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可粒
前几天,某个家长群的4张聊天记录冲上了热搜。
原来,一位备注为叶美琪妈妈的家长在群里发了一条长文:
估计叶美琪妈妈也没想到,这条消息发出去后,引来其他妈妈们一溜的暖心回复。
而我还未看完,早就泪流满面了,那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养育着一个“被上帝咬过一口,留下了残缺”的孩子。
在孩子年幼的岁月里,她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养育着女儿,用母亲的善意给女儿涂抹充满爱与温柔的世界。
“不一定能给你最好的,但会倾其所有”,这就是父母。
《请回答1988》里有这么一句话:“因为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广东的一个男孩陈斌,在7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起初是蹲下去站起来、爬楼梯比较费力,后来变成了手脚无力,无法行走。
在面临这种情况下,陈斌说: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天天伤心,自暴自弃,不想去上学,什么都不想做。是父母一直激励着我,说只要还想去上学,不管什么条件,都会背着我去上学。”
因为治病,从普通家庭变成了低保户,妈妈为了照顾他,也辞掉了工作。
每次都是从5楼,背上背下地送他上学,一路读到了清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陈斌感言:“没有父母,没有妈妈的帮助,我真的是没有办法走到这一步。”
在生病的孩子面前,妈妈就成为了孩子的“手”和“脚”。
父母的爱与支持,让原本消沉抑郁的生命重新焕发光彩,也让男孩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给更多人带去心理帮助。
他的人生本就比别人曲折,也正因为是父母的艰守,才能铺就孩子通往成功的阶梯。
看过一句话:“也许人生里你还有不知道的答案,但是父母那里永远有你的答案。”
网友@热河同学说上了初中以后,就和父亲变得生分了。
会很讨厌父亲身上的汗水味和深夜回家时身上的烟酒味道,不再愿意和他亲密接触,哪怕是平时一个简单的拥抱。
有时候,连一句平平淡淡的“爸爸”,都难以启齿。
每当这时,爸爸就会尴尬地笑笑,然后对妈妈感叹道:“丫头长大咯!”
在我眼里,父亲迂腐、木讷,于是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
直到有一次,爸爸出差,妈妈给了我一本发黄的日记。
翻开日记本,扉页写着一排刚劲有力的字——“做一个好爸爸”,里面记载着我从小到大以来,跟我相处的点滴。
如果说母爱是明目张胆的保护,而父爱便是内敛深沉的守护,他就是在不经意之间的悄悄付出与关心。
而他们的爱没有深浅之分,都是用尽全力为孩子构建起爱的堡垒,赋予孩子与世间磨难和痛苦作斗争的勇气,一起抵抗外界的风风雨雨,勇敢前行。
电影《奇迹男孩》中10岁的小主人公奥吉,有着一张“魔鬼般”的脸孔。
他从小基因缺陷,导致脸部残缺,还有多种并发症。
经过了27次的面部手术,他的脸还是没有恢复正常。
十岁之前,小男孩都是在家自学的,也一直受着父母的保护,从来没有交过朋友,经历过团体活动。
于是,他的父母决定送他入学。
但是在入学之后,奥吉每次都会“遍体鳞伤”地回家,因为脸部的丑陋,会受到一系列的排挤、打击、恶作剧……
或许,这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成长,太过于残酷了。
奥吉父母深知,自己无法守护奥吉一辈子,尽管有很多不舍与担忧,还是要把奥吉“推出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但,前提是父母之爱是渲染了奥吉内心的底色:
妈妈会对奥吉说:“正因为我是你妈妈,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为我才是最了解你的人。”
爸爸对奥吉说:“这是我儿子的脸,也许你不喜欢,但是我爱它。”
也正是父母这种坚定的支持和爱,给了奥吉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安全感,让他幼小的心灵开出了精神力量之花,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都能勇敢面对,砥砺前行。
命运给奥吉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但父母之爱让奥吉的生命化为了奇迹,电影最后奥吉赢得了尊重,收获了友谊。
父母的爱,就是一边为你担心,一边又鼓励你不断前行。
父母的爱,就是知道你在别人眼里是异类,仍然接受你全部的与众不同。
读懂了父母,也就读懂了人生。
人生就是痛苦和希望的交替,跌倒和不断爬起的轮回。
是父母用托底的爱教会我们,如何从困境中寻找希望,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挫折。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父母的爱,就是接纳你的任何样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小时候和别的孩子打架,他的父亲问过事情的原委后,对那个孩子的家长说了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
郑渊洁说:“那时候我很感动,父亲这么爱我,谁还好意思再犯错呢?”
郑渊洁还说,他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想着要让父母高兴,写童话也是。
因为他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候,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理解与支持。
父母对孩子的爱,只因为她是我们的孩子。
不管孩子何种样子,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会给孩子同样的爱和拥抱,再去处理问题所在,这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哪怕你做得不好,比起责骂,更愿意用爱感化你的一颗赤子之心。
哪怕你生来并不完整,仍旧用心教会你乐观与坚韧;
哪怕你并不聪明,依旧会用尽全部力气托举你到更高处。
孩子,你知道吗?
就算全世界都辜负了你,依然会站在你的背后,给你无穷力量,推着你不断前行。
无论你在高处闪耀,还是低处徘徊,只希望你记住,永远为你托底的人,这就是父母。
-End-
作者:张可粒,自由撰稿人,个人成长践行者,心理学重度爱好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