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妈妈说,女儿六年级来了月经,班里有个男生翻她书包拿她卫生巾,咋咋呼呼的,把她给气坏了。
她告诉女儿:“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你就问他:卫生巾你都没见过吗?没见过找你妈要去!抢我的干嘛,你给钱了吗?整个过程一定要淡定、冷静,盯着对方,用你的气场压倒他,让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第二次。”
这位妈妈说,自己上初中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因为害羞没有反驳,只是自己生闷气。“20多年过去了,女儿不能再受这种气。”
代代相传的困惑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女孩子拿卫生巾要遮遮掩掩?”,下面有5000多个回答,载满了青春期的回忆。
“高中时提着透明袋子,装着卫生巾去教室,路上被班里的一个男生看见了,对我说‘你好骚啊!’”
“初中班里有一个女孩子被起外号叫‘大姨妈’,仅仅因为她是最早被班里某些男生发现带卫生巾的女孩。”
“书包里被翻出卫生巾,就会有人捂着嘴偷笑。偶尔裤子上沾到了血迹,就会被各种各样带着嘲笑的目光打量。”
“初中的时候,班里一个女生的痛经胶囊被几个男生翻出来。他们拿着那瓶药起哄、大笑,还把瓶子放到讲台上给全班人看见,导致课间半个班的人都一起笑。”
电影《致青春·原来你也在这里》有一个类似情节:刘亦菲饰演的女生正值生理期,课间准备去更换卫生巾,就把卫生巾藏在书里,吴亦凡饰演的男生想跟她来一场恶作剧,便和她抢书玩,结果卫生巾掉落在了地上,引起全班人的嘲笑,还有男生戏虐地说“好大的创可贴啊”。
都盼着大姨夫能把大姨妈带走
为什么女孩们的困惑会一代接着一代呢?
这和整体的社会、文化有关。在很多传统文化和观念里,和“月经”相关的东西都是羞耻和肮脏的。
这从对月经的称呼就能看出来。2016年,一项针对190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了5000多个关于“月经”的委婉用语。
中文中,有我们熟悉大姨妈、月事、倒霉、例假等等。
英文中有弗洛姨妈(Aunt Flo)、每月来客(My monthly visitor )、诅咒(The curse)、女孩时间(Girl time)、女孩流感(Girl flu)等等。德语有草莓周、红色阿姨、红军;法语有番茄酱周、内裤里的犯罪现场;意大利语有红海、红灯、红气球;日语有月事、女孩日、血祭……
2018年,美国一家公司对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名女性和500名男性进行调查,发现有58%的女性曾因处于经期而感到尴尬,44%的女性在商店购买卫生巾或卫生棉条时感到尴尬,10%的女性曾被同学羞辱。
51%的男性认为,女性在工作场合公开谈论自己的月经周期是不合适的。相对应的是,73%的女性在去洗手间的路上把卫生巾或卫生棉条藏起来,65%的人会在经期穿上特定的衣服——这样即使发生侧漏也不容易被发现。
由此可见,虽然社会对“月经羞耻”的批判进行了很多年,但依然没有达成一种社会共识,持有传统看法的人人数众多,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没好到哪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疫情严重时“近4万包卫生巾运抵武汉”上了热搜,却被不少“键盘侠”怒怼:“人命都保不住了,还关心你裤裆的那点事。”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杭州某“小学女厕出现月经提示牌”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新闻才会微博阅读量高达6.9亿,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转发。正因为这种提示牌初中都很少见,更不要说小学了。
如今,中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发育较过去提前了约两年,很多孩子五六年级时已经月经初潮了。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没能对孩子们进行全面、完整的性教育。
因此这群青涩的少年,在面对成年人都倍感禁忌和尴尬的话题时,难免会更加遮掩、扭捏,被羞耻感裹挟。
月经羞耻是怎么来的?
1978年,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先锋格洛丽亚·斯泰纳姆(Gloria Steinem)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如果男人能来月经》:
“如果突然间有一天,所有男人奇迹般的要来大姨妈,而所有女性却不会,会发生什么呢?
