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历史的长河,不仅有朝代更替的跌宕,王侯将相的精彩,也有作为社会最小单元——家庭和家族——的沉浮与荣辱。
必须承认,家族血脉延续与文化传承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基。
比如,在湖州有绵延千余年的沈氏家族,有辉煌数代乃至十数代的钱氏、姚氏、陈氏、臧氏、钮氏、邱氏……
在回顾家族过往的时候,我们会深深感受到,历史不是在教科书的文字里,也不是戏说故事的光影,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血脉。
就像总书记所说,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因此,传承优良家风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初一的寒假,孩子们领到一份特别的作业:
讲述家族故事 、传承家族文化——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访谈,听他们讲述家族的历史,从中感悟优良的家风。
寒假里,同学们不仅做了访谈,还查阅了资料,翻出了家里的老照片和老物件,用心感受自己熟悉却又陌生的家族历史,并整理形成了文字。
这些文字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充沛的感情令人动容。限于篇幅,这里只刊发两篇,以期引起更多思考与行动。
机会的故事
陈艺桓
机会来了,你不一定能把握得住,但必须去奋斗。 —— 题记
人生会遭遇很多的困境,亦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机遇之中有大有小,但往往在直面机遇的那一刻,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做出了导向人生另一个方向的重大决定。
稳不住幸福,亦躲不过悲伤,过去的声音告诉我们,机会永远由阶层主导,有着狭隘性,时代性……人所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努力达到更高的阶层。
我的外公,出生在一个刚刚解决温饱的农民家庭里,姊妹三个。一家全是勤劳朴实的农民,不免存在着一些农民的偏见,好听点是保守,其实根本上是封建观念。
比如,女儿不让读书,后来识了点字,但到现在也没念过一天书。儿子要当农民,不要把心思花在别处,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干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只有外公的祖母,曾经的大家闺秀,读过很多书,所以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去。遗憾的是,外公姊妹三个,一个也没能真正走出农村。这可能就是,把握不了自己的机会。
(一)读书未竟
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仅为朝廷增加新鲜血液,牵制贵族的势力,还能平息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意见——给一个机会让其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阶层。
读书就是如此一个过程,且普适百姓,虽然不容易,却是改变人生从小接触到的第一条道路。
不知原因,外公九岁才开始上学。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在一个破庙里接受正式教育。他曾说:
“在家受母亲和祖母影响最大,明白了原则和坚忍;在外受老师影响最大,懂得为人处世,明确人生目标。”
当时的学校条件差,学生上学还需自带板凳。学生不多,但老师极兢兢业业,极其负责,还给学生们取学名,外公这时才有了大名:陈宗琪。
老师只教语文、算数以及毛主席语录,而外公是最优秀的一个,老师还特意家访表扬。
但读完三年级后,外公的读书之路就结束了。因为太公看到儿子大了,决定让他到生产队去劳动挣工分,帮家里分担。虽然老师几经劝阻,但外公还是成了最普通的农民,甚至为此落下了伤病。
读书可以改变阶层,但这机会却与外公失之交臂。
与外公同一批的二十几个学生,多数都继续当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唯一一个上大学的,成了浙江大学的光学系教授。
(二)当兵未成
在外公那个年代,当兵是改变命运的另一个契机。尤其对农村子弟而言,外出当兵不仅有稳定的回报,还是对自己难得的磨炼,甚至还有跳出农门的机会。对家庭乃至家族而言,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外公十七八岁的时候,经过五年的汗水、烈日和狂风的洗礼,俨然健壮如牛。正在这个时候,村里收到招兵的消息,一共挑选十多个青年准备面试。最后,选中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优异的外公。
乡招兵办的人和太公说:这次招空军飞行员,全乡只特招一个,虽然外公学历不高,但基本被录取,下个月乡里会有人再来考察,约定日期准备准备。
但是太公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外公,甚至没有展现出一丁点的兴趣。面试当天一早,太公让外公乘船到菱湖去办事。随后,又告诉招兵办的人:儿子一早去菱湖里办事,不久会回来。
招兵办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公不愿意让儿子去当兵。招兵办的人没有立即放弃,反复跟太公做工作,但最终在傍晚悻悻而归,到别的村挑走了一个。
外公回来后,叔辈责备他回晚了,错过空军的特招,一家人这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家人们都为外公没能当上飞行员而感到无比可惜,对太公的决定深感困惑。
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太公却自鸣得意。按照太公的说法,他成功地把儿子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读书、当兵,都不如把汗水洒在土地上牢靠。
