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是一门艺术,而要上好一堂课则是一种能力。到底怎样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呢?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角度不同,评价也会不同。所以,怎样的课算好课,这个标准是很难做到统一的。
但是,一堂课要上得好,教师的全情投入是必须考虑的一个要素。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把全副的精神都用在课堂之上,思绪、情感和动作都随着课堂的发展而飞扬,那么就是最枯燥的文字,在课堂之上都会展现出异样的光彩来。
那么,老师怎样上课才是最投入呢?这还真的不好判断,但是近日有一位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明明白白地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最投入。要说他是第二,恐怕就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王教授在线上课2个小时,他都没有发现麦克风全程没有开。直到快结束的时候,他想和学生互动,他才发现没有一个人回答。这时,学生的提醒,他才发现问题,那真的是一脸的尴尬。
2个小时,一个人唱独角戏,这课上得怎么样呢?自然是上了一个寂寞。他也还不算是寂寞的,毕竟还有20多位学生在看着。但是这看着,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看耍猴呢?
一堂课上下来,你就是在对墙壁说话啊,你是不是有一种撞墙的感觉呢?因此,要说上课最投入的教师,当是我们的王教授莫属了。
出现这样的课堂事故,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教师上课的枯燥乏味。一个2小时的课,都不和学生互动,就是一个人坐在那里自说自话。这样的狂轰滥炸,能够有着怎样的教学质量,又有几个人能坚持到最后呢?当然,我们王教授还不错,毕竟还有20多个学生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其实,按照金字塔理论,一堂课只是老师单纯地讲,学习的内容学生能够掌握5%都算是高的了。尽管如此,但是还有许多教师像我们的王教授一样乐此不疲。许多教师经常抱怨“讲了许多遍,怎么还不会!”而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的讲和学生的接受之间的关系,以致做了许多的无用功。
一堂课怎样才能算好呢?第一,就是要符合教学目标。这其实就像射箭一样,你得做到有的放矢。课程的安排,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一篇课文如果安排在一年级,你就只要关注它的字与词;而如果在三年级,你就必须要加上流利地诵读,概括课文并能简要复述;而如果到了六年级,则还要加上赏析文章,列提纲和仿写等。
第二,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成长。以学生为主体,你就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思想,让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尽管教学中有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但是我们必须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只有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死”的课堂从来都是为人所厌烦的(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活”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得全情投入,兴趣盎然(主动地探究发现)。
第三,教授的内容应该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一堂好课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传授知识,而应该发挥创造性。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那么我们就只是一个传声筒。做传声筒谁不会呢?
而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谁都能够替代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拓展和延伸,挖掘出教材背后隐藏的信息和能够延宕的材料及其思考。
课堂不是教师的课堂,而是学生的课堂。你教师再讲得投入,再讲得专注,也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我们的王教授即便是最投入的老师,也并不值得肯定,因为他的眼里完全没有学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