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老师,或许影响孩子三五年。
但一个好的家长,绝对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对于老师来说,您的孩子只是几十个学生中的其中一个,可对于您来说,孩子就是唯一。
《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7种家庭,父母最好都看一看。
重视教育的家庭
“桔生淮南即为橘,桔生淮北即为枳。”
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一定能培养出一个热爱学习的优秀孩子。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教育,是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别让“5+2=0”,别让孩子输在家教上。
(注:5+2=0是指:5天的学校教育颇有成效,但周末2天的家庭教育没跟上,那么孩子就会被打回原型,得到的教育成效就是0了。所以,家庭教育十分关键!)
乐观积极的家庭
有专家发现,孩子的性格越好,各方面都比同龄人更出色,将来也更加优秀。
父母的积极乐观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让孩子保持乐观,积极面对所有困难与挫折,学会笑着面对生活,幸福感十足。
父亲陪伴越多,孩子性格越好,逻辑越强。每个家庭都应该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让孩子发现生活的美好,学会热爱生活。
热爱学习的家庭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但一味跟孩子说道理,他未必就听得懂。光说不练假把式,言传身教,才是父母最该做的。
一个高考状元的背后,一定站着热爱学习并且严于律己的父母。父母要带头先读书,先学习,做好榜样,孩子就愿意向父母学习与看齐。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情绪稳定的家庭
《都挺好》里,父母过分的溺爱与偏心让大儿子变得懦弱不堪,让二儿子变得自私自利,更让女儿怨恨上整个家庭。
由此可见,父母的好情绪对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终日吵闹甚至不健全的家庭里的孩子更乐观、更阳光、更上进。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决定了孩子的将来,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尊重孩子的家庭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赠予的礼物,要想让孩子优秀,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灵魂。接纳孩子的全部,信任他,放手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成为更好的自己。
尊重孩子的一切,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比起质疑与拒绝,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更重要。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不断给予孩子一点点启迪,一点点力量,静待花开,孩子的明天会更好。
房屋整洁的家庭
有老师说过,从一个学生的书桌就能看出他的成绩。
尖子生总能将学习用具收拾地干干净净,作业也做得很有条理。那是因为他们从小养成了习惯,井然有序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房屋整洁也是家庭环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有序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不仅养成了有条理的好习惯,还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应对今后的一切问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习惯养成应该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面。
讲究规矩的家庭
很认同这么一句话:“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
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放任,而是约束。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两者并存,是教育的根本。
“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溺爱孩子,是教育的不作为。
从小给孩子立好规矩,让他遵守规矩,敬畏规则,成为一个有教养、有规矩的孩子,是父母的使命。
卢梭曾经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好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来的。坏孩子,一定是父母放纵溺爱出来的 。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您就得成为怎样的人。同意的点个“在看”,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
“天空。”弟子答。“天空够大吧,”师父说,“但我可以用一只手掌遮住整个天空。”
弟子无法相信。只见师父用一只手掌盖住了弟子的双眼,问:“你现在看见天空了吗?”
继而,师父把话题一转,说: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小烦恼,小挫折,也像这只手掌。
看上去虽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总是拉近来看,放在眼前,搁在心头,就会像这只手掌一样,遮住你人生的整个晴空。”
于是,你将错失人生的太阳,错失蓝天、白云和那美丽的彩霞。
弟子终于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根源。
又一段时间,弟子为人处世总是不拘小节,认为小节无关紧要。
一日,师父问弟子:“下大雨和下毛毛雨,哪种天气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
“当然是下大雨。”弟子回答说。
“但生活中,最容易打湿人们衣服的,往往是毛毛雨,而不是大雨。”师父说。
“大雨雨量大,毛毛雨雨量小,容易打湿衣服的怎么会是毛毛雨呢?”弟子感到不解。
“因为天一下大雨,人们很快就会警觉,带了伞的便会撑开伞来挡雨,没带伞的便会跑到房檐下避雨。
但如果下毛毛雨,人们难以感觉,或是感觉到了,也无所谓,认为这点小雨不足以打湿衣服,于是仍我行我素地在雨中行走,不知不觉间,便淋湿了整个衣服。”
师父说:
为人处世,我们的言谈举止,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表情、一句话语,这些都像毛毛细雨。
看上去很小,但如果不引起注意,不引起警觉,就会在有意无意间打湿别人的‘衣服’,伤害到别人。
同时也会因此打湿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蒙受灾难和损失。
弟子终于明白了,毛毛雨之所以容易打湿人们的衣服,是因为人们放松了对毛毛雨的警惕。
欧阳修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意思是,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不良细节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陷于困穷。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千万不要小瞧那些微小的细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挺拔的白桦无法隐于低矮的灌木林,南渡的大雁融入叽喳的家雀群。
