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arollero
昨天,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个人公众号发文表示,首都医科大学已经在去年率先建立「临床教授体系」。
该系列人员不需要发论文,「只要是好的医生、加上为大学做教学工作,就可以符合基本资格。」
图源:饶毅个人公众号截图
消息一出,马上引起医生群体的热烈讨论。
但是,这个新体系似乎太「新」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招生办和宣传科目前都无法给到详细解答。首医附院的医生对丁香园表示:「医院没太宣传,其实我们也不太了解细节。」
不发论文就能当教授,这究竟是个什么体系?
其实,「临床教授体系」这个概念,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
去年 12 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召开首批临床医学教职任职工作会议,提出建立教职人员分系列管理、分类评价聘任的制度,同时宣布招聘 33 名来自一线的知名临床专家,成为国内首批临床医学教授。
尽管我们并没有从协和的医学院网站上看到相关聘任细则,但从官方提供的信息来看,这个新的聘任体系目的是「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配合医学教育临、教结合的特殊性。
图源:协和医学院官网
不难看出,这和饶毅提出的「临床教授体系」并不是一回事儿。
如果我们仔细看饶毅的文章,首医建立该体系,是为了纠正医生晋升的「体制机制问题」。
这个亟待纠正「这一体制机制」是什么?总结一下就是,医生想当教授,教授要求科研,所以科研圈一片混乱。
在现有的医生职称晋升通道里,各地区、医院要求大同小异。其中,每次晋升要求里,绕不开的几个点就是考试、论文、课题。一个优秀的高年资医生,基本都需要工作、科研、课题三条腿走路。
饶毅认为,在中国目前的评价体系中,这样与科研高度相关的晋升链条,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学术造假等科研乱象。
所以,现在提出的「临床教授体系」,更像是为首医系统的医生开通了一个新的晋升副本,即「医生+医学授课/临床教学教授」的新模式。在这个副本里,科研的占比重将会下降,而临床工作的优劣也将有新的评判标准。
医教晋升的新通道,真的靠谱吗?
昨天,新概念提出后,网络上叫好一片。有人高呼「科研至上的风气早就该改改了」,还表示「大家都愿意去这样的医院」。
但改革往往伴随着阵痛。这次,真的可以像大家期待的那样「科研归科研、临床归临床」吗?
一位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博士研究生告诉丁香园,尽管这个新的晋升体系已经不止一次被提出,但在实际评审中,它尚且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今年的教授/博导申评时,虽说的确主任医师工作几年之后可以评教授/博导,但在研国家级基金和代表作依旧有很大的顺位优先性,几个候选人基本也都是专业顶刊互搏。」
而这种情况,在副教授/硕导的评级上就更为复杂,对于想晋升的医生来说,「即使已经评上副主任医师,也需要国家级基金才能申副教授/硕导,但因为不是硕导就招不到学生,进而难以申到国家级课题,于是容易陷入尴尬的死循环。」
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现在看来,这阵改革的风还没有吹到晋升一线。
图源:丁香园微博评论区截图
另一个问题是,当改革的风真的吹进一线,我们可以用什么标准去评判一个医生是不是真的「好」。
在以往的评价体系里,不管是职称考试,还是核心期刊论文、科研课题级别、专著等,其实都是十分量化、客观的细节指标。
但是在「临床教授体系」的晋升通道里,似乎还只是「纸上谈兵」。
毕竟如果以教学年限、带教工作量来看,很难量化到细节,对专业的区分度也会比较低;而如果以同行评议、患者评价或者学生满意度来看,则容易产生偏倚,对公平公正的把握会更加困难。
临床能力和教学能力怎么看优劣?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
这时候,我们可以来看看早就实行临床教授(Clinical professor)制度的美国。
在美国,临床教授,是一种针对专业成员学术任命,从事对学生(例如医学生)的实践(临床)指导,与饶毅提到的「临床教授」大致是一个意思。
美国对于「实践/临床教授」的定义(图源:Wikipedia)
在医学领域,针对这个通道的晋升同样没有标准化的划分,会根据学术机构的不同,给全日制从事教学工作的医务人员分配教学等级。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教学等级却并不等同于医生职称。
这与美国的医生就业现状有关。一名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医生苏言浩告诉丁香园,「在美国,科研和临床不是两条腿走路,这压根就是两条路。进入临床以后,只有教学医院才有科研相关的硬指标,有所谓职称和晋升,一般医院压根不管医生的科研。科研更多是感兴趣就做,不感兴趣就不做。」
说通俗点,不管晋升和什么挂钩,都只是其次,因为「看病」才是更赚钱的事情。除非有教学热情或追求成就感,对大部分美国医生来说,教学和科研更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到这里,尽管两个「临床教授」的概念类似,但设立初衷不同,显然也没了借鉴意义。毕竟以中国的情况来看,医生收入和职称挂钩的现状并不会在朝夕内改变。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提出新的制度,来为医生提供选择的后备。
改革之路漫漫,但有变化总是好的
回到讨论的开始,饶毅提出的医、教晋升体系,更像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新产品:没有参照、没有对标,甚至没有针对自身的检验标准。
但即便是这样,改革之所以为改革,并不总依托于已有经验,而更多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用摸索的心态去针对性解决。
毕竟,这次改革不是在盲目否定科研本身,也不是支持取消科研评价,而只是在反思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能的新思路。
就像昨天,在一片叫好和质疑声中,有读者在丁香园的微博评论:「职称应该跟研究生一样,分专业型和学术型的,可以自己选择,评价标准不同,就好了嘛。」
临床和科研真的会分开吗?分开就真的会好吗?都未可知。但在这件事上,只要改革初衷与出发点是利于未来发展的,途中遇到的困难和质疑,最后都会成为推动改革的方向标和加速的助燃剂。(内容审核:gyouza)
题图来源:CCTV《开讲啦》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