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林徽因女儿梁再冰报考清华失败,她抽查试卷,结果傻眼了
校长、院长、系主任的女儿被拒之门外
1946年,有三个女孩报考清华大学落榜了。她们叫梁再冰、冯钟璞、梅祖芬。梁再冰的父亲是梁思成。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冯钟璞的父亲是冯友兰,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梅祖芬的父亲是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
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看来近乎天方夜谭。校长、院长、系主任的女儿,报考本校竟然也丝毫得不到特殊照顾,竟然会被拒之门外!
详细情形是这样的:当时,清华、北大、南开联合招生。梁再冰填的第一志愿当然是清华,却被分数线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林徽因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爱女的考分竟够不上清华的录取标准!
后来校方把卷子调出来给她看,她这才服了。记得每个报考生都给了个号,她拿到的号是“35003”——“35”指的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卷子上只写号,不许写名宇。这样,作弊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清华同人一向拒绝以权谋私,并以此为荣。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中世纪以来,现代大学之所以在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创新发现,根本的原因在于以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为基础的大学制度作为保障。
其实,任何一所大学,都需要创造并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独立的,并非从属的,她是遭遇困难挫折时迸发的顽强生命力和奋斗力。
清华大学亦如此。当洗刷国耻的迫切与热忱,回归到理性的审视与思考,清华人开始寻找着一种属于清华的精神,探寻一条学术独立之路。
最具标志性的,是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作的《君子》讲演,他借用《周易》中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人“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此后,清华学校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并将这八个字刻于校徽之上,永久流传。百年沧桑过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依然回荡在清华人耳边,师生以此自律。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1911年更名为清华学堂,幸亥革命后改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开始设立大学部,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回溯清华百年历程,其办学理念、学科调整、人事代谢几番起落,然其作为一代代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地位却从来未受影响,反而益发突显。
清华的精神,用当年清华学生的概述:那是一种沉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种认真奋斗,胜不骄、败不馁的运动家精神;对事,它代表苦干实干,勤劳尽职;对人,它代表谦虚自律、容忍异见、互相合作的民主素质;对学术,就是前清华国学研究院大师陈寅恪写在王国维纪念碑上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种理念。
何谓独立之精神,那就是坚持做人的原则,绝不媚上,更不向权力、金钱屈服。
何谓自由之思想,那就是平等对待一切学术思想,不任意干涉,做到兼容并包。
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是蔡元培先生。他说过:不走极端,不能自成一家;不攻异端,不能成为流派;不兼容并蓄,不能百花齐放。
这种包容和自由的风气,让西南联大名士如云,培养英才无数,创造了中国大学史上的奇迹。
清华精神今安在?
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大学精神的内核。有了这种精神,世界一流大学便能傲然屹立,杰出人才就能源源不断地涌现。而如果缺少了这种精神,就如同人断脊椎、屋失横梁,非但人才不能冒尖,大学不能振作,整个民族国家也有被边缘化甚至沉沦的危险。
清华精神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而是需要用一生去践行;清华精神是一种迥异于潮流和名利之外的特殊品格,这种品格从来与学人共存亡、与学术共命运、与国运同兴衰。
因此,百年清华固然可敬可畏,但面对九百年牛津、八百年剑桥,面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相对不自由、无独立。清华的价值显然并不仅在于这段历史。我们要直面的,还有那个“世界一流大学”之梦。
当然,清华不必做国际排名的奴隶,但如果仍怀有一丝成为一流国际名校的理想,那么如何在遵循大学之道、培养健全人格、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服务国家社会上不务虚地一一践行,百年之后,对清华人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而言,依然是一个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