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提了一个建议,希望流动儿童能在居住地就近入学。
说实话,有点小感动。这关乎很多孩子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每一点改进,都值得去努力。
或许很多人还没明白这条建议的具体含义,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根据现在的规定,适龄儿童要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而俞敏洪的建议,是把“户籍所在地”改成“居住所在地”。
两个字的改变,背后是冰冷与幸福的童年之别。这两个字,注定了很多家庭的悲欢离合。
我研究过很多家庭教育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无一例外,所有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直到孩子成年。
独自生活,或者隔代养育,最终也成功的,或许因为眼界太窄,我还没有看到过。
当然,听说过。比如乔布斯,出生不久就被遗弃,寄养在别人家里。
这让他几乎成了“问题儿童”,比如在老师的座位下面放鞭炮。
但也让他格外独立,比如他一度靠捡矿泉水瓶养活自己,或者为了蹭一顿免费的午餐,徒步若干公里,去教堂吃饭。
问题永远与机会共生。童年的不幸,让他得以特立独行,并以超强的自信,去努力,去改变世界。而且,他成功了。
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少。
更多的例子是这样的:
某地一“恶少”,犯了事,成了新闻热点。媒体“热情”地追踪他的简历,发现其父坐拥百亿身家,他刚上小学,就离开父母,被送到国外读书了。
少年留学,看似是件好事;然而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和留守儿童其实并无二致。最终,养成了他乖张、桀骜不驯的性格。
和父母在一起,是童年最重要的事。
反过来说就是:和孩子在一起,是成为父母之后,最重要的事。
然而,现在的政策,却导致许多父母,不得不和年幼的孩子分离:
父母在外地打工,户口没有落下,孩子无法随迁,只能在“老家”就近入学。
要想避免分离,只有一个办法:花高价到当地的私立学校就读。
在私立学校中,这类学生并不少见。学费高昂,却出现了很多工薪家庭的孩子,不应该啊。
原因就在这里:父母不想和孩子分开,不希望孩子接受相对落后的教育,只能花血本上私立学校。
流动儿童的家庭,事实上已经强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因素,干脆把孩子留在老家,交给老人或者亲戚照顾。他们出现问题的概率更高。
流动儿童父母,比留守儿童的父母更不容易。他们努力克服了种种压力,把孩子留在身边,目的无非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一纸“户籍所在地入学”的规定,让他们陷入两难。
回去?给孩子一个温暖童年的努力,半途而废。不回去?更重的学费压力、教育压力,弄不好就让这个家庭陷入泥潭。
感谢俞敏洪,更希望这个建议成真。流动儿童家庭,往往带有某种边缘性质,推一把,他们更和谐、幸福;冷冰冰地拒绝、阻挡,一切又被“打回原形”,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