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想制造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请阅读此篇

作者:无限延伸的三角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1.

“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是这辈子完了 ”

前几天,我和同事蓝一起吃饭。

席间,我不经意提了句周末和朋友去滑雪。她长叹一口气,羡慕地说,“你看看你,多自由潇洒,没结婚没孩子活得像个仙女。哪像我,一个小魔王,就让你头疼得要命……”

蓝有一个女儿,7岁了,刚好上小学。“你家小公主这么优秀,钢琴八级,哪用得着你头疼?”我安慰她。

“钢琴一样哪里够。我让她再学点其它的,她懒得要死,把我给气的……要知道我表姐家的孩子,可是学六样呢,画画、英语、跆拳道、小提琴……”

听得我连连咋舌,“这可是要培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蓝拍拍我,语重心长,“你没有孩子不知道,这是我们当家长的修行,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

的确,父母花钱花精力培养孩子,那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着实不容易。

但是仔细品品,却觉得有些奇怪。

蓝的女儿活泼可爱,弹得一手好钢琴,但她仍感到头痛,觉得女儿懒惰,只因为“拥有一项技能”是远远落后于“会六样技能的别人家小孩”。

但像蓝这样对孩子的父母,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像你这么懒,怎么考得上重点高中?你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算完了!”

“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全是肥肉肥肉,我怎么就生出你这样的?”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说出去让人笑话。房间都不会整理,以后哪个婆家敢要你……”

父母们对孩子保持着高度的期望,但是这样的高期望却常常和指责、不满、威胁相连的“打压式”教育连在一起。是孩子真的“不够好”?

也许,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2.

为什么进行打压式的教育?

孩子需要教育吗?

答案,是需要。作为未成年人,父母、师长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的行为和品格进行引导。

但是,“打压式”的教育,却像是裹着石头渣子的蛋糕,让人不太容易下咽。

仔细分析,这些语言通常有两个特点:

一是这份评价在现实检验中不一定站得住脚。

比如很多人没考上重点大学,也不一定过得非常糟糕。

二此类语言几乎是对孩子整体的打击,并非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行为,所以对自尊和自信的杀伤性比较大。

而一个中肯的建议通常是贴近现实,并且有具体的行为指向和原因解释的。但“打压式”的教育,就比较简单粗暴。

我们常常听父母说,“骂你,是为了你好”。可是真的如此吗?

我身边有不少常年接受父母打压的朋友,曾经直言不讳地说:

“这些打压式教育的确使我对自我的认知产生了偏差和怀疑,我很容易发脾气,敏感多疑,从来不相信任何人……”

“从小到大,我妈一直觉得我很难看。所以一直很自卑,也不打扮,觉得打扮了也没用。我喜欢一个男生六年都不敢告白。他后来和我闺蜜结婚了。”

由此可见,我们通常认为的“骄傲使人退步,谦虚使人进步” ,也许往深处想并不绝对是这样的。

因为如果父母给予孩子好的回应,让他那些所有的优点被固化,让他为自己骄傲,有足够的自尊。但是不断地说他有什么缺点来固化他的那些缺点的话,那么也更容易把孩子弄得有问题。

一个健康长大的孩子,会拥有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远走高飞,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去过他们自己的日子。

但是,人格或能力上带有问题的小孩,就像是被折断了翅膀,因为无法远走高飞,就只能和父母相依为命或相濡以沫,保持在一个“很近”的距离里。

3.

一些隐晦的打压操作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你怎么那么胖”,“那么懒”的打压式教育,是一种明刀明枪的攻击。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更为隐晦的一些操作。

闺蜜小七前段时间,又丢了一个手机。这已经是半年里发生的第三起。除了第一次,有位好心人捡到了还给她,后面两次,手机丢了就一去不复返了。

有一次和她一起喝咖啡,说起手机这事,她跟我吐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没有怀孕,怎么就傻三年了?”

我被她给逗乐,开她玩笑,“你速度这么快,谈个半年恋爱,孩子都有了?”

