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师时期,难以忘却的“青春”
作者:快乐王
现在提起中师生,恐怕只有稍微上点年纪的人才会有点印象。但在二三十年前,农村孩子能够考上中师,那简直和现在考上“985”、“211”差不多了。不过当时的中师生确实是优中选优,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的中师分数线一般都远超重点高中录取线,这也让没经历过高考的我们一直难以释怀。
我上中师是1996年,那时已是计划体制末期,不少中专院校都开始传言不再分配,师范学校成为为数不多的还保留“金饭碗”的热门专业。我是1996年进入山东省济宁师范学校学习,1999年毕业回邹城农村老家做教师至今。
有人问,当年为什么要报考师范?这里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
客观原因有两条,第一是体制如此;那时候,大学的录取率很低,主要教育条件好的城市孩子上,而中专则成为广大农村孩子的首选。考上了中专和中师便是一步登天,上城镇户口,解决口粮,分配工作,干部编制,直接一步到位。从此人生开挂!
第二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当时农村条件差,很多家庭温饱都是个问题,高中要到县城或外地去上,要交学杂费,要带干粮,因为离家远,当然还要带被子,而这些条件都是大多农村孩子所不具备的。
当时,普及初中教育,一个乡镇合办一个“初中”,离家多则也就十多华里,上初中多是住校,也有部分同学走读。因此,那时农村的孩子,上完初中如果考不上中专,大多就回家务农了。
主观的原因是,当时考上中专就能实现“农转非”——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上学国家出钱,毕业国家包分配,也就是说,考上中专,你就是“国家的人”了。
至于为什么要报考师范?
第一,当时我们农村娃”见识短“,所知道的职业除了教师,就是护士,再有就是供销社的售货员,粮所的营业员,其他则一无所知。因此,当时报志愿,也就这些选项;
第二,当时可选择的学校极少,而且其他学校指标不是一个,就是两个,而师范类人数多,有几十个,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老师就推荐报师范,而当时的学校录取,是师范优先,我就被济宁师范录取了。
与其他村比起来,我们村当时相对落后。我们家由于父亲是民师,工资很低,兄弟三人且都在求学,因此,在我们村也属比较贫困户,就算80年代农村开始施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没有劳动力的家庭生活也依然困难。
读初中时,我们的生活就是开水泡煎饼僦着咸菜吃,每天还得计算好数量;96年上了师范后,家人问我在学校生活如何?能吃饱吗?我发自内心地说道:“学校生活太好了,顿顿都吃白馒头,午饭、晚饭都有菜,早晨的咸菜里还有油……”
当时上师范,对我于一个农家的孩子来说,那是一步登天,吃饭国家管,毕业包分配,那是相当地满足,因此,在师范就好好学习,准备着回家好好教书,让我们农村的孩子都跃出农门。
在师范里,需要学习的科目有很多,语文、语文教法、阅读与写作、数学、数学教法、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体育、心理、教育、美育等。除了英语学科都要学习。而且都要过关。每年有不同学科要参加省市的统考。
学习氛围是绝对的好。每天的推普视唱,同学们都很积极认真。同学们白天不懈学习。晚自习一个个端坐教室,或温习功课;或练习三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一话(普通话)。
如若有人不在教室,那一定在琴房或画室能找到他们。学习的姿态就是做人的姿态。几年下来每个中师生身上都透出朴实、勤奋、本分的品性。
济宁师范毕业至今二十年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一直在坚守在家乡这片养我育我的这片热土上,用自己的热血呵护着父老乡亲的孩子们……
济宁科苑小学实习时
无论后来我的同学上高中、上大学、在大城市工作,做大学教授,做大公司老板,赚大钱、开豪车、住豪宅……我从不眼红,也从不后悔,社会如此,历史如此,那时的师范之于我,是最好的选择。
做了三十多年教师,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也最适合于我,我从内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这话不是唱高调,是发自内心……。
为什么如今有很多人开始怀念起那一代中师生?
因为那一批中师生成为教师以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全科教师,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
而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他们身上原本具有的才华,可能被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消磨殆尽,成为中国千万教师队伍中,最普通的那一员。
荣耀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普通,但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不可或缺,我们也曾成就辉煌。这就是一代中师生引以为傲的地方。
( 徐老师授权《中师生》公众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