。那么这本书也许可以让我们找到与长辈和谐共处的方式,并且也可以让长辈们看看这本书,看看其他的爷爷奶奶是怎么带孩子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只有不断思考和学习,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家庭的相处模式,家庭环境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我们也要相信,以前家里争吵过的裂痕,都是以后光照进去的地方。

二、《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有一个热搜新闻,那就是易烊千玺的弟弟易烊昱华,成功创造了最小年纪连续盲拧还原2个二阶魔方的世界纪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是个什么样的奖,难度如何,我也不清楚。但光看“世界纪录”中几个字,也知道非常人可得了。

印象中易烊千玺的弟弟一直是那个萌萌的锅盖头,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世界纪录拥有者。新闻中说他每天要进行6小时的训练,你能想象一个8岁孩子的毅力如此坚定吗?再看看自家那个一写作业就“浑身发痒、疑似过敏”的臭小子,是不是更来气?

可是我却注意到一个很令人难过的事情,就是易烊千玺曾经给父母写过一封信,里面写到:我们现在幸福多了,楠楠(弟弟)也在一个美好的环境成长,哥哥走过的路,他都不用走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谁能想到,弟弟现在虽然不是学街舞、练唱歌,却走上了另一条同样很苦的路。

所以我在想,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真的冷静下来想过,这些是他们想要的吗?成功的含义除了“名”和“利”,还能不能有别的写法?

当然,我不是说易烊千玺的妈妈太虎,不为孩子着想。只是每个妈妈对孩子抱有的希冀不一样 ,所以培养方式也不一样。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是德国的海克·法勒著作的,她著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看到新出生的小侄女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所以就有了创作这本书的想法,让侄女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一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图画书,一页就是一年,我刚翻的时候还看到小宝宝依偎在爸妈怀里,可是翻着翻着就翻到了十几岁,早已超过小勋现在的年龄。然后就是结婚、工作、生子……一生真的好快。

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太快了,一辈子其实很短暂,那为什么不让孩子选择可以想做的事,我 不想帮他安排、规划。只想让他懂得思考,培养他乐观、积极又自信的人生态度。

当然这些“佛系观点”肯定会被储殷教授反驳。可是,即使孩子将来要面临无限大的竞争和挑战,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抱有一个美好的想法,那就是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三、《时间之舞》

这不是一本育儿书,是一本小说,我为什么要拿出来放在育儿书单呢,因为我始终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镜子。而我们可以从《时间之舞》里的主人公身上领悟到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感悟。

《时间之舞》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安·泰勒著作的,被美国多家杂志评为最佳书籍。这本书是我近年来看过的书中最受触动的一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故事的主人公叫薇拉,小说里截取了薇拉一生中重要的四个时间节点的四个故事,从童年到老年的薇拉。无论是薇拉和父母的亲情、薇拉和子女的亲情、还是薇拉和伴侣的爱情,其实都在围绕着“原生家庭”这个话题。

因为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让薇拉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不敢说“不”的女性,但即使是这样,她和父母间的亲情仍然让人动容。

当然,故事的主旨是:一个女人的一生会怎么被外界和时间塑造?又该怎么重塑?我们只要活着,就有第二次机会,和另一种可能。女人,中间要走出生活赋予的壳,我们再也不要 “被定义”。

就像薇拉,60岁的她终于可以勇敢做自己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现在30+的我们看了这本小说,是不是可以比薇拉更早明白这些道理呢?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的人生永远都有第二种可能。

四、《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这是一本真正的育儿书了,并且这本书让我对“育儿”这件事的改观太大了。

作者是朱迪斯·哈里斯,她在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辞退后,就在家潜心研究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否有长久的影响,并且在经过长期地查阅资料和研究后,得出了结论:没有。

并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叫做“社会群体化理论”,即儿童是如何社会化,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人格是如何得到完善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书的开头写着:这是一本反传统的育儿书,会颠覆你的观念。所以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到底是怎么个颠覆法呢?

因为作者传达的育儿理念和我们平时接触过的完全相悖。以前有无数的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未来有多么多么重要。

我在看书的时候,一会觉得作者的观点太荒谬了,一会又觉得好有道理啊。说实话,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

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确实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打开了我的眼界,也颠覆了我很多认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一样,现代人在育儿上太焦虑了,应该放轻松。也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点,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不要把孩子所有的过错都归结到父母身上。

五、《正面教养·少爷小姐要争气》

这是刘墉先生的著作,学生时代的我在杂志上看过很多刘墉先生的文章,但这还是第一次拜读他的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完书后觉得,果然,这真的是一位全世界孩子都想要的爸爸。他温文尔雅,文字里透满了温暖、细腻和温柔。

他在书里说了很多女儿、儿子的趣事、烦心事、挫折等等,然后以写信的口气,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告诉孩子们,遇到困境该如何解决。

我们在那些故事里可以看到很多自家孩子的影子,会感慨,原来那些小缺点,刘墉家的孩子也会有呀,原来父母可以这样处理孩子的问题呀。

刘墉先生的儿子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女儿14岁就获得美国“总统奖”,并获得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

你看到这些成就可能会说:基因真强大。可是如果你在书中了解过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 和沟通方式,那么也许会改变看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正面教养·少爷小姐要争气》既传达了能够 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也在提醒父母,孩子有很多地方需要父母好好引导,父母也需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

六、《天才假象》

说这本书之前,我先讲一个大家经常见过的小事情吧。家长费了很大劲给孩子买习题册、报补习班,但孩子的成绩还是不理想时,是不是很多家长都会在心里默念一句:唉,算了,看样子不是读书的料。

我有一个朋友就从小被父母说“你不是读书的料,脑子太笨了,我也不指望你考大学,你在学校别学坏了就行”,先不说这些话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心理暗示。单单就说,真的有人的脑子是天生适合/不适合读书吗?读书要归纳到天赋论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天才假象》这本的观点是,成功的人之所以会成功,不是因为天赋,而是长期、反复、大量练习的结果。

书是英国著名的乒乓球名将马修·萨伊德写的,他在《天才假象》一书中用缜密的逻辑论证了“天赋不重要,刻意练习才重要”这一观点。

所以这本书对家有“学渣”的家长应该是有启发作用的。一个人想要在一个行业达到顶尖水平,天赋可能确实占了重要因素,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还远远达不到拼“天赋”的地步。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不是读书的料”,孩子上学的目的也不是“不学坏”就可以。而是我们要通过努力让孩子以后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没有哪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他们缺失的只是一对信任和鼓励他的父母。

以上是我今年看过的书中,对我来讲影响最深的几本。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不看书一定容易被“鸡汤”牵着鼻子走。

所以我们看书的目的不是希望从书中找到某种“制服”孩子的法宝,而是通过读书,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多了解才可以因材施教。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