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势而上 狠抓落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讲话中,围绕2021年的工作重点,教育部提出“五个管理”,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
其中针对作业提出的“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在网友中引起了热烈讨论。
过去“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还是挺常见的,在学校写完作业,争取一本书都不带回去是笔者的日常。
然而在当下的小学,可能就是新鲜事了。
时常能听到身边的亲戚抱怨,“每天都要盯着小孩做作业,看着做完了还得批改,要画手抄报、做手工”,辅导作业暂且不谈,那些个手抄报、手工真的是折腾人。
说不定有厉害的家长乐在其中。
但必定有不少家长很头疼这件事,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艺术细菌”的。常常因为家长不会画画,孩子忙着写其他作业,最后成品为一份满满当当都是字的手抄报。
这些事情常给人一种“教师的责任被家长分担了”的错觉。
从身边的亲戚口中,笔者还得知类似“小学作业不出校门”的事情其实已经发生,只是不是大众以为的那种形式。
“因为学校要求不能布置作业,所以孩子每天的作业内容家长酌情布置,孩子做完以后麻烦家长批改一下,老师会把学习进度发在群里。”
这是笔者从一位孩子在上幼儿园的家长那听说的,可能措辞上有些出入。
很荒诞,但确实是类似“小学作业不出校门”的要求出现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也是网友的担忧所在。
“减负”,“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的结果可能不是快乐童年,而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拥有“快乐童年”,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拥有“精英童年”。
快乐的长大了不一定快乐,“精英”的长大了也不一定“精英”,但更可能精英。
笔者小时候就常听到“素质教育”这个词,那个时候觉得素质教育真好,作业少、上课类型丰富,非常快乐的样子,当然,笔者够不上“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下长大的。
回想起来,其实应该感谢应试教育。如果真的按照“素质教育”那一套来,笔者应该没办法追得上每周补课甚至那时就有老师一对一授课的同学。
家庭作业还是有用的。
可能有网友觉得“小学生学的东西那么简单,为什么还要补课啊?”
如果所有人都抱有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好的,但有人想要孩子当第一名,有人想让孩子考到名校,有人想要孩子有光明的未来。
如果作业不出校门了,只能走出家门做付费作业了。
有十个家长请了一对一大学生授课,就至少有十个家长报网课。谁也不想孩子落于人后,如果说是孩子天生学习比不上也就罢了,万一是因为你没给他报班呢?
不在同一起跑线的竞争,不管结果如何,最后总会归因于你给孩子的平台不够好——出于这样的想法,家长会尽可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优质教育,通过校外培训班或是大学生家教、网课等方式。
其实教育部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要“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对于学校老师违规补课自然是有解决办法的,但对于成片的线上或是线下的教育培训机构,真的有解吗?
大学生补课,便宜的100每小时,教得好、学生成绩进步明显的价格在200每小时以上的也有,难不成能阻止类似家教模式?
应试教育的终点是考试,注定了纯粹的快乐教育推广不起来,当然,目前应该没有比应试教育更好的教育模式,至少应试教育的这片赛场上允许那些穷孩子的存在。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天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让孩子在学校里学更多知识反而要更好,更接近公平。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大部分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都变多了,之前成都七中网校的模式,让不少教学资源落后、偏远地区的学生能跟着优秀老师上课,给了他们一种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对于这些孩子,该让他们少做作业吗?
功利地讲,笔者认为“作业就该出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