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阅读,很多人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教学,是语文或英语课堂里的阅读。
学生打开课本,浏览文章,然后围绕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梳理文本,之后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旨。
这样的阅读教学是围绕考试展开的,一招一式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考试技巧,目的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出题者的“预设”。
此类教学对于批判性、创造性等高级思维的培养较少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只是浅尝辄止。
当孩子从这样的课堂中走出来后会不会主动地找一本书去阅读?当孩子困惑、迷茫时,会不会到书中寻找解惑的“钥匙”或心灵的“避难所”?他们会不会感觉“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
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还远远没有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远没有将阅读视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或是安身立命的依靠。
但另一方面,一直被热议的语文高考改革自提出之日起就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神经:
首先是阅读量大幅度增加,据权威人士透露,以前卷面阅读总量大约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0000字;
其次,涉及内容更加广泛,包含哲学、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类型也更为丰富,包含科技说明文、记叙文、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例如《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古典诗词等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学生平时的阅读仅仅局限于教材或者四大名著,就很难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不仅如此,当下几乎所有的科目改革中涉及的阅读要求都在逐步提高。
2016年教育部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学生面对真实的生活场景,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考试的命题也随之发生变革,源于生活的真实场景常常融入复杂的题干里,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题目,提炼关键的信息,然后才能正确解题。
这也表明,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不致力于提高阅读能力,等同于放弃所有学科。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克罗姆利(Cromley)教授,曾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研究“孩子的阅读量”和“科学课的表现”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发现,这两者具有非常大的正相关性——所有国家的平均值为0.819。
数学学科同样与阅读关联紧密。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奥诺拉(Aunola)就发现,阅读时更注重技巧的孩子,在理解、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力更强。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格里姆(Grimm)教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曾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采样分析,最后发现,阅读理解能力更强的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解决问题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018年一项最新的学习研究表明:阅读不仅能丰富认知,还能塑造大脑。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对学习中的受测对象进行观测,发现在阅读能力测试中表现越好的受测者,其大脑各区域的互动也越活跃。
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学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曾说:“阅读能力增长缓慢,会导致孩子在认知、行为和动机方面的负向累积,会阻碍孩子学术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越长,孩子在更多的认知和行为领域的表现就会越差。”
所以,“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
这里的“得天下”,不仅包含在所有学科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有足够的力量、自信建构学习人生,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成就自我的“天下”。
到底什么才是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关键?不同专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观点甚至互相抵触。
其原因在于,阅读的复杂性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相比,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个性特长、生长环境、经验与背景、文本材料的先天倾向等等,无一不影响着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开启阅读的大门。
快乐和自主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在阅读的启蒙阶段,应秉持“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们阅读什么”的原则,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并慢慢爱上阅读。
其次是阅读量的积累。“熟能生巧”这个词语能贴切地说明量的重要性。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没有捷径,只有靠大量的阅读。有研究证明,一般幼儿每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孩子在海量的阅读中才能培养持续性和连贯性。日积月累的阅读过程,也是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的过程,不管是对于孩子的阅读或是未来事业,这些都是最重要的品质。
最后是阅读方法。尽管有些专家强调不要迷恋方法,称“阅读是很自然的事,让孩子直接进入文本,完全自主地阅读,无拘无束地阅读,轻轻松松地阅读”,然而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引导和熏陶下产生的。
陕西语文名师雒宏军曾说:阅读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阅读习惯需要培养,是阅读期待不断满足进而又提出更高期待,最终成为“习性”的过程。
北大的温儒敏教授坦言,现在的语文课对方法很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他强调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这些都是有用的,当然也都需要给出具体方法。
好的方法常常与文本特征呼应起来,绝不是一招打天下。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文本阅读。好的阅读方法,如同水库里的引渠,可以将内容和思想源源不断地引出。
一旦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各种方法或许就可以慢慢消失,退出“舞台”了。他们不再需要外界和他人的方法去推动、引导和鼓励。
真正有效的方法,是他们在自己读书的探索中反省出来的,到了那时,孩子的阅读就进入到自由的境界,也变成了私人化的事情,可以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作者| 郑钢,上海市三林中学东校党支部书记
来源| 大夏书系(ID:daxiashuke)
责编| 沧月
•人人都说学科阅读很重要,为什么学校里的海量阅读极少发生?
•从“管理员”到“图书馆主任”,一场静悄悄的学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