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4500字,阅读需要10-20分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高中名额分配对学区房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多校划片对学区房的影响,第三部分是试论未来的青岛学区房改革。以下是正文:
在楼市这口里,要说最受欢迎的文章,那肯定是写房价暴跌、楼市泡沫破裂相关内容的。这类文章迎合了不少人的心理,却是最不负责任的文章。我们知道日本上世纪末出现了房价泡沫破裂,当时过多使用杠杆买房的人固然生不如死,没有买房的却也丢掉了工作,因为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社会危机。所以,我国绝不会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现在的调控不仅是抑制房价上涨,也在防止房价大跌,楼市软着路才是我国调控的目标。
对于学区房也是如此。前两天上海推出了高中名额到校的政策,一时“学区房要凉凉”的文章满天飞,很多读者朋友都来咨询我学区房的事,问题中满含对这一政策来青岛推广的期待。我想说的是,这种文章仍然是刻意迎合了不买学区房家长的心理,也依然是不负责任的文章。即使高中名额分配、多校划片都来青岛,也改变不了青岛学区房的现状。至于其中原因,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
大家要记住:真正在楼市里所向披靡、在孩子教育上呕心沥血、在工作上拼命努力、在事业上使劲拼杀的人从来不会无病呻吟,干就是了,瞎叨叨个啥!
01 高中名额分配的影响
先来解释下上海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政策。
上海高中名额到校分配,是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到65%的招生计划,将分配到各区市的初中学校。
也就是说,这些重点高中50%到65%的招生名额,将不再采取以前的全市统考拔尖录取,而是分配到每个区、每个初中,从每个初中校内拔尖录取。
这样做的结果是,同一个中考成绩,在好的初中里可能上不了重点高中,在一般的初中里却可能因排名靠前被重点高中录取。
乍一看,这对初中名校是毁灭式打击啊,你花大价钱买到的学区房可能还没有普通初中有升学优势,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大肆鼓吹全国的学区房都要凉了,其实不然。
说实话,大家炒作的上海高中名额到校政策,真的是一盘剩菜。之所以说它是剩菜,有两个原因:
一是,早在2018年上海就发布了这一新中考改革方案,当时是从2018年入学的6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算来到今年正好到了正式实施的时候:
二是,这不是上海的首创。在上海之前,北京、广州、深圳、厦门、温州、合肥、济南、武汉、长沙已经实施了相似的政策,或者叫指标生,或者叫校额到校。
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阻止学区房的受捧和涨价。上海3年前已经发布政策,按理说家长们早就知道这一政策今年要正式实施,可今年上海学区房还是涨的一塌糊涂。深圳早已经实施相似的指标生政策,去年却还是学区房带头疯涨。北京从2016年开始采取校额到校的方式,今年的学区房已经涨到堵个车就飙升30万的地步。
说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政策会对学区房造成毁灭式打击的人,你根本不了解中国家长的心理:即使多一分升学的概率,中国家长也会尽百分的努力。
我想从以下几点说明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后学区房仍然受追捧的原因:
首先,重点高中可以名额分配到校,但重点大学绝不会名额分配到校,这会显著降低我国高校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即使你再怎么降低中考的压力,也躲不过高考的压力。高考需要竞争,高中就会采取相应的政策,因为高考录取率始终都是检验高中质量的唯一标准。高中采取的政策肯定是分重点班、普通班,优质初中来的学生即使去了普通高中仍可能进重点班,普通初中来的学生即使去了重点高中也可能进普通班,到头来初中带来的基础很可能就决定了你的高中生活和高考成绩。
其次,即使采取名额分配,重点高中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统招和自主招生的名额。名额分配上优质初中和普通初中的几率同等,但在统招和自主招生上优质初中占有优势,最终优质初中考上重点高中的几率仍然大于普通初中。其实有这一点就够了,已经足以使家长们趋之若鹜。
第三,有人说实施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后,初中就会像小学一样无足轻重。因为以前讲学区房都是指的初中,初中是划片招生的最后一步,高中是掐尖统招的第一步,所以初中才显得重要。现在重点高中也要实行“半划片”了,初中就会不那么重要了。这一点我是不认同的,以前小学之所以不如初中重要,除了初中要经历中考大关外,还与“小学教育以家长为主、初中教育以学校为主”的观念和事实有关。家长在小学阶段起到的作用很大,初中则是孩子步入“大众教育”的第一步,优质初中良好的师资和生源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中考政策再怎么改革,初中也存在良莠不齐,物以稀为贵,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一个家长的正常心理,要不孟母为何要三迁呢?只要初中之间还有不同,就会一直存在学区房的概念。
就因为以上几点,多数家长不敢去赌:你能确定你孩子就是普通初中成绩拔尖、被重点高中录取的那几个吗?因为大部分家长都不敢拿孩子来赌,所以他们依然选择买学区房,这就是采取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后学区房仍然火爆的原因。
02 多校划片的影响
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实际上是官方为学区房降温的一种方式,也是教育公平化、均衡化的一种手段。实际效果对学区房降温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太大。
另一种对学区房降温的政策则推出更早、效果更明显,那就是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多校划片既能为学区房降温,又与就近入学政策不大违背,曾被看作是学区改革的一大良策,可结果也有点事与愿违。
