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思享号特约撰稿 | 通天河
一流大学建设,谁从中获益?
有新闻报道,“9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在主楼接待厅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
以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为组长的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实施过程与建设方案高度符合。清华大学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则表示,全面实现了“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清华大学召开“双一流”专家评议会(图/微博截图)
这些新闻一出,引起社会剧烈反响。
除了官微评论区一片叫好声之外,更加开放的新媒体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心平气和点的评价认为,就算给这些高校一百年时间,也追不上哈佛大学。
激进点的评价则认为,“国人需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做事情,切忌好高骛远,切忌夜郎自大。”
调侃意味的说法是,中国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这件事为什么我不知道?
▲评论区内网友对此充满质疑(图/微博截图)
看来,大家对于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件事意见不大,分歧不多;问题在于,世界一流大学果然建成了,民众却又不满意了。
何以如此?
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标准、如何评价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一条:民众有没有从中获益?
让我们从评价标准说起。
据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采用了目前最权威的、高水平的数据来源工具——ESI,并且以新颖的评价理念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目前排行榜最多的、最详尽的世界大学评价报告,不仅针对国家、高校,而且还评价了学科和指标排名。”
看起来非常权威,也非常国际。甚至出现了普通老百姓也看不懂的ESI字样。但这个东西如果不检索度娘,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就埋下了大家不买账的伏笔。
网友不买账的三个原因
具体而言,网友之所以不买账,也与评价的方式、机制有关。
第一是评价过程有问题。就像很多评论指出的,是否第一流,不能自己说了算。
但是我们看新闻,就会发现原来是高校自己组织了一帮专家,来判断该高校是否世界一流了。虽然教育部也说明,自我评价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规定动作。
这个我们也能理解。就像小孩子期末考试之后,总要自我估量一下,大概能够获得多少分,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如果是毕业班的学生,还要通过这种自我估量填报志愿,事关自己未来的人生。
可是,显然我们不能接受一个学生自我评价很高,但实际上并不能考进清华北大。我们会认为那是盲目,甚至认为那是愚蠢。可是,这事落在高校自我评价是否已经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上,却欢欣鼓舞呢?
广大民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自觉自己的智商还不允许被如此侮辱。
简而言之,是否世界一流,不能自己说了算。
甚至就算我们的教育部出面背书,那些高校是否一流了,也存疑。
▲图/图虫创意
第二是,一流大学高高在上,似乎难以普惠广大民众。
一流高校对于民众的意义,似乎主要是集体荣誉感。对于有幸考进一流高校的学生而言,根据目前的政策,还能获得落户大城市的机会。比如,上海近期便发布政策,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四大高校的毕业生只要符合标准,就能落户上海。政策福利令人羡慕。
但除此之外,高校论文发了多少篇,专著写了多少本,对于一般人而言,有何意义呢?
我这么说或许过于极端。但不极端难以凸显目前高校评价体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校,评价的一大指标是论文,而不是专著。而这些论文,往往以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为荣为高。不过我们稍微想想就可以知道,对于一般人而言,能够接触到专著的机会多还是论文的机会多?能够接触到中文论文的机会多还是外文论文的机会多?
答案显而易见。要看书去书店就可以实现,要看论文,则没那么方便。数据库的购买,花费常常以几百万计。不是所有的民众都有机会方便的检索论文的。
在这意义上,世界一流高校发的论文世界第一,那又如何呢?
第三,评价过程暴露了矛盾。叫人对某些大学究竟是否进入了一流表示怀疑。
有媒体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建设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个节点是到2020年,第二个节点是到2030年,第三个节点是到本世纪中叶,依据这三个大的节点,设计了梯次性的建设目标。同时以五年一轮在推进,现在进行的是首轮,也就是第一轮刚刚接近尾声。”
这就说明,现在有的专家认为有的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世界性一流大学,显然为时过早。
按照这个三步走的方案,目前不仅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大学数量还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已经进入建设行列的大学,基本上还是处于刚刚踏上征程的阶段 ,所谓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反过来讲,如果已经建设成为了世界性一流大学,那从目前到2050年所剩下的三十年,这些大学该怎么办?
以世界标准要求建设高校,很可能是错误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充分的解决一个问题:那么,你认为世界一流高校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就算回答了,也人微言轻,如风吹过。不过还是不妨说说。
▲清华大学(图/图虫创意)
有人认为,世界一流高校应该包括这些因素:
比如,发表的论文占据了世界性期刊的大量篇幅,而且获得了大量的引用。就是说,被外国人承认的程度极大。
比如,获得了诺奖的科学家很多。有的专家还把这个数量明确化:至少是10个。
比如,培养出了大批造福国计民生的毕业生。个人认为,如果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给外国高校输血,而这些毕业生又很大程度上不愿回国的,这样的高校,无论如何不能被称为世界性一流高校。除非你是从讽刺的角度来理解这个词。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其需要世界性一流高校,不如说,我们更需要民族性一流高校。
说到这里,可以提出我的一个更加容易引起争议的观点:以世界的标准要求建设我们的高校,这种要求本身很可能是错误的。
注意,我不是主张闭关锁国。我主张的是,在评价高校的指标中,列于首位的,甚至是原则性地位的,不应该是论文、人才培养的质地等等,而应该是,解决国计民生重要问题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程度。
所谓重要问题,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从目前看的紧迫程度,或者从长远看的基础程度。
但无论是哪一个层面,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于国计民生。
这就要求摆脱虚幻的国际标准。与其心怀天下的写一篇论文讨论美国“黑命贵”问题,不如解决小区出入门禁能否刷脸的问题。因为后者才是真正关系着你我他。
沉迷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难道果然如某些偏激的网友所指出的,只是花掉纳税人血汗钱的一个花里胡哨的故事?如此一流,可以洗洗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