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
邹晓辉Geneculture
2021-02-17
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源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他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对人生和人的发展的忧思与梦想。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对现代儿童生命本质和成长规律的科学理解与实践体悟。它旨在使儿童养成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种种品德和习惯,成为自主的现代人和现代公民;他希望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从而,成为具有独立自主品格和能力,服务为人民,于国多贡献的建设人才;引导每个学习者“达到不需要教”,终身自学、创新实践,成为“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昂首前进”的时代新人。其第一要义旨在培养自主的现代人。它欲运我灵思与世界学术接触,贵在顺进化之理。
批判古典主义、利禄主义的旧式教育,批判把学生看成空瓶子的弊端,批判应试教育。
它以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为重要依托,将文学革命与教育改革、新文学创作与新教育探索、现代语文建设与现代教育发展相结合。将语文作为每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能力的大众教育和终身学习实践,构建旨在教是为了不教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及其自学体系,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智慧和实践方略。
推动素质教育思想创新
它在对待传统问题上不是简单片面袭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批判否定态度,而是既坚决批判一切束缚和扼杀人的陈旧观念、制度、模式,坚持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大胆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注重继承吸收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文化、智慧,将之创造性转化、融合于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体系。特别是对于“明德至善”“不言之教”等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他在教育改革探索中进行了更加自觉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将其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文化基因,与其他因素、条件相结合,共同成就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现代教育思想。
它萌发于五四时期而后其形成发展,历经时代变迁。直至20世纪8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人的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仍须继续努力完成;所揭示的中国教育的基本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解决。此时中国教育正面临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环境新要求。它对于素质教育思想创新和实施仍有启发借鉴意义。正如温家宝曾指出的,素质教育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