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就绝对逃不开背书的命运。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这也表示我们有超级多的东西要背。古诗词?背!现代诗歌?背!优秀散文?背!背!背!这还只是语文而已。等孩子上了中学,要背的东西更是多到崩溃。
要问起上学时最害怕看到的一句话是什么?那得非“背诵并默写全文”这句了。就这一句话就注定了最近的早读晚读一定不会轻松。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些背诵的历练。微博上这个认真背书的小家伙好像就让大家看到了自己。视频中。这个小男孩端正地坐在椅子上,流利地说道:“望庐山瀑布,李白。”然后就卡壳了,拼命地回想第一句的内容。在回想的过程中,他使劲向上望,眉头皱成一团,都快急得翻白眼了,好不容易想起来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然后又重蹈覆辙了。第三句怎么也想不起来。但是这次,就算是使劲翻着眼白回想,也没能成功背出来第三句,反倒是憋了半天,来了一句“疑似银河落九天。”,然后就有点丧气地弯下腰双手托腮了。哎,不知道第三句是不是被小朋友当作晚餐不小心吃掉了。但是这背东西总是要忘记一部分的样子,也太像我们自己了吧!
网友们在微博下留言说:“这是上眼皮藏了小抄吗~”、“太真实了。但是我还会一直重复上一句,嗯额嗯嗯半天。”、“哈哈哈仔细看,内眼眶有字。”
孩子总是背书太慢,记不住东西,不光是孩子自己着急,家长们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其实可以得出孩子背书太慢的三个主要原因。
对背书没有兴趣,产生排斥心理,主观意识上不接受
有的孩子本身就非常讨厌长长的文章,对要背的东西完全不感兴趣,只是痛苦地完成背诵任务,所以主观上就有抗拒心理。这个时候一味地强逼自己背诵是没有效率的。家长需要先调动他的情绪,先让他安心下来,将整篇文章或者课文的某个部分当作一个整体,分割成几个版块来背,一点点克服,避免长久背诵同几句内容而觉得枯燥。同时在背诵的过程中了解了解它相关的背景,内涵,搞搞联想记忆等,调动起背诵的兴趣,让孩子能专注地投入进去。
没有掌握良好的背书方法,导致拖拉、效率低
说到背诵,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使用的记忆方法。但是对于有些还没有找到方法的孩子,或者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只知道死记硬背,导致拖拉没效率。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多尝试尝试,根据具体找出最适合孩子的背书方法。比如试试出声背诵和默背哪个记得更快,试试孩子的记忆类型是“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中的哪一种,让孩子尝试发散思维,联想记忆等。多尝试尝试,总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记忆方法的。
孩子对背书没自信,有惧怕心理
有时候背诵的东西太长太难了。孩子主观上就会对背诵这篇文章产生恐惧,对背诵它没有一点自信。这时候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孩子多读多背,心中不要有太多负担,以平常心去克服这个问题。
总是要背很多东西,这有时候的确会让人感到枯燥无聊。不过想一想,这些值得背诵的东西也都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化瑰宝。通过这些或质朴,或华丽的一字一句,我们淌过了时间的长河,一路行走,和优秀的思想相遇、碰撞。所以,好好背诵,好好感悟,也是丰富自己精神的宝库,让自己得到提升。愿每个孩子都从背诵开始,逐渐领略这些文化瑰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