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福州四部门准备这样干!涉及学位、医疗、健身、文保……

新增20万个基础教育学位

建成市少儿图书馆等新馆

完成500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

城区打造形成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打造“城市体育IP”

……

12月23日上午,福州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举行。会上,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十三五”发展成就和“十四五”发展思路。

苏怡莲/摄

福州市教育局

福州则徐教育集团。

谈谈“十三五”

“十三五”以来,福州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第一,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达到新高度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从2015年的126.4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69.4亿元,年均增幅达7.67%。

——大力引进培育优质学校。

——出台班主任等级考评奖励等13项政策举措,2019年全市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比2015年增加约2.43万元。

第二,学校的办学条件跃上新台阶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7所,新增学位2.6万个;新改扩建中小学256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55万个。

——全面改善、提升686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新改建校舍90.14万平方米。

——迁建、改扩建中职学校10所。

——建成智慧教室2688间,人工智能教育领域1个省级实验区、7所省级试点校、58所市级试点校,教育信息化保障水平有力提升。

第三,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新突破

——全省唯一入选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创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思政德育比赛成绩全省领先。

——学前普惠学额覆盖率提高约4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降低7.9个百分点。

——五学科奥赛国赛金牌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取得一枚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79%,现有全国足、篮、排球特色校(园)221所。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全省领先。

——现有中小学生研学和劳动实践基地(营地)省级14个、市级38个。

——融合体育艺术实践的课后服务覆盖43.17%的中小学。

——成立福州三中教育集团、钱塘小学教育集团、延安中学教育集团等9个教育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所有中职校通过省级达标评估,规范化及以上等级中职学校达63.6%。

——闽江学院2个学科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入围国家“双高计划”,获评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列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

第四,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

——以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第一标准。出台《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福州市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处理办法》。

——推动“县管校聘”改革,提高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比例,完善校长教师绩效管理,出台编外合同教师管理和引进人才等办法,持续优化教师管理机制。

——依托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分层次培养培训为教师赋能,现有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33个,市学科带头人以上名优教师1160人,市级骨干教师2849人,省市级双师型教师599人,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成效初显。

谋划“十四五”

到2025年,福州市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省保持领先,位居东南沿海城市前列,实现“五个双百”,教育强市基础工作初步完成:即全市年教育财政投入200亿元以上,建设约200所学校,创建240所以上各级各类优质学校,培养200名以上优秀校(园)长,培养200名以上省级名优教师。全市将:

——新增20万个基础教育学位。

——形成50个教育集团,培育25个优质教育集团。

——建成习惯养成教育基地校示范校、书香校园、美育基地校示范校、体育传统特色校各100所,组建20支高水平学生运动队,创设100个劳动教育特色项目。

——建成福州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全市的大数据应用数据库、5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从优化编制职称管理、绩效考核、教师梯队培养、轮岗交流、扩大招聘自主、吸引人才、提高待遇等七个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职教城,探索组建“1+1+X”(1所应用型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若干所中职学校)办学联盟,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城,加快引进培育高水平的大学,打造省内高等教育高地,实现高等教育与城市融合发展。

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梁厝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谈谈“十三五”

“十三五”期间,福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市图书馆新馆、海峡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成为市民群众喜爱的大书房、艺术殿堂。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12个舞台剧(节)目获国家级奖项,1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大型旅游+美食纪录片《烟火福州》在央视首播。全域旅游实现历史性突破,1个县获评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9年旅游总人数较2015年翻一番,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均位居全省前列。实施新一轮古厝保护提升行动,新增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完成重点文物修缮工程226处,近4000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线纳入国土空间信息系统;非遗保护取得重大成就,新增市级以上非遗项目61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05个,市级非遗基地66个,形成较为完善的四级非遗传承人和项目保护体系。

1.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认真传承《序》精神,出台《福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管理条例》《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等法规、规范性文件12个,持续开展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护工程,15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开街;成功举办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2020年11月,央视播出专题纪录片《福州古厝》,全面展现福州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成果。三坊七巷等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

