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傍晚,和邻居聊天时,突然听见邻居儿子大叫:“我要打扁你的头”。原来,他的玩具被另一个孩子抢走了。
邻居赶紧拉住儿子:“这样说不礼貌,好好说话。”
男孩却使劲甩开了妈妈的手:“臭妈妈,放臭屁......”
邻居气坏了,却一脸无奈。她说儿子最近突然痴迷于说狠话,而且“屎尿屁”不离口,越制止越来劲。
她还发现,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时,提起“屁”和“粑粑”都兴奋不已,堪比男人侃球赛,女人秀包包。
为什么孩子到了3岁左右,会突然沾染这些“恶趣味”,从小可爱变成了“小魔鬼”呢?
其实,是大名鼎鼎的“Horrible 3”来了。
3岁左右,是孩子多种敏感期交互叠加的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做主的想法,尝试用各种方式来探索世界。
1、进入诅咒敏感期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3~4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诅咒敏感期”。
孩子发现,“屁”“臭”“打死”之类的负面语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回应,就觉得这些话特别厉害,动不动就挂在嘴边。
所以,家长越是制止,孩子越觉得说这些字眼好玩,就越想说。
对于他们来说,一句“脏话”,其实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孩子只是觉得好玩、有趣。所以,千万别急着给孩子贴上“说脏话”“不文明”之类的标签。
这个阶段,父母只需耐心引导就好,“诅咒敏感期”会自然消失。
2、模仿大人,有样学样
闺蜜的儿子就爱说脏话。比如,他用铅笔画画时,不小心折断了笔头,一句“他妈的”就脱口而出。吃饭时不小心打翻饭碗,还会来一句“我靠”......
闺蜜刚批评儿子一句,他又说:“臭妈妈,我要爆了你!”
“他妈的!”“我靠!”“爆了你!”这些都是老公打游戏时的口头禅,儿子耳濡目染,就全都学会了。
为此,闺蜜没少跟老公吵架。
模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
3、寻求关注
在《妈妈是超人3》中,嗯哼突然对妈妈放各种“狠话”:
我不想和你说话了;晚上也不跟你睡了;我不想给你买一百个化妆品;圣诞节,也不给你礼物了;以后,你让我干什么,我都不干了;我们绝交了……
甚至闹着离家出走,趁妈妈不注意时,躲进了垃圾屋里。
霍思燕看到儿子这样,很诧异,仔细询问才发现真相。
原来,当天家里来了两位小朋友,霍思燕忙着照顾他们,就一整天都没有照顾嗯哼。嗯哼说狠话、闹出走,正是寻求爱和关注的表现。
4、还不懂怎样表达情绪
3岁左右的孩子,有了用语言表达需求的意识,却还不懂怎样正确表达情绪。
《家有儿女》一集中,邻居家的璐璐要求妈妈买照相机,妈妈不答应,璐璐特别生气朝着妈妈喊:“坏妈妈,臭妈妈,我再也不理你了。”
其实,璐璐并不是讨厌妈妈,她只是说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所以干脆放狠话,让妈妈知道自己生气了。
那这时候,父母该怎样应对呢?
有调查显示:高达86%的家长,选择严厉惩戒;只有7%的家长觉得,应该让孩子远离不文明语言环境。
可教育孩子,绝不能靠单纯的惩罚。一旦管教不当,孩子便容易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和以后的人际交往。
应对孩子说脏话、狠话,一定不能粗暴地打断,而是要讲究技巧。
1、不要大惊小怪,保持淡定心态
同事儿子说脏话时,孩子奶奶是这样引导的:
孩子:我靠!奶奶:“靠”是什么?孩子:很大的东西!奶奶:那能有多大?有“天”大吗?我觉得说“我的天”更酷!
从那以后,同事再也没听过儿子说“我靠”。
当孩突然开始说脏话时,大部分父母会忍不住生气,甚至会训斥孩子,或用“道德标准”去责怪孩子。
但孩子还没有能力理解“不雅”“不道德”是什么意思,这时,家长如果过度反应,孩子反而会更想说。
相反,淡定一点,让孩子发现这些话没什么厉害,他们会慢慢对脏话、狠话失去兴趣。
2、用更有趣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闺蜜是幼教老师,当女儿总跟她说“屎粑粑、黄黄的”时候,她问女儿:“屎粑粑是黄黄的,你还能想到什么是黄色的?妈妈能想到香蕉,梨,你的艾莎公主的头发,还有……”
“我知道,还有我的‘南瓜车’......”
当孩子说“屁妈妈”时,她就问:“宝宝,你知道屁长什么样子吗?我给你将一个关于屁的故事吧!”
然后打开凯叔讲故事APP,搜到一个故事《呀!屁股》,播放给孩子听。
不知不觉,女儿就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忘了脏话。
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简•尼尔森说:“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用有爱、有趣的方式去回应孩子,孩子就会学到温和、坚定;而用惩罚的方法回应孩子,孩子就只记住了惩罚。
3、为孩子创造好好说话的环境
《儿童行为心理学》一书中说:“孩子说脏话,绝不可能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一般来说,一定会有一个模仿的源头。”
曾有一篇题为《脏话风波》的小学生作文在网上流行,说“脏话”在小学生之间非常普遍。
媒体调查发现,作文中的班级,27个小学生说脏话是受到了外界影响。
所以,要想制止孩子说脏话,大人们就应该从我做起,自觉净化自己的言行;同时,帮孩子过滤掉一些不好的动画片、电视节目等。
当孩子成长的环境文明友爱时,孩子的教养也差不到哪里。
4、倾听孩子的心声
前几天,我在教大儿子写作业时,小女儿非要我抱着她。我让女儿去看书,女儿闹起来:“凭什么你陪哥哥做作业,我就得一个人看书,你不爱我了吗……”
我立马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说:“妈妈当然爱你,也爱哥哥,哥哥明天考试,我陪他写完作业,就去陪你。”
女儿得到了肯定,心满意足地去看书了。
爱孩子,不仅要听到他说了什么,还要听到他没说出口的小情绪。
当孩子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和陪伴的时候。
就像作家毕淑敏在《家问》里说的:家是包裹孩子的蛹壳。
读懂孩子的欲言又止、听懂孩子的言外之意、给孩子温暖和善的家,是每个父母毕生的功课。
愿我们都能听懂孩子的心声,守护他们长成最美的模样。
——End——
作者:马小跳,90后宝妈。专注分享婚姻、育儿知识。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