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回国后,又将西方教育思想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在教育上的见解很独到,郭沫若称赞他是可以与孔子相当的人物:“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陶行知曾在武汉大学演讲,当时陶行知还带了一只鸡上讲台,他一手抓鸡一手拿米逼着鸡吃米,结果那只鸡乱飞乱跑,就是不吃米。而当陶行知将鸡放开,将米放在讲台,并慢慢远离时,鸡却主动地开始啄米。
这时陶行知开始演讲,他说:
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呢?家长要做到这3件事。
一、做到广泛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陶行知自小就是饱读诗书的人,同时他也是中国早期图书馆的发起人之一,热衷于图书事业。陶行知当时以“启发民智”、“教育救国”为最终目标,而阅读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阅读一定要从小就重视,德国专门研究全民阅读的专家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一个人到了13岁,或最晚15岁,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今后的一生中很难再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永远对他关闭。”
这就是为什么阅读一定要从学龄前开始,最晚也不能晚于小学期间,因为小学结束后,孩子可能就没机会爱上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