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食安全”“高铁建设”,到“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上周,北京市中考新政下的首场考试落地。不少师生反映,试题贴近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彰显北京特色。2020年是《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受疫情影响,原本应在初二年级实施的地理、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临时改在初三年级进行,全市9.3万初三学生参与。
考场内外
试题特色鲜明 师生从容应对
9月23日一大早,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副校长王叶就带着学校全体初三学生和7位送考教师直奔海淀区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参加地理、生物两门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
“不用紧张,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加油,相信自己”……考场外,老师们用亲切的话语鼓励着孩子们。而学生们则安静有序地备考,或看书复习,或低声交流。
据悉,学校于21日举行了初三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动员会,从考试的基本情况、考试规则、违规处理办法以及答题注意事项这四个方面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最重要的是嘱咐学生调整好心态,用信心、细心、耐心和平常心面对考试。”王叶说。
在通州区潞河中学,400多名初三学子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考完出来,孩子们还是挺兴奋的,可能感觉题目比预期的难度要低一些。”潞河中学地理老师刘晓蕾告诉记者,今年是新中考“两考合一考”的第一年,在前期的复习中,学校师生都按照原初三中考的标准严格备考,复习得比较充分。“看到考题后,孩子们感觉更踏实了。”刘晓蕾说。
“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社会热点都成为试题情境,说明考试更加关注世界、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生活和文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副校长许向辉认为,考试命题坚持宽广融通、走大道求大气的北京风格,突出了学科特色。
她分析说,试题聚焦学科素养,在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科学阅读与科学表达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意识和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今后,中考命题趋势会更加关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积累,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体现开放的课程理念。”
命题导向
落实核心素养 服务“立德树人”
从“粮食安全”到“高铁建设”,再到“特高压输电”,这次考试的许多题目都是选取时下热点作为切入角度,深刻体现出立足当下、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思想,也给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传递出备考信号:一定要关注热点事件。
“情境的背后是情感。”房山区良乡三中教师刘丹认为,透过新中考试题可以深切感受到考试评价发生的重大变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到现在的能力与价值观并重,地理学科育人目标逐渐升级。“初中阶段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服务‘立德树人’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试题中更多体现的就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这也是素质教育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刘丹说。
良乡二中赵欣鑫老师也认为,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及热点区域命题成为中考的主旋律。“这次试题素材很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突出人文精神。”赵欣鑫表示,“试题顺应课程改革方向,关注课程的系统性、情境性和适切性。试题方向正是课堂教学的导向,今后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创新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生物教研员晋有奇认为,试卷鼓励教师充分运用富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具有家国情怀的生物学材料进行教育教学,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体验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中考生物试题着眼于将考生当前的学习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相联系,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将育人观和价值观导向放在第一位,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密云区教师进修学校生物研修员刘书军认为,老师要引导考生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体悟生物生存智慧。
他举例说,第32题以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为情境,使考生认识到各种生物都在运用自己的生存智慧,适应复杂的环境,延续着生命的乐章;第27题以北京城市绿化常见植物——垂柳和旱柳为研究背景,引导考生认识北京乡土植物,关注北京发展,进一步理解“生态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意义;第22题、24题、25题也从实际生活出发,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关注健康生活,渗透社会责任。
“试题重视创设真实情境,选材多样,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促进学以致用,将学习过程与课堂教学考出来。”刘书军认为,这些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教学建议
突出“宽”字 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
据悉,自2021年起,本市实行中招新政: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考试范围。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教、随考、随清”,也就是说,学生从初二年级就陆续迎来中考计分科目的考试。为此,不少学校从课程构建和教学安排上作出相应调整,全力迎接中考新政平稳落地。
“新中考的关键变化之一,是从追求区分度的选拔性考试转变为追求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展示性考试,难度系数降低。”许向辉认为,今后的教学要突出“宽”字,由“考宽”倒逼“教宽”“学宽”,构建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据许向辉介绍,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已围绕“宽”这个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本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终身发展”三项育人原则,构建了“成达+课程体系”,横向上实现了学科间内容的整合,纵向上关注了各学段间知识脉络的联系,与新中考改革“宽”、注重知行合一的特点相契合。
北京171中学教育集团重新安排了初中三年课程实施,树立生物、地理学科“中考的初二意识”,在初二学年开展“双百行动”,实行“千题计划”,力争帮助一大批学生取得生物、地理双满分。在教研方式上,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加强学科跨年级的教研,尤其是地理、生物学科,把初三的经验优化、推广,并把资源下沉到初二,确保教学质量、考试质量稳步提升。
“要将生命观念的教学落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生物教研员荀光军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次考试中的“形成健康生活习惯,作出正确选择”“维持碳氧平衡,提倡低碳生活”等内容都关注了对学生社会责任的渗透与教育。
他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真实情境设置、相关问题设计,强化对重要概念内涵及概念间内在联系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来解释生命现象的学科素养,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专家观点
依据课标 学什么考什么
马九林(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考不再颁布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以《课程标准》作为考试命题依据。这一措施扭转了应试教育 “考什么学什么”的弊病,树立了“学什么考什么”的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也兼顾了北京地区现行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避免学生在初中阶段产生偏科现象,使学生系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构建知识概念图,构建初中生物知识框架。
同时,试卷考察知识记忆的题目越来越少,考察知识运用、学科方法、实验技能、阅读理解的题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总复习阶段,要以核心概念教学为主,突出主干知识的掌握,加强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运用,强化学生练习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试卷的结构稳定是北京市中考命题的一贯理念,也保证了新中考的稳定性。今年试卷的难度比往年的低一些,这不代表今后的命题倾向,主要是出于疫情的特殊背景和新中考改革的平稳过渡。
总的说来,描述今年新中考生物试卷的关键词是“立德树人、主干知识、联系实际、学科素养”。指导初中生学好生物学的关键词是“关注国家时事、构建核心概念、分析新情景问题、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突出主干知识和学习方法
李春旺(北京市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这次考试命题紧扣地理课程标准,在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农业、工业、环境等主干知识方面有突出的体现,在北京、中国分区、中国地理概况以及世界分区等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内容方面占有很大比重,并突出体现在学习相关内容的方法上。
因此,要注重地理学习方法的教学,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在学习区域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学习区域方法的迁移运用。此外,试卷还突出体现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人地协调观的落实,并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按“以基本事实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的思路开展教学活动。
文字:韩莉 苏珊 娄雪 雷灵 常悦
图片:现代教育报
编辑:现教姐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