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的差距,对孩子的未来人生成长,到底会起到多大的影响?
最近,一个北京学生在网上的自述,再次引爆了大家对这个话题的讨论。
家庭环境的不同,生长环境的差异,可能会让孩子的人生彻底走上不一样的道路。
1.北京学生的自述
按照这位北京同学的自述,因为高考发挥失利的原因,他没能留在北京本地读一所985高校,所以最后,只能去了一所北京之外的高校就读。
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当他接触到很多外地同学的时候,很快发现,很多同学和他在北京的中学同学,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在于学习成绩或者个人品德之类,而是在于个人的眼界,以及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相比他之前的同学,这些外地同学,确实要差很多。
比如,在运动方面,很多大学同学只能玩篮球、乒乓球等较为常规的运动。但他在北京的很多中学同学,却可以掌握一些冷门的运动,比如马术、保龄球之类的运动。再比如,很多小城市来的同学,从小到大就从来没有出过国,连护照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他的很多北京同学,却能在很小的时候,就领略过国外的风光。
不得不承认,当下的中国,虽然所有学生都在学着一套教材,面对同样的考试。但是,生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环境,可能天差地别。
2.寒门难出贵子
这位北京同学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种现状。
最近几年来,从各大高校的录取结果来看,城市生源的比重,在持续走高。农村生源的比重,则在持续下降。这还是许多高校实行各种政策,倾向于农村生源的原因。如果没有政策扶持,农村生源的比重,可能会更低。
根据北大公布的数据,2020年北大招收的3500名本科生当中,不靠政策通过高考进入北大的,只有不到5%。
这是一个极低的比例。
我们不禁产生疑问:难道寒门学子,真的不如城市学子吗?两者之间,学习能力或者智商之间,真的存在差异?
当然不是的。
真正使得双方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就是环境。城市的孩子,能够享受的教育资源更多,自然也就更容易变得优秀。相比之下,农村孩子往往占有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自然也就难以和城市孩子相比了。
就像那位北京孩子所叙述的那样,在他的生活当中,各种小众运动和出国之类的事情,是很寻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这种差距,让双方在起跑线上,就变得不公平。
3.教育均衡是关键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状。
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学生减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这个政策,各方面的反响也不尽相同。有趣的是,很多一线城市的家长,往往都支持这个政策。但是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家长,以及农村家长,往往都极力反对。
为什么?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多,足以支撑孩子全面发展,可以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在很多小城市以及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如果非要搞素质教育,孩子的成绩最后会变差,更没有和大城市孩子竞争的资格。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生源弱势的问题,国家一直在想很多办法,很多高校也提出一些政策,拿出一些名额,专门给农村生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而且,用名额来照顾农村生源,本质上也是对城市生源的不公平。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早一点把农村孩子接到城市当中来,让大家享受一样的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