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乱象后续:拍搜题APP已成了中国孩子抄作业工具?

自此前来咖智库发布中纪委点名批评作业帮猿辅导,“慢”教育不应受“急”资本裹挟一文后,引发了外界的普遍关注。而在文章后台,更是收到了很多网友对在线教育现状的各方面评论和反馈。

根据对这些评论内容的初步判断,大部分来自于各地的孩子家长以及教育人士,他们通过评论、回复、点赞的形式,来反映对在线教育的亲身体会以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涉及教学效果、退费难、过度营销、贩卖焦虑等问题,而其中反映最多的就是以作业帮为主的拍照搜题软件,对孩子学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位资深教育人士还评论到,在线教育已经完全偏离了教育的逻辑和责任,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旁氏骗局,一种收割智商税的“保健品骗局”。

来咖智库还发现,除了此前的中纪委网站,还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以及《中国教育报》等一众央媒,也在近期密集发文高度关注在线教育产业的发展,以及行业繁荣表面下的泡沫和怪象问题。而掌门教育和火花思维传出即将IPO消息后,也让外界看到一级市场投资者对于资本的渴求,这是否会引发又一波上市热潮呢?当资本加码后,教育的天平又将倒向哪一方?

01

家长痛陈:

上课时间卖课,搜题工具害人不浅

来咖智库一直关注国内在线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去年疫情以来,“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让在线教育加速发展。而经过一年多广泛而密集的普及,很多家长和学生也得到了对在线教育最直接的体会。在线教育在打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效率等方面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于在线教育的问题,我们也根据此次众多网友的评论和留言,做了如下一些初步整理。

比如教学效果方面,有网友反映:“我在猿辅导给孩子交了1700的寒春班教学科,我都已经后悔了,网课上真的没啥效果,就是花钱买点心理安慰。”还有网友提到,“学而思的19元13节课,也是假得不得了。分4-5次上课,一次30-45分钟,一半时间都在卖课。”这些事例的发生,也直接反映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在线教育更加追逐于商业和营销,而忽视了用课程品质、教学效果等去赢得市场和口碑。

还有在过度营销方面,很多家长都遭遇到教育机构的电话骚扰,以及狂轰乱炸式的广告营销,但家长更加关心的教育师资和质量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有网友“蓝山飞鸟”评论到:教育是个慢活,还是个技术活,都用这些投机取巧的方式还大张旗鼓铺天盖地的做广告,恰得其反的让学习走向了捷径和功利,国家出面批评禁止是个好兆头,教育要用心,从事教育的人更要用心,而不是围着资本偏离轨道。

网友“公海老师”认为,作为一位资深教育人,极为不看好现在的在线教育,我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偏离了教育的逻辑和责任,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旁氏骗局,一种收割智商税的“保健品骗局”。教育并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踏实地学习,比任何忽悠的新技术都要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当前校外线上培训机构过于逐利,一些机构为获取客源,不把钱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刀刃上,而在各大媒体上铺天盖地做广告,营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参加培训的氛围,加重家长的焦虑。

最近学霸君倒闭事件的发生,也凸显出退费难、维权难的问题。有网友表示:“退费难是线上教育的最大问题!兰迪英语买了50节课,上了11课时,还余39课时不想上了,客服告知不会退费。”还有网友提到,在猿辅导上报的课,退课要损失500元。

此前,各大在线教育机构都推出了各种拍照搜题软件,来咖智库认为这并非是教学创新,仅仅是一个拉新引流的工具,甚至这个工具还助长了学生偷懒的行为。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和共鸣。其中一位网友直言“作业帮猿辅导等已经成为70%的中国孩子抄作业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这条评论也获得了超过百人的点赞。有网友回复称“现在许多孩子回家做的作业非常好,就是经不起老师提问,更经不起考试,这此软件害人不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网友“郑州豪豪爸”认为,“最可恶的搜题软件和App,使孩子就不动脑子了,不会了不是认真去思考而是直接拍照找答案或相似答案!这样直接导致老师和家长从作业上根本看不到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在某红书平台搜索“作业帮答主”,出现了很多在校大学生发布的一些攻略贴,“不需要教师资格证”、“不需要交定金”等等就能成为作业帮的答主,靠答题能够养活自己。也就是说,目前市面上一些拍照搜题软件,其背后还是依靠大量的人力,只是这个人力从平台的员工或者师资,变成了兼职的在校大学生,这也成为后者的外快来源,但这些大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平台是否做好严格的管控,这些也都存有疑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上述部分网友反映的相关问题,来咖智库也特别留言,希望联系进一步沟通和核实,但截至今日发稿时,还未收到这些网友的回复,具体情况尚不得而知。

