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习得的过程、文化习得的过程、数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习得过程,实际上是对大脑不断开发的过程,任何人想要得到世界性结构知识的完备,语言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俞敏洪
学海无涯苦作舟,英语学习,占据了每个孩子人生航行的重要位置。
但是,我还挺幸运的,从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
刚上初一那会,为了纠正英语发音,舌头差点“打结”,英语太难了。
然而,这并不影响外语学习,因为我有强大的汉语功底作为辅助。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汉语式英语学习”,说到这一点,还得感谢母语。
掌握一门外语,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就算你不喜欢,但是考试要考,不学不行啊!
但是,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徐进建议: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
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
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看完代表的这三点建议,用“振聋发聩”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英语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考了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回听人说要把它从主课“剔除”。
徐进的建议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都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人甚至搬出了马克思:
如此来看,取消英语主课地位,好像成了一种短视行为?
网络上众说纷纭,作为家长和学生党,该如何自处呢?
辜鸿铭:满嘴的English,洋人并不会高看我们
上面有人列举“马克思”和“列宁”学外语的经历,反对取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好,很好!
那么,我也来举一个例子。
这个人就是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的辜鸿铭。
最近关注《觉醒年代》的人,应该对他不陌生。
在第11集中,看辜鸿铭在北大演讲《中国人的精神》,真可谓是醍醐灌顶。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说:“我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他是怎么做的呢?
给洋人讲课,每人要收两块大洋的门票,并且坚决不给他们插话和提问的机会。
他倒读英文报纸,以此嘲笑英语太简单。
他在北大任教,说着洋文,留着一条辫子,语重心长地告诉北大的学生们: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
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
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早在一百多年前,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相互交融之初,这位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就发出了这样的呐喊,不得不说:
此乃国人之幸也!
虽然时隔百年,辜鸿铭老先生的话读来还是句句经典、直扣人心。
什么是中国人?
辜鸿铭老先生说:
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
这是我听过关于“中国人”最精妙的论述。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现状
一百年前,辜鸿铭希望北大学子面对西学时要保持警醒和克制,那么,一百年后的今天,国人面对西学的态度又如何呢?
我想用“走火入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孩子从小就上各种外语补习班、参加各种外语考试,英语学习已经摆在了和语文同等重要的地位。
徐进委员说:
“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3万至5万个单词。在我国,掌握4000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英语学习已经耗费了几代人的精力,有家长甚至调侃:
自己学英语的唯一用处就是辅导自己孩子学英语。
以前我们听过大学生留学,自从全民英语热掀起来以后,社会上逐渐涌现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小留学生。
顾名思义:从小学就开始出国留学的孩子。
对此,浙江大学郑强教授说:“现在很多小孩,他为什么吃肯德基吃得这么香,吃了肯德基他就会想一个问题,有朝一日到了美国不是就可以天天吃吗?”
语言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渗透,郑强教授隐隐地担忧:
外语在某种程度上摧残了我们的精神,它让我们淡化了民族情感。
看到这里,再回味一下辜鸿铭的话,真的特别欣慰我们中国能有这样铁骨铮铮的学者:在关键的时刻点拨民众、回归本位。
对于郑强教授关于民族情感的论述,他是这样解释的:
民族文化中最重要是语言和文字,一个人小时候产生的感情和文化是根深蒂固的。
在他看来,中小学生留学和成人留学完全是两回事,那些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不强的人,甚至可以说他的情感没有发育或者情感苍白。
网络上一直有人列举郑强用来炮轰英语,其实,郑强教授本人并不是否定英语学习,他本人学过德语、还会日语和英语,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只是秉持了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冷静与克制。
什么时候该学英语?
上面说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实,并没有人否定英语的重要性,我们只是在探讨一种更合理的学习比重。
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只想问一句:
英语,究竟该什么时候学?
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者薛仁明说:“我赞成在孩子中文已经有了稳定的底子之后,初中再来学英语。”
提早学英语,并没有把孩子们的英语程度提高,反而毁掉了他们的中文。
学文要有先有后、有本有末。
孩子过早学英语的弊端是战线拉得太长,迫使家长统统送小孩去补习班。
本期话题:英语到底要怎么学?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良心写作、持续奉献优质好文,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分享关注!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