毫无疑问的,月经会成为一个不可避免,可以用来吹牛的男性事迹。男人们会吹嘘自己的大姨妈有多长,量有多大。
小男孩们会兴奋地把月经当作他们从男孩变成男人的标志。人们会在初潮的时候送礼,会有宗教仪式来庆祝,会有家庭聚会,会有‘成人礼’来纪念这一天。”
文章看似夸张,但揭示了“月经羞耻”背后的男权逻辑。在古代和母系文化中,月经是荣誉和权力的标志,是妇女休息和恢复身体的神圣时期。
而在男性主导的社会,女性羞于谈论一切与性有关的话题,“性羞耻”的想法根深蒂固,“月经羞耻”只是“性羞耻”的一部分。
女孩子从月经初潮的那一天起,就意识到必须将其隐藏起来。不要讨论它,不要在毛巾、床单、椅子上留下血迹,不要把裤子弄脏,不要让卫生用品的轮廓显现出来……
女生们也会在私下谈论月经,但她们的描述基本都是负面的,如尴尬、厌恶、渗漏、痉挛、痛经、长痘和不便,这样的负面描述会加强她们的羞耻感。
这就好比一群女孩子在一起谈论体重,无论是在哪个群体、何种年龄段,姑娘们都倾向于用“我哪哪太胖了”、“我又胖了”、“我要减肥”等消极字眼去描述自己的身体和外貌。
这种描述会对年轻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加剧她们对身材不满的程度,引发焦虑、沮丧,继而可能出现饮食失调等问题。
如果我们不教会孩子正确地谈论体重,她们将一直处于身材焦虑中;如果我们不教孩子正确地谈论月经,“月经羞耻”将永远存在,永远不会实现性别平等。
月经不羞耻
那么,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有关月经的性教育呢?下面给出几点建议:
倡导学校性教育。如果一件事情被视为学校中禁止讨论的内容,它将一直是个禁忌,而禁忌意味着可耻。如果能告诉青少年月经是正常且自然的事情,消除神秘感,就有希望消除对月经的污名化。
女生篇
女孩越了解月经的重要性,她们的看法就会越积极。月经初潮标志着“吾家有女初长成”,是每个女生长大的必经之路,也是生育能力的象征,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解释月经之前,家长要有意识地保持中立或积极的态度,让孩子意识到月经并非是一件尴尬或羞耻的事情。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庆祝女孩子月经初潮的传统。比如日本,女孩子初潮时,全家会一起吃红豆饭以示庆祝。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外出吃饭或者举办一个小型家庭庆祝仪式,并把生理用品和内裤等必需品用漂亮的包装包好送给孩子。
男生篇
让父亲和儿子加入讨论。即便父亲从未亲身体会过月经,但也经历过青春期的其他变化,比如身高体重猛增,长出青春痘和新的毛发等等,或多或少曾感受过一些不安和尴尬。
你们的沟通,最主要的不是传播知识,而是用你的态度来影响孩子对月经的态度。请明确告诉孩子这种生理现象是健康、正常的,如果注意到一个女孩正处于经期或衣服上有血,请尽可能地帮助她而非戏弄或取笑她。
事实上,在发现女生裤子上有血迹时,能把自己的外套递过去的男生,在女生眼里真的非常帅!
男孩对卫生巾好奇,怎么办?
对于像开头男孩子对卫生巾好奇的情况,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供父母们参考。
我搜到有一家叫做“保护豆豆”的儿童性教育机构在给六年级孩子上性教育课时,给每个孩子发了一片卫生巾,让他们体验了拆解卫生巾的过程,研究了卫生巾能吸多少水,是什么材料吸的水。
之后,他们让孩子自由分组,体验不同大小和材质卫生巾之间的区别,教他们如何把卫生巾粘在内裤上。
最后,老师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关于如何使用卫生巾的攻略,并进行展示。
整个过程中男同学普遍表现得非常亢奋,尤其是往卫生巾倒水的环节。但结束后,无论男生女生,几乎都对卫生巾脱了敏,班里再也没有发生男生偷拿女生卫生巾的行为。
事实上,很多人在青春期时都有偷拆卫生巾的经历,与其偷偷摸摸,倒不如大大方方学习一下卫生巾的结构、原理和用途。这种学习非常简便,在家就可以进行,爸爸最好也参与一下,说不定有些爸爸也了解不多呢。
常爸说
建号5年半,常爸从来没发过这样连卫生巾都要说得这么细的文章,但当我把这篇文章发给团队里的女同事看时,她们都表示自己看了都“收获很大”。
另外性教育说难也不难,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到好奇会有很多表现,如果只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不可以,根本不解决问题,孩子的好奇心并没有消失。
我们因为性教育的缺失,从来没有教过孩子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解答自己的好奇,于是很多孩子通过恶作剧、偷窥和性骚扰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归根结底,性这件事,越是被成年人搞得神秘兮兮,孩子就越是好奇,倒不如大大方方,让孩子知道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