优秀总是伴随着超越与不同,就像,再深沉的夜幕也总有一颗闪亮的星,再荒凉的原野也总有一株摇曳的花。
真正的优秀,都带点不合群。
1
不是你适应“群”,而是“群”适合你。
有时候,不是你不合群,是这个群不适合你。
丑小鸭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丑小鸭一出生就被嫌弃,他融不进鸭群中,整日受到打击,但随着时间流逝,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原来它融不进鸭群是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一只鸭子。
老话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什么样,你的朋友就什么样,你所在的圈子也就什么样。
当我们感到融不进某一个圈子时,不要担心,可能这个圈子并不属于你。
有人说:猛兽总是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
社交需要势均力敌,实力有差距,眼界有不同,自然没法进行平等愉快的交流,你自然会感到自己不合群。
道不同,不相为谋。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不要为了合群而合群,跟与自己三观都不同的人交朋友,只能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不合群。
钱钟书是个不合群的怪人,他年少恃才傲物,中年醉心写作谢绝访客,这样算起来是个十足的“不合群”之人。但正是这种不合群,让他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很多无用的社交,也正是这种不合群让他得以自己与自己进行思想上的深度交谈。
不是所有群都适合你,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你相契,不合适的圈子不要强融,不合适的朋友不要强交。
2
做自己,比成为他人更重要。
《乌合之众》中说“人一旦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感,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令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变得合群,反而会压抑自己的内心,克制自己的个性,给自己戴上面具,变成千篇一律的假人。
生活贵在真实,个性就是出路。
宁要独一无二,不要千篇一律。
与其耗费时间在融入群体上,不如多花些功夫在自己身上。群体总会消磨掉人身上的个性,而个性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东西,优秀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点。
做自己比成为他人更重要,取悦自己比融入群体更重要。
人活着就是为了开心,倘若活得憋屈,那生活又有什么乐趣。不要为了融入群体委屈自己,也不要为了合群改变自己。
没有什么东西比自己更重要。
钱钟书的不合群多数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他每一个在大众看来不可思议的举动都是顺从自己的本心。
孔子曾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让自己高兴一点,就算是在大众眼中不合群又怎么样呢。
人活一世,匆匆几十年,太多未定,太多未知,在有限的时光中让自己高兴一点再高兴一点又有何不可呢?
钱钟书不耐与人交往,他大多数时候都像独行侠一样。
他曾说“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因为内心澄明,看得明白,才会早早地领会了生活的真谛。
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朋友圈里的。
因为优秀,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看淡,寒来暑往几度春秋,来时一个人,去时也不过孑然一身。
圈子没那么重要,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你活的高兴,合不合群又有什么关系。
不合群不一定是你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你的群出了问题。
不能融入的圈子不必强融,三观不同的朋友也没必要相交。
时光那么短,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孤独。要知道,真正优秀的人,都带点不合群。
山河故人》里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听之伤感: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迟早是要分开的,包括你身边的至亲至爱,更遑论那些在你生命中匆匆出现,又慌忙擦肩的人。
我们会不断遇见新的人,也会恍惚之间丢掉老朋友。
人生的列车,永远上上下下,除了血缘关系,没有什么感情是牢不可破的。所以,永远不要高估了自己。
1
不是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你对别人好,别人会对你一样好吗?
未必。
水装得满了会外溢,人爱得深了会委屈。
不要不承认,你爱的越深,何尝不是想得到相同的爱。爱得越深,如若对方有一丝敷衍,心里就会不好受。
而爱得越深,你对面的那个人,却越觉得理所当然。
花了重金买来的衣服,我们会小心翼翼存放,随随便便得到的地摊货,我们却随意扔在角落。
其实人也一样,给的太多,未必是好事。
吃饭七分饱,待人七分好。
当你某天发现,你的给与收不到丁点回报,你的好心提醒对方当成唠叨。就没必要再傻傻付出了。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珍惜你,并不是你不够好,而是对你不在意。
所以,不领情的人,算了吧,不付出便不难受,不追逐便不累心。
2
聚散是人生,世事总难料
聚聚散散的人生,世事总是太难料。
前一秒还艳阳高照,下一秒便阴云密布。人心,和天气一样,说变就变,要多爱有多爱,要多绝情有多绝情。
王小波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
我们都是在一路走,一路改变,一路得到,一路失去。
人这一生,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的时间是不充裕的。
人心一伤再伤,感情一凉再凉之后,你就会明白,能一辈子对你不变心,真的陪你到老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不要太高估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高估的结果,只会苦了自己。
多少感情,经不住岁月的变迁,时间长了就一拍两散;
多少关系,经不住坎坷的消磨,遇事之后就变了嘴脸。
即便亲如爱人,还有把你抛弃的时候,更别提相处不久的朋友。
不要高估自己,保持清醒独立,才是在一段关系中最好的态度。
3
风雨人生路,我的世界,你来过就好
林清玄说:
来是偶然,走是必然。
甭管是陪你几十年还是几年,到最后都会从我们的世界退出,或早或晚。
我们能欣然接受一个人的到来,就要学会欣然接受一个人的离开。
人生最难面对的是,曾经互相珍惜,互相依赖的人,有一天转头就离你而去,留不住,挽不回,换不来。
不要因为失去折磨自己,因为不值得。
所有轻易离开的人,都是你用力留不住的人;
所有为你停留的人,都是你无需用力都不离不弃的人。
感情,你要学会看淡;改变,你要学会看开。
人生,其实最难得的是遇见。风雨人生路,我的世界,你来过就好。
最好的交往心态就是: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送行》中说过的那段话:你走我不送你,你来风雨无阻我也去接你。
余生,希望每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都被深情以待。
你想留下的人,无需你费力,你们的相处,永远最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