02

央媒密集发声:

在线教育要守住服务的质量底线

事实上,继中纪委发文点名在线教育后,《人民日报》以及人民网也在上周密集发文,就行业大规模的营销投放、虚假宣传和诱导式推广等问题做出评论,并指出,在线教育机构无论融资规模有多大,都不能背离教育的初衷,要把精力放到教学研发上,守住服务的质量底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过去一年,多家在线教育机构融资金额屡创新高。从冠名热门综艺到赞助跨年晚会,在线教育机构的广告投放量迅速增长;课程优惠力度令人咋舌,“49元33节课,再包邮送教辅材料”“19元20节课,另享受价值499元大礼包”;依靠套路制造焦虑,诱导家长抢课买课……在互联网营销模式驱动下,在线教育能否保证教学品质、授课效果,令不少家长担忧。

《瞭望》日前发布的《在线教育“虚火”有多旺》文章总结出在线教育的四大怪象:打着“名师、名校、名牌”旗号,教师实际素质参差不齐;低价营销、超期缴费换优惠等激励举措频出,一些机构爆雷跑路;大数据运用下的“定制服务”“个性化教育”成卖点,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成隐患;贩卖焦虑、电话轰炸,在获客上下足功夫,实际教学效果堪忧。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消费者投诉平台的分析显示,自去年以来,教育培训服务投诉增多。其中在线教育领域,用户的投诉多集中在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付费且退款难、虚假宣传和承诺、收费不合理、协议条款不清晰等方面。一些平台擅自修改课程类型和时长,导致课程缩水;多家在线教育机构遭遇经营危机,家长退费困难重重、求告无门;一些在线教育机构系统不稳定、服务能力不足、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教师“无证上岗”的问题依然存在……

有专家表示,不断融资烧钱、低价获客的经营策略,使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师资水准、教学质量和学习服务难以得到保证。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可能造成家长预交的高额费用无法退回,长此以往会损害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前景。

有行业人士认为,对教育企业来说,有两方面的成本始终无法降下来。一是人员成本,虽然说在线教育属于互联网行业,但教育毕竟服务属性偏重,再加上业务链条比较长,在线教育企业可能有更庞大的人员配置,尤其在服务团队、班主任人员方面。随着扩科扩年龄背景下企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增强生产力、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组织效率,是在线教育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是获客成本,在激烈的行业竞争面前,在线教育企业推广投放的引流费用越来越高。如果两三年后行业格局稳定,大家不再烧钱恶性竞争,企业可能会离真正的盈利更进一步。

好未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1财年第三季度,好未来实现净收入为11.19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29亿美元增长了35.0%。归属于好未来的净亏损为4360万美元,上年同期归属于好未来的净利润为1960万美元,同比下降254.76%。与此同时,好未来2021财年第三季度运营成本和支出为12.59亿美元,同比增长65.1%。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加了120.3%,达到4.207亿美元。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掌门教育和火花思维也都传出即将赴美上市,再加上作业帮、猿辅导,2021年或许又将迎来一波在线教育上市潮。但如果不能降低营销费用,上市之后,也仍将是一片火海,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蔓延,最终所有的教育机构都被迫卷入了烧钱抢流量大战。

结语

未来的一个月,更多上市教育公司将发布最新的季报以及年报,这也能管窥全行业的现状,以及竞争格局。我们在关注一二级市场烧钱大战的同时,或许更应该关注在线教育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生态的构建,让其能体现出对社会、家庭和终身这些属性的价值,这才是一个创新课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