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大学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个院校,哪个专业。目前我国有3000多所高校,在同一个录取分数上,学生可以选择的学校是比较多。除了一些名校之外,学生和家长对大部分院校并不了解。
一所高校是不是适合学生报考和就读,可以从下面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学生和家长要注意,在报考前需要对意向院校有深入的了解,不能光凭着自己的印象就报考。如果贸然报考,在读大学之后很有可能会觉得后悔。
一所高校是不是值得就读,看这几点就明白了:
学校的隶属关系,可以看出学校的地位如何,真实水平如何
什么是学校的隶属关系呢?简单来说,就是学校属于哪个部门。有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属,有的高校是省属,还有的高校是地级市直属,直属关系有所不同。从学校直属关系上可以看到,学校的地位如何,真实水平如何。
学校的发展历史,优质的高校大多都有着非常久远的办学发展历史
学校的发展历史,也是学生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部分。一般来说,优质的高校大多都有着非常久远的办学发展历史,历史底蕴非常雄厚。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前行,能够给学校带来很多的积淀,这是新建的大学不能比拟的。
学校的运营水平,运营得不好,学校发展状况就不会很好
学校也需要去运营,如果运营得不好,学校发展状况就不会很好。大家可以发现,有一些高校原本基础不错,由于运营得不好,发展速度缓慢,让人觉得很遗憾。学生和家长对此应该有更多认识和了解。
学校优势学科有哪些,有多少学科属于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学科
学校优势学科有哪些,有多少学科属于国家级、省级的重点学科,也是学生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部分。现在“双一流”已经逐渐取代了211、985,“双一流”强调的就是学校学科建设成果问题,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准。
学校的师资力量,决定着学校的整体实力如何
学校师资力量如何,决定着学校的整体实力如何。在查看院校资料背景时,可以看看学校是否有院士,院士的数量有多少。这些数据,往往能反映学校师资力量如何。学生和家长可以继续判断,这所高校是不是值得就读。
在紧张的高考过后,学生们需要等待成绩然后填报志愿。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很多学生都有点犯难,不知道该选择哪个院校和专业。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志愿填报的“黄金法则”,考生选择这样报考,失误率会比较低。
高考志愿填报的“黄金法则”,这样报考失误率比较低:
查看自己的高考分数在省内的排名
这个非常重要,光是看考试成绩当然不够,还要看成绩在省内的排名情况。根据自己的排名,来看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样结合意向院校历年的招考情况,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没有希望考上,缩小了意向院校的范围。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确定发展方向
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学生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问题,尽量选择自己喜欢且比较擅长的专业。大学学习什么专业,基本上就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选定专业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该专业实力比较强劲的高校。
选择适合的城市,做好未来规划
在选择大学时,还应该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问题。一般来说,学生选择在哪里读大学,就会留在哪里工作和生活,这个概率比较大。建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读大学,在志愿填报阶段就做好未来的规划。
关注学校的排名,以及往年录取情况
学生需要关注学校的排名情况,以及往年的录取情况。同一个分数段,大家可以选择的高校比较多,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可以从中选择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校。此外,学校录取分数线也会出现波动,学生需要及时关注到这点。
尽量选择“服从调剂”,避免出现滑档
在填报志愿时,学生需要选择“是否服从调剂”。这里建议学生选择服从调剂,避免出现滑档的情况。原本可以上一本院校的分数,最终只能上二本院校,实在是很可惜。服从调剂有可能被冷门专业录取,但也好过滑档的结果。
高三学生进入到大学阶段,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会让学生产生落差感。因为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已经习惯了高中生活的学生,一下子会不太适应大学生活。提示大家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大学里“混日子”。
刚刚进入到大学的学生,怎样做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呢?
学会规划时间,保持自律
不少学生到了大学里觉得无所适从,就是因为大学里自由时间变多了。如果不会规划时间,很有可能随意浪费时间,把时间都放在吃喝玩乐上。上了大学后,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始终保持自律。
不要逃课,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会发现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也完全不同。大部分时间里,大家上的都是大课,座位也是不固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就会选择逃课。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在大学里学生应该认真对待每堂课。
和同学友好相处,扩展交友圈
大学是校园,也是个小社会。学生在大学里,要和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尽量扩展自己的交友圈。可以积极加入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会有提升。
结语:志愿填报阶段,学生需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选择哪所院校,就读哪个专业,基本上就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学生必须要在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报考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