2.文艺精品创作成绩斐然。成功举办福建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焰火晚会、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等重大文艺活动,闽剧《红裙记》、音乐剧《茶道》等3个剧目精彩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闽剧《银筝断》等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福州伬艺《血色鸡角弄》入选文旅部“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项目,3人入选文旅部“名家传戏(曲)”工程。

3.公共文化服务健全完善。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市美术馆、市非遗展示馆等场馆修缮并对外开放,改造提升17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267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深入实施“文化惠民·七进”等惠民工程,打造培育了“激情广场大家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文品牌。

4.文旅融合成果初步呈现。海丝国际旅游节、新春文化旅游月等文旅节庆活动影响力逐步提升,“遇见福州”政务微博、微信号综合影响力居全国地级市文旅系统第一方阵,荣获“夜间经济十佳城市”、“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等荣誉。近三年来全市重大文旅项目实现总投资489亿元,欧乐堡海洋世界等26个文旅项目建成开业。2019年,我市旅游总人数达9654.57万人次,较2015年翻一番;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537.29亿元增至2019年的1450.5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5.文旅市场环境健康有序。打好“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出台《关于促进文旅消费的七条措施》《福州市旅游民宿扶持奖励办法》等扶持政策,创新实施“放心游福州”服务承诺,建立守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制度,打造“清朗福地”。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连续两年被国家版权局评为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

谋划“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申遗上实现新突破,高水平办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完成500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打造“福州古厝”保护样本。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马尾船政等申遗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建成市群艺馆新馆、市少儿图书馆新馆,规划建设市美术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基本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农村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三是在打造文艺精品破解有“高原”缺“高峰”上实现新突破,争取每年至少1个剧(节)目入选国家级资助项目,全力冲刺“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四是在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上实现新突破,推进鼓山旅游景区、中国船政文化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推进西湖公园等创建4A级旅游景区,福州力争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是在引进文旅融合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着力推动建设一批体量大、有带动力的大型文旅项目;继续办好海丝国际旅游节、新春旅游月、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打响“有福之州·幸福之城”文旅品牌。

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科普知识讲座。林志源/摄

谈谈“十三五”

“十三五”时期,福州市卫生健康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主要健康指标大幅提升。预计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78.4岁提高到2020年的79.5岁,婴儿死亡率2.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95‰,达到2020年两纲目标。

二是补短板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全市千人均床位数从2015年的4.68张提高到2020年的6.2张,千人均医生数从2.59人提高到3.3人,千人均护士数从2.96人提高到3.9人。预计五年全市新增床位1.2万张。

三是优质医疗能力得到提升。成功引进华山医院与省附一合作共建滨海新城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了福州落地国家级高水平医院的突破。建立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个、市级医学中心10个,4所医院6个专科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榕医通”信息化便民服务平台、多码融合应用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

四是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走在全省前列。项目省级绩效评价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两次代表福建参加全国考评分别获得全国第六名、第四名的好成绩。长乐区和鼓楼区成功建设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6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冲锋在前、救死扶伤,自2月27日以来全市未再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是医改不断向纵深拓展。十三五期间,福州市被列为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3个县(市)区被确定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国家级试点县(晋安、闽清、永泰)。2019年起,连续2年福州被省卫健委作为“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地区”上报国家卫健委。分级诊疗、医改“强基层”等经验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典型经验予以推广。

谋划“十四五”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卫生健康的工作将这样做——

——健康水平要有新提升。大力实施“健康福州”规划和行动计划,争取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在全省前列。

——优质医疗要有新提质。争取至2025年千人均床位数达7张,至2035年千人均床位数达8张,力争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争取“十四五”时期打造5家左右能够跻身全省一流的市属医院,重点培优10个~15个优势特色学科。积极构建形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新模式。

