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女性朋友倾诉起了她的苦恼。她说,她心里憋得慌,好像得了产后抑郁症。自从生了二胎后,别人说她整天神神叨叨,易怒易躁,好像随时都会火山爆发一样。
她说,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这个情况,这都是生二胎给闹的。
朋友的头胎是个女孩,生下来后,婆家也来帮忙带人。休完产假后,她就上班了,小日子过得挺不错。
她的丈夫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城里一个单位。放开二胎后,公公婆婆就一直催着他们生二胎,还说最好是一个男孩,这叫龙凤吉祥。经不住劝,小两口生了二胎,结果还是一个女孩。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婆家似乎有些不高兴。慢慢地,老人也以各种借口没再帮他们带孩子。于是,朋友只有放弃了工作,专心在家里带起了孩子。老大三岁多,老二刚生,这可把她忙坏了,一天到晚基本睡不了几个小时。
而他的丈夫则因为家里又多了一双筷子,明显感觉到开支不够,生活过得有些吃力。比如孩子的奶粉钱,看病治病的花销等,工资一下就没了。
慢慢地,小两口闹起了矛盾。她说,下辈子,就算是打死她,她也不愿意生二胎了。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少生孩子,多种树”。这些标语对于我们80后和70后来说十分耳熟。
以前想生没办法,现在放开了,还鼓励你生。有数据表面,我国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陷入了“低生育陷阱”,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已经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
有位专家说,我们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如果一个家族中的男性没有孩子,是进不了祠堂的。
这位专家还说,鼓励生育还应该向丁克家庭征税。因为人老了以后,钱的用处不大,还是需要年轻人来照顾。而这些丁克家庭因为没有后代,是要占用社会资源的。
鼓励生二胎,是好事。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家庭因为生了二胎后顿时陷入了生活品质下降的境遇。而有的家庭则在生与不生之中徘徊。
有人说,为什么大家缺乏多生孩子的意愿?其实,这任谁都看得出,根本原因是在于有些“生不起,生不动”。
比如,生孩子马上要花钱,买奶粉、尿不湿等,不久还要上幼儿园,然后中学,然后大学,然后就业,结婚,买房。女人会想,多带一个娃,里里外外都是事,孩子上初中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
男人则想,家里不再是像父母那辈一样多一双筷子,而是多了一座大山。什么方面都想着给孩子好的,吃的,用的,学校,都得花钱,可自己挣钱的速度却赶不上,还逐渐走向中年的焦虑。
这不是没本事,因为我们知道,高房价,高物价下,已经掏空了很多人的努力和梦想。比如,现在不要说一二线的城市幼儿园费用有多高,就是县城的幼儿园费用也给很多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一年要七八千,而三四线城市要一万。
另一方面来说,现在很多80后,尤其是70后再生育很吃亏。不是说想怀就怀得起,想生就能顺利地生下来。
这一点上,我们有很多先天的或者后天因素导致无法自然怀孕的家庭。当然,可以利用技术干扰,比如做试管婴儿。但要知道,做试管婴儿费用昂贵,一次就数万,还不保障百分百的成功。
今年拙荆产子的时候,扬花楚南在医院看到一个农民工兄弟在痛哭。
这位农民工兄弟前些年因为在工地受伤,导致一直无法自然受孕。后来他和妻子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去做试管婴儿,几次后才成功,还是龙飞胎,但结果早产,母子三人在医院每天花费巨大,他实在拿不出钱了。
还有个很现实的情况,生育意味着对女性增加一次人生的艰辛,这一方面来自工作和事业,一方面来自抚养方面。
有些地方虽然说延长产假时间,引入育儿假制度,但能享受到这个福利的人群不多。
在私企里,大凡很多女性朋友一怀孕,就会被各种理由辞掉,哪怕没辞掉,薪酬也少的可怜,很多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还好,但这也需要老人有较好的身体条件和“热心”。有的老人重男轻女,有的则也想自己老了出去玩玩,于是没能帮忙。
当然,有个办法,那就是把孩子放在老家,留守下来,给爷爷奶奶带。这样的情况下,先不说苦了多少老人,起码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也不是很有好处。
历史确实是一条长河,长河里沉淀着我们的一切文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归根到底是靠生育,也就是有了人,才有其他。
一方面来说,现在生男生女都是一样的,男女都是平等的。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不可再有,女性也是半边天。别再以打着生二胎的旗号去为了要求生一个男孩。
另一方面来说,诚然,有子有女才是好,但让大家想生二胎,主动生,归根到底还是要让大家生的起,养得起。尤其是让普通家庭免于“二胎之惑”。
谁的心里都有一本账。
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是母亲和父亲。父亲像一座山,母亲像一条河。
生育这个事情上,有人说,对多孩家庭给予各种契合实际的优惠和奖励,减轻家庭在房产和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的负担,加大对教育、医疗的公共投入,切实以正面方式来刺激人口正常增长,才是关键的。
山河的壮丽在于不断地孕育出新的生命,让这个生命更加的美丽,更加的富含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