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家庭加入二胎行列,父母要二胎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两个孩子可以相互作伴,相互扶持,殊不知,这对教育也是一种挑战。
在大多数二胎家庭中都会有个相同现象,那就是“大宝要让着二宝”。
大让小似乎成为一种习惯,在传统教育中理所当然,如果大宝不让着二宝还会被父母训斥。
但这样做真的对吗?二胎家庭一定要“大让小”吗?
家庭中大宝曾有过一段独生子女生活,每天被大人捧在手心,而这几年时间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不同的性格对其将来成长成才有着莫大关系。
从小被父母宠爱的大宝,突然有了弟弟妹妹,心中肯定会不平衡,他们觉得父母的宠爱被二宝抢走了。
但二宝不同,他们出生后就知道自己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会有意识地去争夺父母宠爱。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都教“老大要让着老二”,但大多情况下,大宝才是被欺负的那个。
在二胎家庭中,我们会发现,大宝和二宝关系都不怎么好,双方的关系甚至可以用“剑拔弩张”来形容。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是首要责任人,他们不当的教育影响两个孩子的关系,父母应及时反思自己,并作出相应改进。
帮老大完成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过渡
老大从最初享受父母所有宠爱,到后来要跟二宝共同分享父母,他们心中肯定有落差。
父母应多关心大宝,告诉他自己对大宝的爱不会改变,家中有了二宝只是多了一个跟他互相喜欢的人。
父母要跟大宝有独处时间,让他们独自享受父母的爱。
两个孩子有冲突,父母要“护大不护小”
这与传统理念中的“大让小”不同,大宝被迫跟二宝平分父母的爱,还要事事让着二宝,长此下去,只会让老大心中的委屈决堤,可能会发生难以预计的后果。
大宝会因为老二的到来缺乏安全感,父母要护着老大,给予他们安全感,这样大宝也会更爱护弟弟妹妹。
“大让小”的传统起源于父母那个年代,甚至更早。
其实这种想法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合理性,那时物资匮乏、生活困苦,这样的“让”具有合理性。
然而现在条件完全优于过去,世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理念也应适时更新,“大让小”早已不合时宜。父母一味强迫老大让着老二,有害无益。
老大产生“退化”行为
新生命降生对老大本就是一种压力,看着父母围着二宝忙来忙去,老大为了吸引父母注意力,也会闹着要父母抱、穿上二宝的纸尿裤、学小婴儿吃奶嘴等。
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父母应重视,这是大宝“索爱”的表现,他们害怕失去,因此用特殊行为吸引父母关注。
长大后“病态”的尊严感
从小父母就教育大宝让着弟弟妹妹,好吃的先让小的吃,好玩的先让小的玩,老大似乎只能吃老二剩下的,玩老二不喜欢的,他们无法有自己的喜好,不能有自己的选择。
这样做只会让兄弟姐妹之间关系越来越紧张,孩子长大后会非常在意“尊严感”,甚至有些病态,他们会喜欢用金钱武装自己,但这并不会让他们高兴,只是觉得这是记忆里“爱的亏欠”。
孩子之间争风吃醋,其实都是父母处理不当造成的。二胎家庭,父母一念之间,可能就会决定孩子的性格和未来人生走向。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父母将其引申为“大让小”,并“奉为真理”。
一味让老大让着老二,这会让孩子从根本上质疑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尊重是否平等。
孩子如果认定父母偏心,他们可能会为了争夺父母的爱而做出出格的举动,影响性格,留下心灵创伤。
当孩子手里有100颗糖果时,他们不会介意分享;当孩子手里有两颗糖果时,又凭什么让他们大方?
父母在抱怨大宝自私时,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给了老大足够的“糖果”,父母教育得当,孩子之间才愿意分享爱;大宝和二宝之间关系紧张,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父母不要小看孩子,也不要高估孩子,他们都渴望独享父母的爱,当爱不能独享,父母要做出正确衡量,高质量的父母总是能教育出高质量的孩子。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