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不仅是对母语的热爱,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的热爱,每一个个体,可能因语文而唤醒生命,因唤醒生命而精神灿烂。
每一个学习者,要认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学习处处有语文,所有课堂无不在为语文学习服务。把好这一关,我们就会主动地投入,时时处处地学习语文,让语文走进了我们生活的视野、学习的世界。
每一个学习者,既要思想重视,又要行为重视。比如主动参与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甚至其他所有课堂的听与说,读与做;比如善于积累基础知识,善于积累生活见闻,善于阅读各类书籍,善于写随笔感悟。
下面我们重点聊一下行动中的积累。
在“观察”中的积累生活是学习语文之源,要特别善于观察生活,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作家刘墉女儿的作文:
今年春天,爸爸在窗前种了一棵芭蕉,没几个月,就长得高过了窗子。大大的芭蕉叶,逆光看去,绿得像是翠玉。下雨的时候,雨水打在叶子上,滴滴答答,疏疏密密,那节奏真美得像音乐。但是秋天,才冷几天,芭蕉的叶子就一一变黄,先是黄得艳,好像枫叶一般,接着则成了焦黑的颜色。爸爸说“一叶生,一叶蕉”,因为那枯了的叶子像烧焦的,所以称为“蕉”……
我说芭蕉枯了怎么办呢,眼看这芭蕉就要死了。爸爸则指着树根说:“别操心!你瞧,这下面不是已经有小苗长出来了吗?老的还没走,小的已经生了,这芭蕉就像人哪……”
这个作文片段体现了小作者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认知能力,善于悟出“芭蕉”与“人”的关系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源于生活中观察的积累。如果我们善于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悟出生活中的道。久而久之,生活中的观察就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奠定丰厚的基础,为培养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深入思考的品质助一臂之力。
通过“记”来积累
课堂上认真听讲,勤于动笔,做好笔记。记下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疑点,板书等,善听别人的发言,记下同学发言的重要信息;在读书中善于摘抄积累,记下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篇;记下生活中的见闻,生活中的俗语,记录在餐桌上,在地铁里,在屏幕前,在志愿服务中,在多彩活动里,在节日祝福中的文化、事情、感受……
久而久之,锻炼观察力、辨别力、欣赏力、感悟力。
“读写结合”的积累
学好语文的双翼,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为经,写作为纬。读写结合,才能经纬纵横。首先学会阅读课本,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深入阅读,延伸到写作;其次阅读经典名著,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经典阅读中挖掘写作素材,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再有就是善于挖掘鲜活的材料,比如从时事热点中、从周边生活的感人事迹中去挖掘写作的素材。
厚积薄发,语文学习更是如此,希望小伙伴们能在观察中积累,在记录中积累,在读写结合中积累。
学习语文,还要过好准备关
第一,准备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字典,成语词典,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等;
第二,准备必备的本:摘抄本,随笔本,作文本;
第三,准备要阅读的经典作品;
第四,强化几个意识:朗读与背诵的意识,记笔记与练字的意识;阅读与写作的意识;听说读写手脑并用的意识与和谐发展的意识。
同学们,相信有语文的相伴,我们的生活会多姿多彩,我们的学习会有趣有味,我们的精神会无比灿烂!(本文节选自《马老师聊语文》)
《马老师聊语文》
ISBN:978-7-5166-5477-4
马慧玲 著
新华出版社 2020年11月
定价: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