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八师”

林西县建置历史虽不算悠久,但这片土地却孕育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在这里,移民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根繁叶茂,祖籍山东为主的林西人生产生活稍适安顿便兴学授教,文哺四方,每天清晨飘荡在林西大地上空的不仅有袅袅炊烟,更有稚童的朗朗书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单极师范

民国九年(1920年)六月邑绅钱叙斋(字功九)呈准组织劝学所(教育行政机构),钱叙斋亲任劝学所所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劝学所为解决“教才缺乏”之困举办单级师范传习所,挑选二十余名塾师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为新建的十所小学培养师资。“各塾师自嫌修业期短纷纷请求延长修业以期深造”,学员毕业后成为本县第一批由国家分配的公办教师,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劝学所改称林西县教育局,首任教育局局长为邑绅崔成烈(字丕成),经棚县人。

乡村师范

民国十九年(1930年)县长苏绍泉深感林西文化之闭塞、教育之落后,“原因虽多而以师资缺乏为最大之造因”。原想外聘高级师资但因民生凋敝,财政困难,薪金微薄,无人应聘。遂接受时任教育局局长翁桂林提议,自办乡村师范以解乡村小学师资之匮乏。苏绍泉随即呈请热河省教育厅,然时局纷乱,一拖再拖,直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正式获批建立林西县县立乡村师范学校。

校址在南门外路东演武厅旧址(今格林豪泰快捷酒店处),修业年限两年,招收一个班以四十至六十为足额。入学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三十五以下(与当今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年龄要求不谋而合),高级小学毕业、初级中学毕业或肄业;具有同等学历或现任初级小学教师者均可报名。入学考试科目有党义、国文、算术。所学课程为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卫生、音乐、体操、图书、手工、农业、教育原理、教学法、小学行政、儿童心理、儿童发展之程序、童子军之组织及训练总计17门课程,真可谓既有德智体又兼顾素质教育。

本校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不征收学费,惟(唯)膳食费、操衣、书籍、笔墨等费均归学生自备。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再由县教育局统一“包分配”至各乡区充任小学教师,教师须在本县服务三年方可外调。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林西县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停办。

林西师范(1952——1953)

1951年为解决“北五”旗县(阿、左、右、林、克)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昭乌达盟决定在林西县建立昭乌达盟师范学校,定名为林西师范学校。

1952年春节刚过,昭盟教育处(在林东)扎拉噶呼处长便委派学校教育科科长丁秉铃同志带领张更非、武秀民、吉格木德、乌达巴拉四位老师从林东来到林西创办林西师范学校,丁秉铃任校长。

校址初在林西镇二道街西路南(今县宾馆一带),1952年3月6日,第一批春季始业班的三个汉文班、一个蒙文班全体学生正式入学,时有教职员工10人,学生200人。

为了能够快出教师,昭盟教育处责令林西师范在所招学生中,选拔年龄较大、基础较好的学生编成两个速成班(简师班)。也就是把初师三年的课程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学完。这在当时还是行得通的。

在所招学生中18-19岁以上的不少。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强,甚至有的已经结婚成家,他们也希望能够早一点毕业,参加工作。基于此在三个汉文班里选出了一年制汉文速成班一个、一年半制汉文简师班一个,由张更非、武秀民两位老师担任班主任。老师们认真负责、抓得紧,学生们劲头十足、学得实。1953年7月两个速成班(简师班)的100名学生同时全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即行充实到教学一线,他们不久都成了骨干教师,后来大部分人成了本县各个学校的领导或调到其他部门做了领导工作。

1952年秋又招收了五个秋季始业班,其中包括一个蒙文普师班,共计九个班,学生达到500多名,其中林西籍生源占全体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教职员工也增加到近30人,原有的校舍便远远不够用了。在时任县长顾向良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县城东门里(老东校、今王府家园小区)对过又划给林西师范两个院子,北边直通二道街,后将两个院子打通合并成一个院子。西校址全部改为食堂和宿舍,新校址全部用作教学和办公。

林西师范学校在林西停留了仅仅一年半的时间,1953年7月迁往林东,更名为林东师范学校。除留下林西师范教导主任于渭汉和管理员康廷元筹建林西中学(即林西一中)及少部分物资外,其余人马全部迁往林东,直到1955年师范下马,1956年师范班全部离校。

工农师范

为了给当地培养 “三员”人才,即会计员、保管员、饲养员,1960年3月中共林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林西县北部新林镇人民公社建立工农师范学校一所。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受经济条件制约,采取“先上马、后健全”的方针,先搭起学校架子,然后逐步完善。新林镇中心校校长李绩兼任工农师范学校负责人。学校占用解放前地主民宅律家大院,解放后为村公所的空房7间作为教室和办公室。借新林镇中心小学房舍5间为学生宿舍。新林镇公社拨给学校旱田30亩、园田10亩作为学校粮食基地以补给师生粮蔬不足。

该校先后配备教职工7人,开设语文、数学、农业常识、会计学、体育、音乐等课程。当年4月招收学生50名,中途有部分学生辍学流失。到7月份该校撤销时仅剩35人左右,大部分学生“哪来哪去”返乡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年龄较小的15名学员被输送到林西师范和新林镇中学继续读书。

林西师范(1960——1963)

