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完后,相信很多考生和家长并不会很轻松,内心焦急等待成绩,却为了安慰彼此表面上还会做出轻松的样子,等分数出来后,无论考得多与少,都会有因为填报志愿而迷茫,不知道如何来选择和取舍。今天奉上3个原则,或许能帮上你的忙。
三原则:1、先考虑城市再考虑专业;2、先考虑就业潜力后考虑专业;3、先考虑专业再考虑学校。
为什么要优先考虑城市:
一座城市的活力和影响力,对于学校的威望和学生就业的深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大学,很难吸引特别高精尖的老师来任教,学校的威望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到学生就业。另外一所城市对于学生的眼界和人脉的开拓,优质朋友圈的形成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所以建议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更大的城市。
为什么先考虑就业后再选择专业
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回答很真实为了找工作,这是非常现实也是非常正确的想法。有的学校有自己的王牌专业,虽说是王牌专业,但就业潜力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古文字专业和理论物理,这两个专业听着很高大上,但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一下自己今后想去什么地方上班,不一定非要选择热门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发展前景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为什么先考虑专业再考虑学校:
我们之前说,首先考虑学校,那也不能以偏概全。这里面也是有特殊情况的,比如说一所很有名的理工科学校,虽为综合大学理工科门门精,但文科严重偏科,但是如果你选择了这所学校的文科,听着是进了名校,但是由于并不是该学校的优势专业,还不如选择另外一所档次低点的文科学校,而你要学的专业恰好是这所学校的王牌专业。其实自从我国将211、985大学改成了双一流之后,这其实是中国高校教育体制逐渐和国际接轨,开始重专业而轻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