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份,4位戍边官兵在与越境外军的殊死斗争中壮烈牺牲,英雄走好。
针对此类事件。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规定明确: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不得超过20分。
此公告一出,顿时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中,不乏有很多网友表示,这是一件极为不公平的事情,不利于高考的公正性。
近些年来,尤其是自19年开始,我国每年的高考人数屡创新高,20年的高考人数更是达到了夸张的1071万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高考群体,一分几乎已经到了足矣拉开成千上万名莘莘学子的地步。
在如此背景下,我们再去探究烈士加分至多20分的公平性。
对于公平而言,或许不够,但对于弘扬整个国家的爱国情怀以及爱国精神而言,无疑是正确的。
爱国,不是单单靠着嘴皮子说出来的,得有实际的行动才可以。
以阵亡的那四位边疆官员来说,除却年纪最大的团长而言。
剩余的几位都没有结婚,以青葱之年却做了我们不敢做的伟业。
牺牲边防英雄肖思远父亲追忆儿子:原计划今年春节结婚,婚房都装修好了,人却没了。
肖思远曾经身穿的最敬爱的军装。
漯河小伙王焯冉,入伍偷偷报名,走之前才告诉家人,为了不让他的奶奶知道,全村人隐瞒其阵亡的消息足足八个月,至今王焯冉的奶奶还在村口等待着自己孙子回来。
王焯冉弥留之际曾经留下家信: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在生死一线之时,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后世,更没有想过子女可以加分的事情,毕竟,他们有的都还没有子女,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他们如果还是独生子的话,那整个家庭的薪火相传可能也就灭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心中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我们是军人。
身为军人,他们想的是保家卫国。
身为军人,他们想的是国之疆土,寸土不让。
身为军人,他们想的是对党还有国家忠诚。
身为军人,他们可歌可泣!!!
于为难之中,挺身而出,这,就是军人,人民的子弟兵。
我们无法去说高考子女加分是否公平,但我们可以去说这是正确了,这是正义的,这是历史的选择,因为。
那些逝去的人,付出的不仅仅只有汗水,还有自己的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