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面临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资源建设与民族教育发展需求不同步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聚焦"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依托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创新构建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双向互动"五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一流民族教育信息化人才,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效开发与共享利用。
全数字化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图
创新构建"双向互动"五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据介绍,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次明确界定了"民族教育信息化"概念,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能力,通过"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民族教育资源跨时空共建共享模式构建"双向互动,构建了"教育环境创设+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资源挖掘+教学模式创新+育人队伍打造"的"五维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并在11年的教育教学中,探索形成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填补了云南省"教育技术学"博士人才培养的空白。
实验室相关成果、著作。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图
此外,实验室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构建民族教育资源库,并通过已建设的实践实训平台、虚拟教学仿真中心,有效开展数字资源的教育展示和教学应用,促进民族教育资源反哺高校课堂教学,有效实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民族教育资源跨时空共建共享模式构建"的"双向互动"。
为边疆民族地区培育近2000名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
近5年来,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养了近2000名教育信息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100余名毕业生被录取为硕博生。成果受益学生超过10000余人,学生综合能力和双创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在数学建模、挑战杯、创新创业等比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30余项,在《InformationSciences》《ImageProcessing》等高层次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
实验室相关成果-软件著作权。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图
同时,锤炼了一支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打造了云南省民族教育信息化创新团队(云南省唯一教育类创新团队),5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6人遴选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导,1人获得云南省教学技术能手、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等奖项。
挖掘特色优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扶贫显成效
实验室与联合研究基地共同开发优质民族教育资源及培养教育信息化人才,并在云南师大附属中小学、德宏梁河一中、文山丘北一中等40余所中小学推广使用;开发的教育信息化网络虚拟学习空间,参与人数超过9000人,其中一线教师占比超过55%,开发的民族教育资源库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排名第一;对5000余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和基层骨干教师进行信息化素养培训,培训昆明市2500余所6万余名中小学教师。
广南县平板课程试验教学。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图
2010年开始,在云南文山州广南县21所小学进行平板电脑数字化课程试验教学,探索了"全科教师"的内涵及可行性,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组织云南省信息技术青年专家边疆行,培训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中小学、企事业人员600余人;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帮助定点扶贫点梁河县,教育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赴香格里拉进行计算机培训。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图
据悉,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依托,于201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6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是全国第一个教育类重点实验室。根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和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实验室紧密围绕民族教育资源数字化、民族地区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行为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化应用等四个方向开展各项研究。
云南网记者高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