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亦石,你走这步棋时在想什么?你忘了我跟你说的话啦?”隔着教室的门我都能听见王玥老师着急又无奈的声音。
透过门上一掌宽的玻璃隔窗,只见儿子满脸无辜诺诺地说“我没忘啊,下棋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您说的话。”
王老师满头黑线、欲哭无泪,“可是你用错了地方,知道吗?”
这样熟悉的场景和对话,自打儿子进了超玥学国际象棋就是常态了。
儿子资质不高却有幸跟了一位天赋极高的老师——王玥,王老师可以说是国象界的大魔王,年少成名、仗剑天涯、杀伐果断、霸气无双。可遇上这帮熊孩子,他堪堪只有被虐的份儿。
寒冬腊月的,这帮熊孩子竟在教室里玩水气球,结果,戏剧性地一幕发生了,水气球爆在王老师的脚上,冰冷的水灌进鞋里(熊孩子们!你们这样摧残王老师真的好吗?)成都的冬天阴冷潮湿、而且是没有暖气的,如置冰窟的王老师看着闯了祸,噤若寒蝉的孩子们,最终还是忍住了拂袖而去的冲动,生生在讲台上站了三个多小时,“大魔王”对这帮孩子们可以说是极尽耐心和温柔。
比起生活上的这些小折磨,儿子所犯的那些屡教不改的奇葩错误,自以为是的邪门歪路,见坑就跳的执迷不悟,阵发性的神经短路,更是常常气得王老师肝庝,每每这个时候,我只能在心里默念“王老师,您辛苦了!虽然我很心疼您的肝儿,也只能请您保重啊!”
唉!我常常觉得王老师收下儿子这样缺心眼的孩子,就是在给自己找虐啊。可是转念一想,也许王老师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毕竟把天才培养成顶尖高手,对王老师来说已经不算是挑战了,超玥可完全不缺天才,每年培养出一个特大的成绩足以证明。所以,只好让这个冥顽不化的顽石来虐大魔王啦,期待王老师可以“点石成金”啊。
儿子8岁进超玥学棋,初衷是为了开发智力,这个智力是否得到提升还有待考证,但是意外的收获倒是大大的。
※ 虎妈变亲妈啦
为了学棋他自觉高效地完成学业,再也不用我张牙舞爪、歇斯底里地追着他,催起床、催吃饭、催做作业、催洗洗涮涮…,没有我在他耳边碎碎念,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和风细雨,虎妈变亲妈啦。
※ 从天天输到输不怕,内心变得更加坚韧。
才进超玥的时候,牛高马大的儿子常常被比他矮一头的小女生虐,天天输,月月输,输到最后竟然激发出他的斗志来,用一年半的时间从无级升级到棋协大师(国际象棋的四种等级称号)。
即使输多胜少,也依旧笑得灿烂。
嘿嘿,现在咱也能虐一下牛高马大啦。
※ 世界变大啦
一边旅行一边比赛,是儿子学棋以来,我们最享受的一种状态,去不同的地方,享受各地美食,感受不同的文化,以棋会友,无关语言,无关年龄,无论身处何地,公园里、星巴克、火车上,只要一个小小的棋盘,方寸之间,风云变幻,就可以玩在一起……
※ 亲子关系和谐啦。
常常看到王老师在给儿子复盘时,突然拍案而起,“黄亦石,你是缺心眼啊?!”“这个错误我跟你讲过多少遍啦?以后不要再犯了!”好好地一盘棋因为儿子神经短路而惊天逆转,能怎么办呢?反正有一个比我更想他长出“七巧玲珑心”的王老师在,我大可以云淡风轻,散散步,喝喝茶,在儿子迷茫的时候,在他耳边吹吹风“不要怕犯错,卡尔森也会犯错啊,就是要不断试错,不断挑战,才会进步嘛”儿子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我的理解,亲子关系和谐啦(哈哈,王老师,谢谢您!下次他犯了错,您继续骂啊)
虽然现在的他还是不断犯错,依然躲不过凌厉飞刀,跳不过诡谲陷阱,因此他错失了一个又一个冠军:
2017年4月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亚少赛仅获超快棋第八名
2017年6月赴美国参加费城公开赛以0.5分的差距憾失冠军和一万美金的奖金
2017年7月获亚洲学校锦标赛第三名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平时对训练要求严苛的王老师,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总是搓揉着儿子肉嘟嘟的脸说,“没关系,没关系,咱们厚积薄发,大器晚成…”满满的宠爱和鼓励。在儿子和王老师的虐与被虐、爱与被爱中,儿子成长了,他变得更加勇敢,更加淡定和豁达。如果没有国际象棋,如果没有进超玥学棋,如果没有遇见王老师,他的童年一定没有现在这样的温暖和精彩。
转自中国国际象棋协会,超玥国际象棋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