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学校的教育很重要,但父母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穷养富养都不如有教养,而父母于孩子而言,一举一动,无疑就是楷模。
曾看到一个热议话题的视频,内容是一个老人被狗绳绊倒之后,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视频中的老人本站在路边,却被突然冲过来的狗绳绊倒,腾空后摔倒在地。
令人咋舌的是,遛狗的女生跑了过来,只看了一眼摔倒在地的老人,转身带着狗就离开了。而那位突遭横祸的老人经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事情发生在广东佛山,随后警方通报视频中的女生并不是狗的主人,而是将另一村民养在家门口的狗牵出来玩,因拉不住狗而导致的意外。
虽说最终警方给出的结论是意外,但不经允许私自牵走别人家的狗,老人摔倒后火速离开现场这一系列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缺口。
人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也许孩子是出于恐惧心理,一时手足无措。但不难想象,如果任由孩子这么发展下去,其事态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将孩子养成“危险品”!
1、精神上的空虚导致了孩子品行的滑坡。
湖南省脑科医院少儿心理科曾接收过这样一位特殊的孩子。
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成绩优异,一直是家长眼中的好孩子,老师口中的好学生。
可就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竟然喜欢偷窃,被学校发现后还屡屡再犯,最终被学校劝退。
少儿心理科叶海森副教授将其诊断为“病理性盗窃”,俗称“盗窃癖”。
这种盗窃,不是以受益而为目的,而是通过这种行为来获得成就感。
“我很孤独,我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忙碌,将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等到小学时接到身边,也是整日不见人。
疏于精神上的关心和关注,导致思思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在一次文具店购物中,她多拿走了一块橡皮,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满足感。
所以,即便是自己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但也总控制不了自己。
李玫瑾教授说: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子的好坏只定义在成绩上,对孩子真正心理上的需求视而不见。
不注重孩子的品行养成,最后只能变成熊孩子。
翻看头条新闻,仅八月份,关于熊孩子的报道就层出不穷。
因为好玩,将别人的爱车变成“蹦床”。
因为食物太臭,所以将“螺蛳粉”从楼上抛下。
熊孩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频频出现在新闻中,危险程度不亚于酒驾,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只是顽皮不懂事。
“他还是个孩子。”是我听过最恶毒的话语。它的潜在危害,往往会酿成大祸。
四川某地,13岁少年为了抢劫手机,将汽油泼向素不相识的女教师;
广西河池,13岁女孩不满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残忍将其肢解;
江苏常州,15岁少年暴力性侵7岁女童,并将其推下25楼,事后还在超市买零食;
辽宁大连,13岁男孩将10岁女孩杀害后抛尸后,在班级群里自导自演,意图摆脱嫌疑;
湖南沅江,12岁男孩因不服母亲管教,持刀将母亲杀死;
……
孩子,本该是天真可爱的代名词,却因为缺乏品行上的管教,而变成了社会的危险品。
看完这些,你们还能说出“他还是个孩子”这类话吗?
2、品德的好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经常有家长问:是品德重要还是成绩重要?
都重要。但如果二者舍其一,那么成绩标榜孩子一时,而道德却贯穿孩子的一生。
那些缺乏正确引导的“孩子”们,即便长大了,也只会变成没有素质的大“孩子”。
经济学博士孙赫一夜成名,不是因为他的学术,而是因为他的霸座。
霸占了别人的座位,还耍起了无赖,蛮不讲理地给女孩三个选择:“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你坐我那个座位,要么你自己去餐车上坐去。”
网上流传一句话,高学历只能淘汰学渣,却过滤不了人渣。
高学历不代表高素质。无独有偶,某大学教授带着42岁妻子产检,但是抽血不顺。
大学教授对着护士辱骂,频频竖中指,甚至打伤主任。
一个如此德行的教授,又谈何教育学生?
看到一个网友发过一个帖子,关于一个智商平平的小孩子。
他的爸爸是985的博士,妈妈是985的硕士,在大多数人眼里,学霸的孩子肯定也是小学霸。
可事与愿违,小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即便上了补习班也没用,这让父母头疼不已。
可是这样的孩子,每次在班干部评选的时候,选票总能超过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全班同学都很喜欢他——因为他团结同学、不爱生气、乐于助人,是班里的开心果。
看吧,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标杆。
一个品质高尚、有教养的孩子,往往才是最受欢迎的。
我们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扒掉成绩的光环,真正的看到孩子们内心的世界。引导他们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无限放大,让他们拥有璀璨的人生。
3、别让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
玫瑾教授说:“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孩子会骂人,是因为父母常常污言秽语;孩子不上进,是因为父母游手好闲;孩子打架,是因为父母有暴力倾向……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所以我们常说:孩子便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引导其一,以身作则为重。
看过这么一个新闻,上海迪士尼游乐园的一位年轻女子被8岁的小男孩摸了屁股。
对于孩子为何这样做,我们不做深究,只是奇葩父母的做法令人咋舌。
没想到,年轻女孩只是教育了几句,却引来男孩三位女家长的殴打,甚至一个家长直接侮辱道:碰到了就碰到了,长成这个X样,还摸你屁股!
难怪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作为的父母。
要知道,8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不教导很容易酿成大祸。
好的教育,就该是父母言传身教,一言一行,皆是孩子的楷模。
同样是性别教育,反观杜江的做法就值得令人称赞。
嗯哼因为喜欢小泡芙,偷偷亲了一下脸颊,立马被杜江语言阻拦:“干什么!你亲人家得征得人家同意的。”
随后杜江立即询问小泡芙会不会生气,用行动告诉嗯哼,女生不能随便乱亲,教导孩子学会尊重。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
良好的教育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有爱有担当的环境,那么孩子便会成长为这样的人。
除了熊孩子,很多值得我们点赞的好孩子也比比皆是,真正称得上为未来可期。
浏阳占佳小学的学生,怕移走学校的鸟窝后鸟儿无家可归,于是孩子们请教林业专家,最终给每个鸟窝都搭建了厕所;15岁龙凤胎夏日主动扫街,只为替父母分担辛苦;儿子心疼妈妈,在地铁上给妈妈做枕头,每过一站就轻声提醒一句;捡到2万块钱的小学生将钱交给警察叔叔后,只留下一句:做好事不留名。
孩子本善,父母的引导尤为重要。哪有什么所谓的“坏”孩子、“熊”孩子,只是“不作为”的父母实在太多。
所以,父母的一举一动,时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穷养、富养,都不如有教养。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被由衷地夸一句:“你有教养的样子真可爱!”
-end-
话题讨论:你见过最讨人厌的“熊孩子”是什么样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