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各种各样的“打卡”越来越多了。有的只需要在固定的软件里打卡,有的需要将打卡分享到指定的群里,有的则需要你分享到朋友圈……
前两者还好,我特别反感分享到朋友圈的打卡:朋友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谁会关心你打了什么卡呢?这样的昭告天下,除了打扰大家,还有做广告的价值,我想不出其他任何意义了。
这不,最近几天陆续放寒假,自从寒假开始以后,我的朋友圈又被新一轮的孩子们的打卡作业刷屏:发图的,发小视频的,无一不在证明,看!我在坚持!
我们家儿子的幼儿园作业是“好习惯打卡”,需要每天拍下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照片晒出去,再截图发到群里,老师会专门做统计。
为什么要晒呢?老师的意思是让大家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但是我们却心知肚明,也是幼儿园的招生需要呗。
虽然有些麻烦,但是至少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我朋友女儿的作业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为了交作业,只能让孩子摆拍
朋友女儿幼儿园中班,寒假作业是阅读打卡,需要家长每天拍一个孩子讲绘本的1分钟以上的长视频发至班级群。
用老师的话说,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出发点很是正能量。
朋友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为了完成这个打卡,她每天都需要提前给孩子选好要讲的书,先给孩子读上几遍,然后再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彩排一遍”,没问题了才开始录。
有时候出错比较多或者视频没录好,朋友还会指挥孩子重新再来一遍。
孩子的耐心有限,这才新鲜没几天,就已经发展到一看到朋友举起手机就躲开;每次都需要朋友一顿哄才肯配合;而且手机一放下,书也就跟着放下了。
朋友觉得挺不值得的,老师的表扬是得到了。但是阅读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呀,原来轻轻松松很随性,如今反倒成了一种负担、一项任务。
为了返学费,没有意义的打卡
我还认识一位全职妈妈,孩子才大班,每天的课余时间就已经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数学打卡、英语打卡、语文打卡、体育打卡,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各种打卡。我数了一下,居然有将近20项打卡任务。
我觉得不可思议,这“鸡娃“得太厉害了吧。弱弱地问她:你让孩子每天学这么多,这得花多少钱呀。
这位妈妈神神秘秘地对我说:没花多少,还省了不少钱呢。我这些呀,基本上是白捡的,完成了规定的打卡天数,全额返还学费,一分不花,还学习了知识,一举多得。
这近20门课,有一半以上是在线上完成的;先不考虑孩子能不能消化得了,就说每天的用眼时长,零零总总的也有几个小时,大大超过了建议最长屏幕时间。
我问这位妈妈:那万一孩子完不成怎么办呢?
这位妈妈说:所以我特别列了表格防止自己忘记;打开这件事孩子都已经轻车熟路了,学了总比不学要好,实在来不及的时候,我帮他打卡呗。
我算是看明白了:每天学20门课,不是因为太焦虑,而是为了完成打卡——打卡不过是一种目的,一种薅羊毛的手段而已。
打卡是为了养成好习惯,而不是形式
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法则叫“21天定律”,是指习惯的养成只需要21天,人的行为只要经过21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
打卡的初衷也正是如此。
对于我们来说,打卡本应该是一种激励,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而进行的辅助手段。
打卡不是学习方式的证明:打了卡不等于学会了,按时完成打卡也不等于成功了——打了卡最多只能证明你做了一件事。
我见过坚持打卡,让跑步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律的运动达人;
但是打卡打得很起劲,最终却一无所获的也大有人在:看起来很努力,最终却只欺骗了自己。
希望我们不要忘了当初坚持的目的,不要本末倒置,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变成了浪费生命。
三个步骤,帮助孩子更自律
那么,不能依赖打卡,我们该如何让孩子变得更自律呢?我这有三个建议送给你。
立规矩,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对孩子而言,最初的自律是来自规则的约束;既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也要给孩子规则的约束。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每天看15分钟动画片,时间到了,我们就要要求孩子关掉电视机去做其他的事,严格执行规定;就算孩子吵闹想要再看一会,也不可以轻易妥协。
绘本《魔法亲亲》里浣熊妈妈对浣熊说:有时候,我们都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
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需要遵守规则,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一回事。
做好时间管理,让孩子做时间的主人
自律的反面叫“拖延”;如果说成年人的拖延是带着目的性的话,孩子的“拖延”更多的是一种无声抗议,或对时间观念的漠视。
孩子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引导孩子科学有效地管理好时间,协助孩子制定时间表,引导孩子遵循时间计划表去完成定好的任务。
比如,当孩子需要完成一项不太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来给出完成任务的截止时间。
只要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允许孩子做一些轻松的事情缓冲一下,让孩子有“快感反馈”,尝尝甜头,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否则,无止境地让孩子做完一个作业再做另一项作业,孩子没了盼头,不拖延才怪呢。
做好孩子的榜样,先让自己自律起来
当然,已经有无数例子证明,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比不过“身教”二个字。
你就是孩子学习的一面镜子,你一边天天刷手机,一边抱怨孩子沉迷游戏,不爱学习,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
你没了自控力,孩子有样学样的概率会很大。
寒假来了,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也来了。
优秀的孩子们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普通孩子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希望我们都能不拘泥于完成“打卡”,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多学有价值的知识,多掌握有用的本领,多看看斑斓的花花世界,帮助孩子活出自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