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学霸,后排学渣?班主任:班级排座,通常会遵循三个关键原则
孩子的座位问题,很多家长都抱怨过,在大家的普遍印象中,学习成绩好的学霸,一般在班级前排,学习成绩不好的学渣,一般在班级后排。如果自家孩子学习成绩不算差,但被老师排到了后面,家长的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了。他们既担心坐在后排的孩子看不清黑板,听不清老师讲什么,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又担心孩子受身边学习不好的同学的影响。
确实,在一些班级,班主任老师会把一些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排到后面,甚至单独为他(她)安排一个座位。不过,这是非常极端的个别情况,是不得已的做法。班主任若不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单独调整,就可能导致整个班级管理陷入混乱。
那么,在学校里,真的是“前排好学生,后排差学生”吗?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与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班主任交流过,这位资深班主任“揭秘”了班级排座的“真相”:坐前排的不一定是学霸,坐后排的也不一定是学渣,班级排座,通常会遵循三个关键原则。
第一个关键原则:公平、全体原则
班级座位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家长的神经,所有相关方都会密切关注此事,因此排座位的第一个关键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公平、全体原则”。
班主任会本着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参考学生的身高,用学生和家长都能接受的公平方式安排座位。在安排座位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对任何一个学生抱有偏见,同时倾听任何一个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尽量保证每位同学均等地享受班级空间。
第二个关键原则:照顾个别
在公平和全体的前提下,班主任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适当地照顾。比如某个学生视力不好,班主任会把他(她)排得靠前一点;某个学生听力不好,班主任会把他(她)排得靠近讲台一点。
需要强调的是,照顾个别,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不是班主任“一言堂”,而是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医疗报告,再与其他学生家长商议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
第三个关键原则: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班上的学生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如果把学霸放在一起,学渣放在一起,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也会让班级管理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班主任会刻意将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隔开,穿插安排一些学霸,希望通过学霸的正面影响,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当然,这种做法好比双刃剑,有一些风险。一方面,学习好的学生可能会把学习不好的学生拉起来;另一方面,学习不好的学生有可能会把学习好的学生拖下水。而究竟哪一方处于有利地位,就要看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引导艺术了。
为了充分体现三个原则,班主任在排座位的时候一般采用“大循环+小循环”的办法。
所谓的“大循环”,就是“全体学生前后左右大循环”,把班级空间均等地分配给每个学生。一般做法是:一周一换,后排的学生每周向前推进一个座位,同时向左或向右挪动一个座位。当挪动到第一排,下一周就再回到最后一排,如此反复。
所谓的“小循环”,就是“部分学生小范围循环”,把班级空间分成两个左右的区域,区域内学生在区域内循环。一般做法是:先按照身高将学生归为两类,身高较矮的一类学生在前三四排的区域内进行前后左右轮换;身高较高的一类学生在后三四排的区域内进行前后左右轮换。
“大循环”的优点是非常公平,所有学生都被平等对待,但对于那些个子不高的学生却很不利,他们有一段时间会坐到班级最后的位置,前面的高个子会挡住他们的视线,影响他们的学习。“小循环”的优点是资源调配更为合理,后面几排的大个子,有机会到靠中间的位置,既影响不到个子小的同学,又能体现一定的公平性。不过,实行“小循环”的前提是班级排座位有一个动态机制。因为有些学生身体长得快,有些学生身体涨得慢,一些原本个子高的学生,可能一段时间后就成为了班上个子不高的学生,如果总是让这些学生在后面的三四排循环,就不合理了。
“大循环”也好,“小循环”也罢,都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也不能让所有学生和学生家长满意。但我们从班主任排座位的方式可以看出,学生的座次,与学习成绩好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不要再说什么“前排好学生,后排差学生”这类的话了,会打击后排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