——基层基础要有新加强。城区打造形成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农村全力提升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与基本防病治病、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能力,保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省领先,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公共卫生要有新跃升。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建立完善平战结合、医防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全省领先、辐射闽东北的疫情防控基地与应急救治基地,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

——人民群众获得感要有新增强。以集成化改革为特点,探索走出深化医改的“福州模式”,进一步让“三医”联动改革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构建形成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

福州市体育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海峡奥体中心。福州市文投集团供图

谈谈“十三五”

紧紧围绕“特色体育强市”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休闲健身产业,推动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实现了体育领域高质量发展。

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建成五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建有108公里环山休闲步道,475公里滨河绿道,15分钟健身圈在城市社区覆盖率100%,城市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新增体育场地11940个,共有场地数量2.5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9㎡,较“十二五”末人均增长0.65平方米。常年举办30项次以上、近千场全民健身活动,形成登山、健步行、越野、自行车等18个群众品牌赛事。全市共有体育类社会组织2628个,较“十二五”总数实现翻番,居全省首位。社会体育指导员16390人,每万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21个,增加2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常住总人口数的52%,较“十二五”末提升4个百分点,稳居全国前列。

2.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定提升。市、县、区三级训练网络体系较完备,向上级优秀运动队和高等院校输送300多名优秀苗子,“阳光体育运动”“科学健身校园行”“营动福建”冬夏令营等赛事活动体系覆盖广泛,建成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级2个、省级7个、市级30个,200余所体育传统校。全市在训运动员约1.2万人,有21位现役国家队运动员,5年间有84人摘得291个全国以上赛事冠军,其中,有2人次获奥运冠军、52人次获国际赛事冠军,十六届省运会参赛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3.体育产业多元发展量质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同比2015年翻番,达590亿元,增加值近200亿元,体育产业单位数约3.3万家。建有示范基地(单位)国家级3个、省级27个,中国体旅精品项目2个、5个省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联合实验室。通过引入创办形成“十大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直接参与运动员达20万人,参与群众高达100万人次,央视各频道直、录播时长突破60小时,“特色体育强市”区域品牌初步形成。实施“全员招商、全域招商”战略,落地体育招商项目48个,海峡奥体中心、天翔体育产业园入选国家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集聚效应显著。

谋划“十四五”

未来五年,福州市体育事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快改革创新,激发事业活力。以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城市社区足球场地建设试点城市“三创”工作为抓手,细化评价指标体系,激发各级支持体育工作积极性。致力体育教育、体育医疗、体育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群体、竞体、产业融合发展,赛事活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建立学生体质监测站,培育体育旅游线路、体育品牌赛事,做好“体育+”“+体育”文章。

二是发展全民健身,扩大服务供给。落实《福州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充分整合利用城市资源,布设10分钟智慧体育健身点。搭建智慧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全市体育场馆资源信息化管理。完善“一县(市)区一精品”特色赛事体系,优化“假日+四季”体育活动模式,结合新农村建设、休闲旅游、重大节庆等时机,开展运动健康进万家、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人健身大会等30项500场次以上大众体育联赛,不断优化扩大体育人口。

三是多元模式培养,提升竞体水平。引导社会办体,构建多元培养后备人才模式。加强市级教练员和复合型团队建设,力争全运奥运奖牌突破。夯实基层体校基础,力争创建1-2个省级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拓展体育项目进校园覆盖面,广泛发动体育协会(俱乐部)进校开展培训,优化新周期全市业余训练布局,扩大市级传统校和后备人才基地创建覆盖面,形成冬夏令营、阳光体育、体育项目进校园等覆盖面广、项目齐全、机制完善的竞赛体系。

四是推动产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出台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计划、细化具体举措,继续发放市级体育消费券,推进“互联网+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城市体育IP”,持续打造马拉松、自行车、龙舟、羽毛球、足球、围棋等十大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培育1-2个滨海水上、电竞等新兴赛事。推动全业招商,搭建“e福州”智慧体育、体育消费券等2-3个综合体育消费平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