1960年9月,依然是秉承为小学培养师资的宗旨,昭乌达盟又在林西建立林西师范学校,校长宝音特古斯是一个胖乎乎、矮墩墩、慈眉善目、脸上经常挂满笑容的蒙古族老阿爸。校址在县城西北角(今县市场监管局院内),招收林西籍小学毕业生150多人,组成初师班、幼师班、工农师范班三个简师班。办学实行供给制 ,“三免”即免学费、伙食费、书本费,学生每周还能免费领一张澡票去东街浴池洗澡。但好景不长,由于“三年自然灾害”致使财政负担过重,这三个简师班仅仅办了一年,1961年暑期停办。学生有的分流到林西中学、新林镇中学继续读书;有的回乡代课;有的回乡务农。

1960年9月同时招收的生源还有在林西中学就读,来自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3个旗县初二结业的 “二、五”跃进班和应届初中毕业生共计200余名,编为4个中师班,学制三年。开设语文、数学、政治、理化、教心学、音体美等课程。1961年暑期第一学年结束时根据全学年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以及课堂表现,学习吃力、跟不上者被裁汰50余人,班级数继而合并为3个教学班,学生减少到150余人。后来虽然再没有因学习成绩不佳而被裁汰出局者,但毕业时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不合格者发给肄业证。1963年7月,本届学生毕业时克旗籍学生回克旗,右旗籍学生回右旗,只有林西籍学生因翁牛特旗师资紧缺,25人奔赴翁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是年末,奉昭乌达盟公署指示,撤销林西师范学校。

耕读师范

1964年全县有公社办农业中学6所,计9个班,301名学生;大队办农业中学48所,59个班,1524名学生。学生实行半耕半读,社来社去。办学目的主要是为农村培养中等技术人才,是年全县共配备专职农业中学教师161名。

1964年县教育局成立耕读教育办公室,各公社也配备了专职耕读干部。耕读教育呈遍地开花、蓬勃发展之势,在如此之大环境下耕读师范也就应运而生了。

1965年,本县为解决耕读学校师资之不足,根据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指示精神,建立林西县耕读师范学校,校址在林西镇北街小学西院,李振华校长(后任县教育局局长、县人大副主任)亲自去盟里招生,共招收来自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三个旗县的1个班5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其中林西籍学生居多。学制三年,免收学费、伙食费、书本费,并且每生每月国家发给9元钱的助学金,伙食标准为每人每月35斤成品粮,每星期改善一顿细粮,住的和毛主席在“五四运动”前夕初到北京时和蔡和森、罗章龙等人住得一样,“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开设语数外(俄语)、理化生、教心学、音体美等课程。时有教师5人左右,教师不够时从林西中学“借”老师,白续仁、刘致敬、许文明、杨慧芳、刘万春等老师都曾在耕读师范代过课。林西中学党支部书记杨廷栋同志曾给全校师生作过政治报告,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

受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学生们闻风而起到处贴大字报、搞串联、闹革命,停止上课,学校成立了以毛永山为主任的革命委员会,工宣队、军宣队相继进入。1968年12月,本届学生毕业,家庭成分不好和中途辍学的学生推迟半年最终也都分配了工作。林西县耕读师范学校也随即停办。

林西师范(1970——1980)

1970年,本县又重新在林西镇北街小学院内建立林西师范学校,宋昶英同志担任学校首任党支部书记、校长。此次办学没有面向社会招生,只是负责全县教师的短期轮训工作,有教职工5人。1971年,该校迁往新林镇公社,后在原冬不冷中学短暂驻留,后又迁至县城东门里,1980年林西师范学校更名为林西县教师进修校。

赤峰师范林西分校

十年“文革”结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提高教师待遇及解决各乡镇中小学师资水平不高等问题,1980年9月1日赤峰师范林西分校成立。校长孙卫东,校址初在原冬不冷中学,后迁到林西县教师进修校。招收户籍在本县、教龄5年以上、年龄35周岁以下的民办代课教师50人编为一个班,经中考统一录取,学制二年。从入学之日起学生改吃商品粮,每生每月国家发给助学金19.5元,按当时的消费标准学生吃,住、用、行全不用自行再花钱,并且免收学费。建校舍23间,教职工12人,开设语文、数学、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共计11门中等师范课程。1982年7月 ,50名毕业生大部分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继续为本县的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知识和汗水,该校也随之解散不再招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22-1982,六十年一甲子,先辈们开辟鸿蒙,兴文重教之旅走过了林西建县之初、混沌初开的民国早期和烽烟四起的伪满时期;经历了建国后百废待兴之时;挺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时期,继而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真可谓筚路蓝缕,敢为人先,一脉相承,福泽后世。

林西,先后荣获“全国扫除文盲先进县”(1958年)、“全国文化先进县”(1994年)、“全国文化模范县”(1995年),2005年被教育部授予“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等,不胜枚举。

1928年河北籍移民后代甄英文被清华大学矿物系录取,成为国立清华大学第一届学生,也是林西建县以来的第一位清华大学生。1981年唐广良考入北京大学,1982年张占祥考入清华大学,从此正式开启了林西学生升入北大、清华的历史。2017年高考,王泽正更是蟾宫折桂,一举摘得内蒙古自治区理科状元的桂冠。

以文化人,育人兴教,是林西这片热土的基因和血脉,也是林西人的根与魂。

作者简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许春雨,林西县人,1999年连续三年高考落榜,回乡务农,后赴北京打工。2001年3月返校续读,2004年赤峰学院外语系毕业后应聘到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8年4月调回原籍任教于林西二中,2019年8月至今工作于林西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自1993年起拙作散见于《作文报》《林西报》《赤峰日报》《通辽日报》《红山晚报》等。不惑已过,重拾笔墨,书写家乡历史,欢迎提供线索,与您共勉。

参考资料:《林西县志》《林西文史选》

本文为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