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性别差异教育的话题引发了网络热议。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中注重性别差异化教育的建议》。
熊思东代表认为,当前,不少男生表现出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与传统“男子气概”相悖的气质特征,引发社会、家庭担忧。在“五育并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为此,熊思东代表提出了多项建议内容:
请滑动阅览
1.加强有区别的性别教育
开展有区别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在性别教育中加强美育工作,引导学生建立自然、健康、阳光的性别审美观念,摒弃浮夸、奢靡、扭曲的性别审美取向,培养高雅而有个性的审美品位。
2.注重针对性的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例如,在体育教育中,针对不同性别开设差异化课程,引导男生更多地参加足球、篮球、橄榄球、击剑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引导女生更多地参加艺术体操、跳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柔韧性的运动。
3.加强意志锤炼
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开展有针对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勇敢、坚毅、担当等美好品质。例如针对男生设置军事技能课程、野外生存课程等,针对女生设置安全防护课程、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等。
这则建议立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有网友表示支持:
也有人认为该建议对性别过于刻板印象:
有网友表示更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近年来,社会对于男孩“女性化”问题的关注度居高不下。
今年1月28日,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官网进行回复,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注重“阳刚之气”培养。
同样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提出了“提高中小学男教师比例,鼓励退役军人从教”建议。他表示,中小学男教师的流失会对学生的“阳刚之气”产生影响,性别本身平等,阴柔阳刚也不应被贴上性别标签,但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需要两性间的平衡。
有观点认为,现在的男孩气质越来越“柔弱”,主要是由于在孩子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男性角色普遍“缺位”所造成的:
■ 孩子们从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往往都是母亲,尤其是在童年时代,父亲耐心陪伴孩子玩耍的并不多,中国家庭忙于工作的父亲“存在感不强”;
■ 在教育环境里,如幼儿园、小学教师多半都是女性,连体育老师也多半是女性,孩子成长过程中受女性的影响太大;
■ 如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选秀节目、影视作品等娱乐产品背后是庞大的时尚产业,无论是彩妆、护肤品还是衣帽鞋履,往往都需要代言男性比较“精致”“小鲜肉”,这就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男性形象“缺位”的现象。
也有人提出,男孩的“柔弱”确实令人担忧,但让男孩兼具一些女性化的特征并不是坏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利娟表示,男孩怕吃苦、意志不坚定,不是一个女性化的问题,而是意志品质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相当多的人是具有两性化气质的,几乎没有人是截然的男性或者女性。有研究认为,具有两性气质的人在有的领域反而更容易成功。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认为,国内外都发现具有双性别特征的孩子更有创造力,未来更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无论从价值取向上还是从实证研究看,都不应强化传统社会固化性别角色的模式。
还有些观点担心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孩子“阳刚之气”会加重男女性别刻板印象,但其实“阳刚之气”并非男孩的“专利”。
央视评论认为,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
新华社在微评中提到,“阳刚之气”是坚强勇敢、阳光自信、奋发向上等美好品质的“合集”,在青少年成长路上,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钙质。少年强则国强,养成“阳刚之气”,不只是身体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精气神的涵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自立自强,这才是乘风破浪的好少年。
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您支持这种性别差异教育吗?
欢迎在下方投票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部分素材来源:澎湃新闻、新华日报、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乔贝乐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首都教育”设置为星标吧★
只需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