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准备复试的考研er们来讲,一定会面临阅读意向导师的相关文献来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的挑战,如果你能在联系导师的时候附上自己对相关领域的自我思考的话那是绝对的加分项,能够让导师感受到你满满的诚意。因此提前get文献阅读能力对于联系导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卫研习社【复试集训营】(尊享班)即将开始“文献带读”活动,那么作为科研小白如何才能快速抓住一篇文献的重点,大致理解文献的研究内容呢?让我们先来提前get文献阅读小技巧吧!
孙同天博士曾经撰文提倡,阅读文献时应摒弃被动阅读,做到主动阅读。也就是说,读文献并不是从头到尾跟着看一遍就可以了,我们还需要针对文献提出一些问题,随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献!
那么针对一篇文献,我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小卫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文献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对于任何一篇文献,我们都可以尝试在阅读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从上面的问题也可以看出来,一篇文献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仅仅按部就班地读下去,读完后很容易发现自己什么也没记住。因此,推荐大家每篇文献至少阅读3遍,分批次解决以上问题!接下来就和小卫一起看看具体该如何操作吧~
第一遍阅读
1
标题部分
中文文献与英文文献排版不同,但总的来讲文章开头处的信息可以分为3块。
所属期刊,查阅期刊评分可以帮我们判断这篇文章的价值,高分文章更具有与借鉴意义
文献标题,标题用最简洁的语言来精准描述了本篇文献所解决的问题,是文章开头处最重要的信息
作者及其所属单位
▲ 中文文献标题部分
▲ 英文文献标题部分
2
摘要和关键词部分
看完标题后,如果你对整篇文章讲什么不是特别确定的话,可以再看一下关键词,也就是整篇文章的主题,相对于文献标题来讲关键词更容易让你抓住重点。
▲ 红框部分为关键词
文献的摘要可以让我们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快速的了解。摘要是一篇文章的小的缩影,也是整篇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通过阅读摘要部分可以让我们迅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迅速决定这篇文献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是否需要继续阅读。
在阅读时,同学们需要重点关注方法和结论部分,尤其是方法部分中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使用的统计学方法,这些内容能迅速帮助同学们理清文章脉络。
对于英文文献来讲,摘要更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整篇文献重要的专业词汇,只要搞懂这些词汇,文献阅读难度就大大降低啦。
▲ 标注部分为需要重点查阅的单词
第二遍阅读
在阅读完第一遍后,同学们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了。接下来就进行第二遍阅读,此时需要同学们阅读各章节的大小标题。论文由引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这几部分构成,每部分又可分为几个小节。对文章大小标题的浏览可以帮你快速梳理文章脉络,了解主要研究成果后我们就可以将重点聚焦在引言和讨论部分。
▲ 中英文文献结构
1
引言部分
引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背景、遗缺及目标。
背景,描述论文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说明问题的重要性,指明研究主题或实现需求对背景问题的发展的重要性。(下图黄色部分)
遗缺,是针对需求中指出的现有研究空白或者不足,阐述本篇研究的意义。(下图绿色部分)
目标,是指本篇文献将要介绍的或者解决的问题(即本文研究内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期望实现的目标。(下图橙色部分)
▲ 文献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前两个问题,即文献所研究的问题及主要概念的定义。对于英文文献,引言部分更为重要,此部分阅读难度较低,能帮助同学们理解专业名词的含义,适应英文阅读的节奏。看完引言部分后,就来检测一下这些问题解决了吗?
2
讨论部分
讨论的第一段往往是对重点研究成果的罗列;最后一段,则是再次重申重要结果并描述研究意义,一些文献还会罗列出优势和局限性;在中间段落,作者会结合其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想要重点说明的问题进行描述。
▲ 文献讨论部分
因此,在初期阅读文献时,需要把重点放在首段、末端及优点和局限性上,要尝试解决下图蓝线部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文章价值的一个判断,也是同学们在选题时需要注意的点,如果文章没有创新点的话,就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遍阅读
可以看到,第二轮阅读后,文献的研究内容和价值就极为清晰了,对专业名词也有了足够的了解。此时同学们就可以对研究方法部分和结果部分进行仔细阅读,也就是第三遍阅读,阅读的同时,我们也就可以解决上述剩余的问题了。
1
对象和方法部分
此部分对整篇文献的研究思路进行陈述,是整篇文章的精华所在,同学们需要仔细阅读,为今后自己进行研究设计打好基础。同学们需要了解清楚这个文章用了什么抽样方法,数据收集采用了哪些方法、数据分析采用了哪些方法等等。
方法部分使用大段文字叙述,非常庞杂且不好理解,因此读这部分时可以尝试作图将作者的整个逻辑梳理出来,并尝试看着图将整个设计思路陈述出来,当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就表明你已经理解这篇文章了!虽然做图表相对于阅读来讲速度会慢很多,但对于文章的理解帮助极大,可减少重复阅读的次数。
▲ 研究思路示例图
2
结果部分
文献的结果部分是整篇文献的实际基础,作者在这一部分用实验结果推导和支撑自己的主要论点。通过阅读这一部分,同学们可初步判断文献的结论是否可信,是否可以采纳。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也要学习文献中需要呈现的数据及表达形式。如下图表2不同城市环境暴露状态下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病率(%)中,呈现了各项危险因素的粗率和标准化率,且各项率均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注释的形式呈现。在做类似的表格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参考这种数据罗列方式。对于一些高分英文文献,也要注意其中插图的配色和排布方式,为以后自己写论文打好基础。
▲ 文献中的图表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注意结果中是如何对数据进行阐述的,如对几类人群危险因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描述如下,可以概述为A人群XX危险因素水平(具体数值)低于B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对于其他类型的文献,同学们也可以总结其结果表达,熟悉论文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在英文文献中,更是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表达。
▲ 可学习的中英文表述
完成以上部分的阅读后,整篇文献我们就读完啦~但任务还没有结束,首先来检查一下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如果还没解决的话,就再次带着问题去阅读一遍吧!
此外,我们还需要带着这篇文献,尝试将文献所解决的问题、研究思路以及得出的结论讲给给其他小伙伴听!看看你能不能回答出他们提的问题吧~
在初期开始阅读文献的时候,一定是会遇到阻力的,但只要静下心来,按照步骤一点点读下来,就一定能够读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许不能立刻让你成功,但是可以帮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欢迎各位同学开启科研的大门!
公卫研习社【复试集训营】火热招生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各专业相关热点文献速递,还有经验丰富的研究生班班为大家答疑解惑,带大家走好考研的最后一公里,还不赶快加入我们!
参考文献:
[1]李哲,赵伟,于石成,等.城市环境暴露状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6):406-412.
[2]Segar MW, Vaduganathan M, Patel KV, et al. Machine Learning to Predict the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he WATCH-DM Risk Score[J]. Diabetes Care, 2019, 42(12):2298-2306.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