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演讲被评“不接地气”,为什么总有专家发表不合常理观点

这两天,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作了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火了!她以一位家长的视角谈论了一下关于社会上出现的教育焦虑和成功焦虑。

本以为是一场普通的教育演讲,但随着传播度的不断扩大,也引起了网友们的一些“吐槽”。

之后,京誉君去网上看了一下原文,演讲的题目叫《不确定的年代,教育的价值》,这个弥漫着严谨生硬学术气息的标题,被自媒体改为了《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后,迅速大火。

她先是讲了,现阶段教育中,家长为了孩子成才而 演化成“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给自身、教育及家庭带来的危害,并且表示:“学生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试,完全了无生趣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说实话,如果换成一名普通的教育讲师、教师、妈妈......亦或是别的什么身份,来讲这个话题都是没问题的。偏偏现在是这位清华教授来讲:“我的孩子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名普通人”,这听上去就太“出戏”了!

因为她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她已经站在教育顶端,这时候再来谈“普通人”的话题,便会引起大家的不满。就连储殷教授也跑出来表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碗鸡汤不能喝,清华大学教授的孩子从小读的是清华附小、清华附中,从拥有的教育资源来看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为什么这位教授的演讲会“刺痛”大家

我们回过头来反观,这位清华大学教授的观点:她说,不确定年代里,对教育的普遍焦虑,成了这届父母都非常确定的事情。

当学历和技能,成了好工作和高薪酬的象征,所有家长都被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赶到了军事竞赛的跑道上,看谁成绩好,看谁会的多,谁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2个补习班,他上4个补习班,我上8个补习班。最终,我们的孩子在一路设计和要求中,考上了大学,却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要干什么,为了什么。彻头彻尾地成了空心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甚至,有的还没有考上大学,就跌落进抑郁和自杀的深渊,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为了让更多人从唯分数、唯名校、唯成功的焦虑中跳出来,刘瑜老师自我调侃了一番:我家孩子以后就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

在她看来: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过上自己想要过上的那种人生。

事实上我觉得她说的每句话都很对,我都同意,但是你问我,我会让我孩子按照她说的这个逻辑来做吗?我会说:“不会。”原因只有一个,我不是清华教授。

我相信和京誉君一样,大部分普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去考大学,但是不少人可能没注意到,这个社会还有不少隐形“大学”,就比如:智力,美貌,家境,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东西只能是你父母教给你,别人一方面不一定会,就算会也不一定说,比如怎么赚钱这种事,人生的残酷不仅仅是自己的条件,更多的是父母的关系、见识和财富。

这就好比,假如清华教授的孩子没考上了个专科,大概率会先升本,再考研,如果没有导师愿意收,那就父母去打个招呼,每一步程序都是合法的,你能说有问题?

但如果是普通人的孩子只考上了专科,那大概率只能停留在专科,相比于学历,赚钱这件事可能更为重要。虽然两个普通人也可以互相提携,可是在这一方面他们没啥可交换资源,自然也就提携不起啥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一方面是人脉的比拼,同时也是见识的比拼。人家可能考大学没考上,但是可能其他领域已经大学毕业了,知识我们还不自知。

为什么部分教授、名人的话总是那么不接地气?

最近几年,教授、专家的发声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不接地气”,比如:

谢某某教授:3000万光棍是杞人忧天,几个低收入男人可以一块娶一个老婆。

马某某:房价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反之,房价越低,城市的创新能力就越差!

王某院长:自行车比汽车污染更大。

董某教授:北京交通拥堵是因为房价不够高。

陶某院士:农村烧饭产生大量PM2.5,导致每年数十万人因此受害。

这些话看着是不是感觉有些奇奇怪怪,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观点的发出者不乏某学校教授、院长,更有甚者还是院士!为什么当今某些专家的话这么“雷人”呢?京誉君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专家、学者久居高位,对基层缺少认知

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是遵循了“屁股决定脑袋”的准则,很多东西都是依据相关数据及问题表象,缺乏对一线、基层真实情况的深入了解。

就比如:烧火做饭这件事,不可否认焚烧秸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老百姓几百年来都是如此操作为什么以前没有产生大量雾霾,将雾霾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农村焚烧秸秆,未免有失偏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有些专家院士并没有真才实学,很多不过徒有虚名罢了。

现在的专家很多都不是实干家而是理论家!教授、院士都是评职称评出来的。部分院校、科研机构的的职称评审相信大家也有所未闻,弄虚作假的有、滥竽充数的有,舞弊情况也都存在,所以,某些专家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也是正常的。

看看教育上的高级教师、名师骨干、学科带头人,有多少连一线教师都不是,他们可能就没上过几天课,但照样成了专家名师,照样到处讲学,水平可想而知。

这不禁让京誉君想起了被评为“时代楷模”的张桂梅校长,与清华教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拿命教书的张老师,堪称这个时代的良心。“拼了,不停地刷题,人家说刷题对孩子们不好,但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啊。不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去不了浙大、厦大、武大和川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和清华大学教授那场演讲相左,甚至是背道而驰。它未必就是正确的,但这不妨碍它就是一群群孩子的生存之本和拼搏信念,也构筑起这个国家教育体系里,庞大且坚实的底座。

教授也好、专家也罢。本质上可以发表任何观点,但由于他们的身份不同,也注定他们的观点会影响到很多人,这时候,观点是否具有普适性,是否适合更多的人就应该被考虑进去了。

凡事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于不适合,这位清华教授的观点本身没有问题,但她可能并不了解在中国遥远的大山中还有许多真挚的“期待”,他们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只有不断的向前奔跑才有资格谈未来、谈希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时候如果和他们谈自由、谈兴趣,是不合时宜的,这里的教师、家长、学生对教育抱的期待就是通过寒窗苦读,获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也许只有不同的人认清自我后,对教育秉持不同的态度,抱定不同的心态,才能真正挖掘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出路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于清华教授的教育观点和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的教育理念,你更赞同哪一个呢?欢迎留言讨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