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师从事教育事业24年,连续8年参与晋升副高级职称评选,年年刚刚好被刷下,有一两次“巧合”不难理解,但若说8年都“巧合”,未免显得太过于蹊跷。2020年姚老师参与副高职称评选,个人总积分第2,经过各种投票后“成功”落选,而个人总积分第16的老师,经过投票后成功当选。难道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凭的不是靠教学成绩,是靠高“情商”吗?
姚教师勇气可嘉,但是注定是一个悲剧“英雄”
评审结果出来之后,姚老师曾经询问校领导,校领导曾告诉她,个人积分第16名的老师能当选,跟对方同时也担任行政工作有关,因为要照顾行政岗位。姚老师还向媒体提供了几段她与校领导的谈话录音,里面提到,校领导承诺明年会让姚老师评审通过,还称若是告状则3年不能评选。
从学校领导的回复中可以看出端倪,照顾行政岗位、承诺明年让姚老师评审通过,从侧面证明了学校想让哪位老师通过晋升职称评审,是完全可以操控的,并且这种操控能经得住调查。
当姚老师第八次晋升副高级职称落选后,姚老师曝光学校评职称有黑幕,当地教育局调查结果显示,未发现评审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姚老师不服,向当地教育局提交申诉书,但在法定30天期限内并没有等到回复,遂将当地教育局告上法庭。
姚老师以一己之力,揭开职称评审的“遮羞布”,并且状告当地教育局,勇气可嘉。姚老师的做法,势必对各个学校的职称评审工作起到警示作用,老师们期待更加公平的职称评审制度很可能已经在路上,但是笔者对姚老师状告教育的结果并不乐观,或许早已注定姚老师是一个悲剧“英雄”。
晋升职称“投票定生死”,是最大的不公平
姚老师所在学校的职称晋升评分项目分为职业道德5分、工作量及完成情况15分、教育教学成绩60分、荣誉资历5分、民主测评15分、荣誉资历附加分(证书越多加分越多那种)。
共17名老师竞争6个晋升副高职称的名额,除民主测评外分值外,从第1名到第17名,参评老师之间的差距不到10分,民主测评15分包括全体教师投票、考核小组投票、年级组长和校领导投票,本来积分排名第二的姚老师,经过民主测评之后,以总积分排名第七的成绩与晋升职称名额失之交臂。
教学成绩、荣誉资历、工作量等都是硬条件,这是公开透明的,但是“投票定生死”的职称评审制度,就为职称晋升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土壤,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且即便参评老师落选,也无话可说,领导以“你人缘不好,没人给你投票”为由对你进行搪塞,让你哑口无言。
晋升职称“投票定生死”,本身就有巨大的制度漏洞,是最大的不公平。
教师晋升职称,“情商”更重要?
教师职称评审,师德、教学成绩、工作量等应该成为重要考核内容,绝对不能让“投票得分”成为教师晋升职称的关键因素,如果这样的话,老师们除了专心上课外,势必得考虑要搞好和每位老师的关系,更要搞好年级组长、考核组和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当老师们天天忙着“拉关系”,学校的教育还能搞好吗?
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绝不能靠“情商”,希望每个学校都有公平、公正、公开的职称评审制度,不能让踏实肯干的一线教师伤心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