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一位中学教师。
在我的观点里面,清华北大的学生并不是依靠老师教出来的,老师顶多只能起到点拨的作用。尽管有很多地方的培训学校,宣称自己培养出了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这些学校实际上是在有本地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之后,出了一笔代言费,让这些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给他们代言,做了一些打着虚假宣传擦边球的广告。
我从小到大在一个学习氛围还比较好的工厂里面长大,因为整个工厂里面的工人家庭都比较穷,学习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所以在这个工厂里面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考上清华北大。根据我成长过程中看到的那些学长学姐的经验,没有发现哪个学长学姐有额外的去报过培训班。而且工厂里面的人都比较穷,也没有钱去支付培训班的费用。
进入高中以后,有带出过清华北大学生的老师,也在我们面前承认,清华北大的学生是不需要老师去教的,老师对于那些学生的作用其实很小,因为清华北大的人思考的那些问题特别的复杂,有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老师都没有办法解答。有些学长学姐,高中的知识初中就因自学完了,到了高中还把自己哥哥大学的课本拿来学。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是远超常人的。
根据往年的各个省的清华北大招生比例,能够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除掉北京、上海、天津、海南、西藏和新疆,大部分省市的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的比例,占所有参加高考考生的1‰。少数省份,由于参加高考的人数特别的多,复读生的比例也特别的大,这个招生比例有可能会降低到0.5‰。所以,我们可以说能够考取清华北大的人,他的智力记忆力,综合素质是属于千里挑一。
想要考进高中,智商一般必须要达到110以上,在智商110水平以上的人中,千里挑一,那么能够考取清华北大水平的人的智力水平是在138以上。在达到这种智商条件的人中,还必须是最勤奋,记忆力最好的那些人,才有机会进入清华北大。
所以,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于可以达到清华北大水平的学生而言,其他的作用是非常小的,老师能够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给予鼓励,规范他们的言行,提供一些建议。
既然,老师的作用比较小,那么单纯提高老师的工资,是没有办法提升他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的。
不过如果有学校给老师开出高工资,那么是可以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师学历水平的。比如深圳,杭州,苏州的一些比较有钱的中学,他们采取“金元化”教育政策,所有任职的教师全部是毕业于清华北大,甚至是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学历,就连体育老师都必须要达到北京体育大学的水准。
这些学校普遍是属于私立学校,或者半私立的状态,他们收取的学费比较高,所以能够支付给老师的工资也比较高,一般可以开出每个月2万到4万的基本工资。因此在社会上,学校老师的学历表,就成为了一个能够制造话题的宣传工具。
我们知道一所高中想要有好的高考成绩,必须要有好的生源。各地重点高中采取的手段就是“掐尖”,比较著名的就有衡水中学那个模式,一个省中考前1000名,几乎都会到衡水中学去读书。有了好的生源学校,只要规范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抓得够严,那么拿到高考,考成绩就水到渠成。
通过“金元化”的教育模式,引入资本,打造豪华的教师团队,在社会上就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好的生源就有可能被吸引到自己的学校,优秀的学生多了,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说白了,就是变相掐尖。
有一些私立学校,为了争夺好的生源,不仅打造豪华的教师团队同学,对于中考成绩在全省排名前500的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甚至是给予高额奖学金,邀请其到自己的学校来读书。同时每年还给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复读生,很大的优惠,让这些复读生到自己的学校来复读。通过这些手段,把自己学校的高考录取率以及名校录取率做高,来换取更多的学生家长的信任。最后羊毛出在猪身上,那些普普通通的学生,就乖乖地交出了高昂的学费。
教育界的行内人士都知道,一个学校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的生源,好生源是要被学校的成绩吸引过来的。用各种手段吸引力牛娃入学,最后高考成绩好了,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根本原因不在于教师的工资有多少。单纯提高工资来新学校,也只会让现在在学校工作的那些普通学历的教师失去工作机会。
当然了,能够拿出那么多钱去打造豪华教师团队的学校也是少数,在全国掐着手指也能够算得出来,这些学校的学习成绩实际上也不见得就比其他普通的公立重点中学要好多少。每个学校都是变着法子掐尖,所以高工资以及豪华的教师团队,更多的时候也只是噱头而已。
而且还有一个现象,能上清华北大的那些学神们,学习方法经常看起来和学渣没什么区别,他们教书能不能够教好普通的学生,还需要打个问号,国内大多优秀教师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而是211或者普通985师范类毕业的老师,她们往往是努力型学霸,方法更具有复制性和有效性。学生整体的进步,往往比一个两个清北来得重要得多,大多数的猪为少数羊交了羊毛,即便无法成龙成凤,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只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