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情况逐渐稳定,2021年的高考时间也重新回到正轨,安排在6月。
转眼间,3月已经进入尾声,春天的气息也越来越浓厚。在我们感慨时光美好的时候,有一群孩子正在紧锣密鼓地复习中。他们就是即将参加高考的21届毕业班考生。
孩子在没有硝烟的高考战场里奋斗,父母自然也少不了关注。对于学科知识,大部分家长不在行,但报考志愿,涉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很多家长为此也是操碎了心。
填报志愿门道多
分,分,学生的命根。很多年前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可见分数对于一个考生是多么重要,有时一分之差意味着好机遇的丧失。
而填报志愿这一项,是曾经很多家长和考生没有足够重视,以至于发生了不少人生遗憾与失误的事情,令人们后悔不已又无从改变。
如今,很多学生、家长已经开始重视考试后的志愿填报,甚至发展出了一个新职业:高考填报师。优秀专业的填报师,费用达几千块甚至上万块。
足以说明,现今家长对这方面的重视,也间接地说明了,填报志愿是一种需要强大数据信息、理性分析的技能,不是随随便便想当然地填写的。
分数没优势,去名校垫底还是去普通院校做尖子生
有两种学生,其实选院校比较简单,不需要太多的纠结。
一种是成绩很突出的学霸,可以根据历史录取分数线判断,选择很优质的985、211名校。一种是成绩一般,只够压线,但目标简单明确,能考上就行。
最可能出现选择困难症的,就是“中间生”。成绩中等偏上,但不至于是睡觉比你早、成绩比你高、轻松拿第一的学霸。
如果高考时没有超常发挥,很大概率是:去好的学校,就可能做垫底,被调剂到未知的专业;去普通点的学校,可能在班里成绩前茅、受到重视,但学校名声不响亮,怕找工作受影响。
如何选择,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第一,志愿的优质学校里,是否有特别排斥的专业。
每所大学里都有自己的侧重领域,但不代表只有相似的专业。很多理工类为主的院校,也会设置文科专业,或者语言类院校也会设有理科专业。
一个潜在的规律是,分数不够高,第一志愿的专业被淘汰下来的学生,往往调剂的时候就会被送到该院校不热门的专业。
例如:笔者的一位同学,当年很想去大连外国语,志愿选择服从调剂。但所报的专业分数较高,于是只能接受调剂命运。没想到的是,抱着学小语种的愿望,却被调剂到了计算机专业。
这对他来说其实是非常大的学习障碍,毕业后也因为完全不喜欢这个专业而改行。
如果你想去的院校也有类似的风险,那么不建议冒险。
第二,是否有特别擅长的学科。
有些学生偏科严重,喜欢的科目是学霸,厌烦的科目变学渣。这让不少家长发愁。不过凡事有利弊,这样的孩子或许在高考以后的日子里,可以成为后来居上的黑马。
一个很愿意研究生物的男生,也许高中时期看不出潜力,而到了大学选择了生物专业后,成为专业课很强的学生,毕业后企业也非常愿意招收这样有特长的人。
所以如果学生对某一门很有偏爱,那么建议在去好学校被调剂、与去普通院校但选到喜欢专业之间,选择后者。
如果对学科没有明显的喜好或厌恶,学什么都觉得差不多的话,那么建议选知名院校优先。毕竟,拥有好的头衔,意味着学校享受了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师资力量更加雄厚。
拿笔者的大学举例,贸易专业比工商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要高出十几分,并且对英语学科有小科分数底线。
但进入学校后,你会发现,其实两个专业大学四年所学课程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找工作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