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公平性,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中国没有一部影视剧来讨论。
寒门难出贵子,下层阶级借教育上升到上层阶级的通道,越来越窄。
新闻上经常报道:为了抢占一个好的幼儿园入学资格,家长半夜开始排队。名校录取学生,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家长,家长的学历,家长的职业等等。
新闻上层出不穷的消息;自媒体人,普通网民涌现各种讨论的声音,但是我们的电影呢?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教育上,中印两国很相似: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向极少数名校倾斜,上层阶级不需要争;中产阶级有条件,但是需要尽力去争;下层阶级就靠运气。
《起跑线》是印度拍摄的,一部关于中产家庭为了孩子教育,各种择校的经历。它是一部喜剧片,在喜剧的背后去探讨教育公平性这个沉重、深刻的问题。
中产新贵拉吉,是一个服装店的老板。正在店里忙碌的他,接到妻子的电话:他们该去给孩子考察学校了。妻子米图拿着《指南》杂志,上面评选出德里5所最好的学校,每所学校各具特色,但相同点都是贵、难进。
拉吉向妻子抱怨,只是上学,为什么要那么麻烦,不能选择他们附近的学校吗?妻子非常激动地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在公立学校学不到任何东西,”,“在印度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代表是一种阶级”,“进入阶级的最佳途径,就是进入最好的学校学习。”
他们选定德里排名第一的学校,德里文法学院,并在附近买了房子,他们搬进了富人区,为了给孩子找到同伴,他们邀请邻居过来做客。
但是,他们仍旧被邻居各种看不起,米图找不到愿意接纳她的朋友圈,上层朋友圈是以孩子所在学校来建立的;女儿因为说印地语,被其他孩子父母排斥孤立。
种种因素,让米图更是下定决心,必须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好学校。
学校招生的日子到了,拉吉一大早去学校排队领申请表,没有想到队伍早就排到了很远。他前面的人说,他早上5点过来排的队,更前面的人说,早上4点就过来了,一个睡在帐篷里的人说,他晚上12点就已经开始排队了,并拿出一个塑料瓶子里的尿液,表示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个场景,在中国太常见了,孩子入园,少年宫报名,只要没有做具体限制的地方都会出现这样现象。
中午,米图打电话拉吉询问情况,拉吉还在排队中,并告诉米图,就算拿到报名表,也不一定能保证进入学校。一些有门路的人通过走后门直接可以入学,剩下不多的名额,申请的人却很多,拿到报名表的人,最后也需要通过学校审核,最后由学校来决定是否录取。
米图找到自己曾经在德里文法学校上过学的同学,希望他能提供帮助,让自己家孩子能被学校录取。同学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但是,帮她推荐了一个中介机构,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学校的面试。
拉吉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这个中介机构。机构老师给女儿皮娅安排了一系列课程。米图看着紧密的课程安排,问老师,孩子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呢?老师痛心表示,别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过来接受早教了,你们家孩子现在才过来,已经太晚了,哪里还有时间安排吃饭休息。
老师又对家长提出了培训的要求,并告诉他们,学校的面试不仅仅针对学生自己,同时也是对家长的面试。
当拉吉夫妇,在充分的准备之后,感觉面试得不错之后,在长长的录取名单上,怎么也找不到皮娅的名字。愤怒的拉吉找到中介老师,质疑中介老师的培训效果时,中介老师告诉他,皮娅不被录取,是因为他的阶层,因为他只是一个服装店的老板。
印度的种姓制度,阶层问题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问题了。在中国现在的教育圈,这种阶层的观念也在隐隐抬头。在孩子入学申请表上,不仅要求填出父母的学历,单位,还附加职务一栏;甚至父母的身材体重也作为考察的项目。
寒门难再出贵子,这种认知渐渐被多数人接受。寒门弟子在家庭的教育上就会比富裕家庭的孩子差几个级别,又因为财富、社会活动能力的差距,在公共教育资源上,将差距越拉越大。
印度的政府为了给穷人一些公平,强令学校留出25%的名额给穷人家的孩子。
拉吉走不通上层路线,开始打起了下层配给名额的主意。他们决定,装扮成穷人,来争取这个入学资格。通过一番打点,穷人的证明资料都顺利获得,并通过暗箱操作,让写有孩子名字的纸条顺利地被抽中。
一切本来很顺利,没有想到,这种暗箱操作被人检举了,记者们来到学校,追问校长,校长决定审查申请人是否是真正的穷人。拉吉夫妇,不得不装成穷人,带着孩子,住进了贫民窟,等着接待来自学校的审核。
在穷邻居帮助下,拉吉夫妇成功瞒过学校老师。老师告诉他们,他们通过学校审核,准备好2万4卢布。穷人朋友在旁边大吃一惊,不是免费上学骂?老师告诉他们,上学是免费的,这些是课外活动的钱,比如野营、校庆表演等等。
真正的穷人,就算幸运地被这所名校选中,学费之外额外的花费也不是一个穷人家庭能够承担的,离开这样的学校,是早晚的事情。学校的校长也说出自己的办学目的,她办学校是为了有收益的,真的把机会让给穷人孩子,那她怎么获利。
为什么穷人和那些有钱的中产不能选普通的公立学校?因为大家都选择好的私立,公立成了穷人孩子上学的地方,没人在乎,没有关注,所以学校变得越来越烂。
拉吉本没有资格去私立学校,他作弊去了好的私立,他朋友的孩子,真正的穷人,却落选。怀着愧疚的感情,他去了公立学校。
没有桌椅,孩子们盘腿在地上学习;没有乐器,一群对艺术充满向往的孩子,用手拍打嘴巴,用脚跺地来制造声响;厕所肮脏不堪,连基本的冲厕水都没有。
改造整个公立学校的费用,不过是私立学校里一个孩子的花费而已。
拉吉轻松地签下一张支票,学校立马大变样:房子亮了,厕所干净了,桌椅摆上了,学生都可以领到新教材了。
世界上太多的事情都是锦上添花,而缺少雪中送炭。教育资源分配上也如是。
电影的最后,拉吉看到校长追逐名利的真面目后,将孩子转到公立学校,结局是被美化了,但是也不影响整部片子中对教育现状的思考。
中国的电影,不乏深刻的讨论人性的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历史写实如《一九四二》,科幻如《流浪地球》,还有更多的中年囧况的《人在囧途》等,但是,大家都息息相关的择校等影片,还是一个巨大空白。
中国太多方面强过印度,但是在这方面,似乎还需要向人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