我以青岛的四大典型学区为例来进一步说明。
市南中片:
市南中片目前有三所初中,即7中、26中、39中,这三所初中其实已经实行了多校划片,也就是片区内摇号录取。青岛再推出多校划片也不会对这三所初中造成影响,因为再远一点招生就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了。
市南中片有六所小学,即青岛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大学路小学、文登路小学、德县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其中青岛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大学路小学、文登路小学都是名校,德县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差一些。这六所小学若实行多校划片,原德县路小学、莱芜一路小学的学区房会立马疯狂涨价,原青岛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大学路小学、文登路小学的学区房价格会短暂降价,最终六所小学对应的这整个片区的房价都会涨到青岛房价的天花板。
归根到底,多校划片只是让师资和生源在这个片区内部循环,没有流失出去。4/6上小学名校、100%上初中名校的概率,多数家长都会感觉值得去买这里的学区房。
浮山后:
浮山后目前有二实验、65中、四实验三所初中,和7中、26中、39中一样也是多校划片,不再赘述。
浮山后有富源路小学、同安路小学、桦川路小学、福州路小学、宁安路小学、市北二实验小学、市北三实验小学、崂山二实验小学、浮山小学等多所小学。和市南中片不同的是,浮山后的这些小学水平都差不多,难以分出明显优劣。
浮山后本身已经是市北G片,是一个大片,多校划片不可能和别的片混招。所以,浮山后这9所水平差不多的小学多校划片招生,对浮山后的学区基本没有影响。
错埠岭:
错埠岭有一个初中是53中,四个小学是53中小学部、山东路小学、辽源路小学、东胜路小学,这里不谈初中,只说小学。
53中小学部、山东路小学、辽源路小学、东胜路小学中只有53中小学部算是学区,若是多校划片,就是碰了53中小学部的死穴,没有家长会为了一个二流学区1/4的几率来买这里的学区房。
启元学校:
启元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小学对应一所初中,这种组合是最稳定的学区,类似的还有崂山育才。
假设启元学校的小学部不能直升初中部,而是整个市北H片区的21中、39中市北分校、弘毅中学、启元学校混招,那么就直接干死了启元学校,原因和53中小学部一样。
错埠岭小学、市北H片初中的这种多校划片,虽然做到了均衡化,但是以牺牲优质学校、大家集体平庸为代价的,你感觉教育部门会做这么出力不讨好的事吗?
所以,市南中片、浮山后这种优质教育资源大于一般教育资源、本身较为均衡的地方容易实施多校划片,错埠岭、市北H片这种一般教育资源大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地方很难实施多校划片,前者是“共同富裕”,后者是“一起平庸”。
假设教育部门不顾一切真的在所有片区都实施了多校划片,那结果将适得其反。原来还算二流学区的启元、53中、崂山育才都将消失学区属性,因为优质学区的减少,市南中片、浮山后这种保留下来的学区会更加受到追捧,房价也会持续走高。
所以,青岛若实施多校划片,一定是适度的,对青岛的学区系统也将影响不大。
03 谁能改变青岛的学区
我在《重磅推荐:青岛最全的学区房攻略,没有之一!》一文中曾经写过一句话:一个城市的顶级学区是不大变化的,变化的多是二流学区,随着学区房老化、生源固化,老的二流学区逐渐没落,新的二流学区逐渐崛起。这其中就蕴含了改变学区系统的因素。
我认为真正能改变学区系统、促使教育均衡化的只有两个因素,一是师资,二是生源。
在师资均衡化方面,其实青岛已经做了不少。
比如,青岛近几年新建的市北中学、青岛中学等,在全国笼络优秀教师,试图打造一批优秀的学校。
比如,青岛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青岛实验初中在李沧办分校,二中在东李办分校(含初中、小学部),试图分散优质学校的师资。
再比如,青岛给很多中小学挂牌“实验”,一时间“实验”二字满天飞,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振兴一批中小学。
青岛实施的上述措施之所以效果不是太好,还是因为口号喊得多,优秀教师仍是集中在优质学校,没有真正分散到别的学校。也就是,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师资最终没有走到同一跑道上。
在生源方面,更多的还是客观影响因素,不是教育部门能够直接改变的。
市南中片作为青岛的第一学区,是全市富贵家长抢着要去的,这里的房子可以没有居住属性,面积越小、总价越低越受欢迎。所以,市南中片的学区不受片区房子房龄的影响,外力影响小,学区就稳定。
其他片区则不同,房子不但要有学区属性还要有居住属性。当一个二流学区的房子变老时,这个学区还没有变成一流学区,那么这个学区就要没落了。外边的人不愿意来,里面的人却在逐渐老化,最终学区内卷化,缺乏活力。这一类的如53中、台六、平二等。
所以,要想搞教育均衡化,就得从师资均衡化开始,在李沧建了青岛实验初中分校,就把青岛实验初中的优秀教师强制分过去一半;青岛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大学路小学、文登路小学、嘉峪关学校都在各区市建几个分校强制分过去一半的教师。到时候全市遍布优质学校,之间差别不大,生源就会随学校分散,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教育均衡化,学区房热度自然会降温。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长沙,可有这种勇气的城市又有几个。
即使如长沙,也无法彻底断绝学区房的概念。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有学区。学区可以被分散,但不会彻底消失。
教育均衡化是大势所向,但青岛能走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作为家长真的不用考虑那么多。高中名额分配、多校划片没有降低别的城市的学区房热度,会降低青岛的吗?与其等着教育均衡化,等着优质学校建到家门来,不如主动出击为孩子搏一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