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上升一个社会阶层,是中国式父母最深的执念。
但是大家都知道,要上升一个阶层可不容易,家长要拼命,孩子也得吃苦。而且,这些都做到了也不一定能实现,光是保持阶层不跌落就不错了。
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为了让家长别那么拼命,为了让孩子少吃点苦,他们代表人民提出了几条针对性的提案。
提案一:
中国已经这么强大,英语可以少学一点
现在的家长普遍都很重视让孩子从小学英语,读绘本、上补习班,条件好的还请外教,上国际学校……
这么拼命学英语,原因都是明摆着的。
文化领域,学好英语有助于接触世界各国的多元灿烂文化。中国的文化自信咱们当然有,但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总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不是?
科技领域,英语是全球学术界通用的语言,不止英国美国用,法国、日本、意大利的科学家也得用英语发表学术成果。要做科学家,不懂英语总归是行不通的。
经济领域,即便国家强调要内循环为主,但是经济的外循环也没人敢说丢掉啊。想和全世界做生意,赚老外的钱,你当然可以等着人家来学中文,但是其他英文好的人把客户抢走了你也不能告他吧?
大家都明白,英语重要不止是因为高考科目,关键是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是孩子将来融入世界的通行证。
但是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并不这么看。他认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中国青年报报道截图
许进委员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中小学不要再把英语作为主科来学习考试。
许进委员认为,现在的翻译机在日常生活领域已经能提供不低于大学英语6级水平的口语翻译服务,学那么多英语没必要了。应该把英语从高考取消,并且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外语考试。
全国政协委员许进
我猜许进委员大概是认为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去国外旅游时点菜用。嗯,说到这里,我很想知道许进委员家的孩子用的是哪款翻译机。
提案二:
传统观念不能丢,女孩就该有个女孩样
思想现代一些的年轻家长们都明白,不管你家是男娃还是女娃,作为人的优秀品质是不分性别的,比如勇敢、正直、善良、对美的追求。
正常的家长不会因为养的是女孩就教她不要勇敢,也不会因为养的是男孩就教他不要善良。
女孩踢起足球也很飒,男孩学个舞蹈也不能说“娘”,重要的是孩子健康成长,有所专长,而不是去满足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但是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并不这么看。他认为
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作为苏州大学的校长,相信熊思东代表肯定对教育事业很有心得,咱们外行不敢妄议。但有些问题还是忍不住好奇想问:
男孩到底要怎样才像男孩?
女孩到底要怎样才像女孩?
小名叫思思的男孩该不该被嘲笑?
我记得去年就有政协委员提类似防止男生娘化的提案,教育部后来答复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全国人大代表熊思东
你们这么锲而不舍,到底是想要一个怎样的中国?
提案三:
农村尖子生不许到城里上高中
农村孩子想要通过读书出人头地,但是县城的学校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条件有限,跟着爸妈去大城市又没有学籍,那怎么办呢?
于是就有很多农村的家长在外辛苦打拼,赚钱供孩子去本地的地级市读个好高中,指望孩子的天分和努力不被埋没,将来考个好大学。
但是全国政协委员孙惠玲不这么看。她认为
要提高县级高中的学生考好大学的比例,就应该禁止城市里的超级中学到县城跨区招生,也就是禁止农村的尖子生到城里上好高中。
全国政协委员孙惠玲
孙惠玲委员认为,当前县级高中和城市里的超级中学差距明显,主要是因为超级中学跨区招生,造成贫困县高中优质生源流失。
禁止农村尖子生去城里上高中,县城高中的升学率就提高了。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给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大减轻了负担。孩子只要就近在县城里上高中就好,不用跑那么远到城里,省钱又省心。
城里孩子的家长也开心了,没有农村学生来争抢教育资源,孩子就不用那么辛苦。
但是,好像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嗯,如果以上三条提案都成为现实,那真是各个阶层各安天命、各得其所、各个欢欣鼓舞……
呃,但是应该不至于成为现实吧?
基本常识将持续解读两会提案,抽空给公众号加个星标吧,确保第一时间看到。
毕竟第二时间我真的保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