“还别说,我一谈恋爱,脑子就不好使。这几次丢手机都是和墨鱼(她男友)在一起。每次跟他在一起,我就特别丢三落四……”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我继续问她,“除了和墨鱼在一起,你还感觉和谁在一起比较容易丢三落四?”

“我妈……从小到大,我妈常常说我丢三落四。以前读高中时,我每次出门她都要提醒我一遍,不要忘了带钥匙。真的是每天一遍,说得我都烦了。跟她说了很多遍不要再说了,可是她都不听。也很奇怪,她越是让我不要忘记带钥匙,我就越是会忘了带,所以她也就有理由每天提醒我……”

这就是典型的母亲和孩子的配合和互动。

在意识层面,母亲是在提醒孩子不要忘记带东西。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两个奇怪的点。

一是当小七多次向母亲提出不用再提醒时,母亲却没有答应。

二是母亲越是提醒,小七就越会忘。

为什么?

阿德勒说,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比如,“因为路上堵车,你迟到了”。但是从阿德勒的目的论出发,可能可以这样理解:你之所以迟到,是因为你权衡了奖励和惩罚,知道迟到带来的惩罚将远远小于它带来的好处。

如果迟到一次会扣掉所有的年终奖,你可能就不会迟到了。

那从目的论出发,母亲孜孜不倦地提醒孩子不要丢三落四,是因为这里面有一定的好处。

目的,就是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维持住“丢三落四”这个行为。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能力去记住该记住的事情,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现实功能。除非,这个功能被人为破坏掉。

比如,当你不断地被提醒不要忘记带钥匙。

首先,母亲有一个前提暗示,那就是孩子会遗忘。搁在其他层面,孩子还没有开始做一件事,就已经被父母预设为“失败”。这是非常隐晦的打压。

其次,当孩子拒绝这样的暗示,并企图把“记住带钥匙”这个自我功能收回到自己身上时,遭到了母亲的拒绝。于是,孩子的潜意识知道,“原来母亲是需要自己维持‘忘记带钥匙’这个行为的”。

这就是投射性认同,妥妥的一笔糊涂账。

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潜意识,给自己的“自我功能”开一个口子,留给母亲去提醒,好行使她作为父母的权力,以保持两个人是处于“相互需要与被需要”的相濡以沫里。

而这份在和母亲的亲密关系中固化下来的模式,在小七开始谈恋爱时,也被转移到了她和男友之间,成了“丢手机”的行为。

当然,在小七这里,使用的是“丢三落四”。有些人开的自我功能口子,是“成绩不行”, “不会英文”等。本质上,他们都是在用这些对父母打压的“认同”,来保持对内心客体的忠诚。

4.

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为了分离。

虽说,我们都知道要清清爽爽地分离,放孩子远走高飞。但是真正地做到这一切,却并不容易。

就像蓝说起女儿时,“这么个小东西,当年痛了一天一夜才把她生出来。可是,转眼间,她就7岁了,再过几年,她就读大学,谈恋爱,结婚生子去了……说心里话,真是舍不得。”

有些父母人格足够结实,能够意识到这份分离的自然属性,并不会去付诸行动收紧对孩子的控制。但是有些父母却没有办法面对分离,他们的人格也扛不住孩子远走高飞带给自己的创痛感。

因为他们可能将孩子作为“功能”使用。孩子是替他们完成自己心愿的工具,是夫妻关系不好的避难所,是可以牢牢抓住一起共生的工具,和孩子融为一体,就不用去面对自己真实的可能“千疮百孔”的人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远走高飞”,对于他们来说是致命一击。

为了避免这样恐惧的结果,他们用了一个美其名曰的借口,“我是为了你好”,去打压式地教育孩子,影响孩子的自尊和骄傲,或者用更隐晦的方式操作,来破坏他们的自我功能,让他们在能力上表现出“不行”。

这都是因为,不想放你走,所以要折断你的翅膀,将你永远留在我的身边。

如此的虐恋,却并不情深。

因为我们都知道,“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简介:无限延伸的三角,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研究生,痴迷心理学16年,曾奇峰心理工作室主笔。

妈心理开通了默薇老师的视频号

赶紧关注起来啊!

标签: 孩子 父母 小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