(三)奋斗由我
外公小时候就知道:人的出生分阶层,唯有奋斗,抓住机会,方可改变人生。
小时候读书少,长大后就靠自己学习。在劳动的间隙里,外公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事政治。
没能参军,外公就转变方向入党,加入村部,为老百姓服务。
家里不富裕,外公就自己折腾,想办法多挣钱,也很早就置办了收音机,用上了电视机,结婚后还盖了三层小楼。
经过自己的种种努力,把握机会,外公最终还当上了村书记。他曾自豪地说:“我原则性强,严肃,对党忠诚,对人民热忱,我要努力奋斗。”
确实,唯有努力才能抓住机会,改变人生。
一位老技术员的励志故事
卢相宇
一、大屋里的幸福童年
1944年10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在蒉家大屋里降临,他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的爷爷蒉允芳老先生年少时在上海小东门鱼行当学徒,后来通过经营地产生意致富,事业有成之后热衷家乡的公益事业,出资重建都神殿,为镇上建造钢筋水泥井三口,在街面铺设青石板路……他还心系教育,出资建造了镇上可容纳400多学生的镇海澥浦小学,因此深受镇民爱戴。
外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是家中次子,跟随父亲和长兄在外经商,每次回来都会给家中的孩子们带些书籍、零食和玩具。外公说他以前家里有个小红木箱,专门放那些小宝贝玩意儿。
外公的母亲,我曾祖母,是位从金家嫁来的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特别喜爱音乐,爱弹钢琴。她闲时总是教大屋的孩子们认字唱歌,在外公还在蹒跚学步时,曾祖母就常常带他到后厢房的钢琴房,弹琴给他听,教他哼唱。
儿时的外公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但对于外公来说,大屋里的童年特别短暂。
解放前不久,几颗炸弹炸毁了澥浦小学,校舍一时无法恢复。为了保障学生上学,1950年政府决定把学校迁入镇上最大的民宅——蒉家大屋。为了能给孩子们上学,外公一家二话没说搬到了大屋附近的房子。
蒉家大屋——外公出生的地方
二、学堂里的充实生活
七八岁时,外公上了小学。他自小对新事物感兴趣,平时又爱动脑,成绩在年级里遥遥领先。六年级时,镇海中学的教导主任来校挑选学生,外公和他的几个小伙伴被选中后参加了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镇海中学。
读中学那几年大家都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外公有兄妹五人都要读书,为了省钱,外公上学从不坐车,他每周一天还没亮就起床,和同学一起徒步30多里路,花两个多小时赶到学校。
在学校里学习文化课程之余,外公最喜欢的就是劳技课。在别的同学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锄地、割草、种稻,外公却能找到无穷的乐趣。趁种田劳作,他经常研究各种农具的工作原理,还自己做过一些小发明,为大伙剩下不少力。
大概是受曾祖母的影响,无论学习多忙,外公始终对音乐由衷地热爱着,他会在晨间校园吹口琴,课间听老师拉手风琴,他还用自己省下的生活费买了小提琴,跟老师抄写谱子,一有空就练习。
苦中作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闲暇时用音乐陶冶情操,在学校的生活可谓是清苦而又充实。
热爱音乐的外公
三、辍学后的磨砺时光
外公在中学读了3年后,国家陷入自然灾害,经济不景气,经商的曾祖父不再做生意回到镇上,没有固定收入,家里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
不得已,外公只好离开学校,作为长子跟着他父亲上山砍柴、下滩涂抓鱼挖蟹补贴家用,常常几天辛苦的劳作,才换得两三斤米。
粗略一算,外公那时最多15岁,却已经帮忙一起挑起养育家人的重担。如此艰难的生活,没有压垮他,反而磨练出了外公稳重的性格。
艰苦了3年,社会经济逐渐好转。外公本希望能继续回到学校,但那时国家实施“知青上山下乡”政策,外公继续读书的梦想破灭了。他去了农村插队落伍,不甘却又无奈。
不过,外公很快投入到了火热的农村建设中。他边参加劳动边钻研,对别的知青认为没出息的木工活特别感兴趣,一有空就会搬把椅子坐在木匠铺边看老木工做活,一边还在皱巴巴的草纸上自己画图做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出两年,外公就练就了一身好手艺,会改良各种工具,村里的农民有活都找他帮忙。工作之余,他还常自己研究一些工具,自学制作了抽水车,农民常借去用来灌溉、抽水捕鱼。
下乡劳动的时光里,外公还是那么热爱音乐,闲暇时他就会自己捧起小提琴,在村头给孩子们拉一首。
但当时的环境对西洋乐器有所排斥,所以外公就自学了二胡。而且,他的二胡架子还是自己做的,再装上自己买的线和农民给的蛇皮,一把精致的二胡就这么诞生了。
萧瑟悠远的二胡声不仅给外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还让他认识了外婆,一位朴实的农民家的女儿……
四、成家后的苦尽甘来
与外婆结婚后,外公慢慢地时来运转。那个时候,村办队办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外公所在的村也建起了农机厂,他被请去做工人,最初只是一名翻砂车间的木模工。
但外公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个人。在别的工人喝茶闲谈时,外公总是在安静的角落里捧着各种书来读,不时在书上做笔记,有疑惑的地方就去向老师傅请教,再不懂就到书店里去翻书找答案。
渐渐的,外公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很快他被提拔到了技术部,开始跟着师傅修理机器,也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解决难题的机会……
后来,他又先后当了技术厂长和生产厂长。上世纪90年代初,外公还评上了“技术员”的职称。
在那个年代,工人家里一般都有副业,有人养鸡鸭、有人做木工,外公在家里也开起了家庭作坊,经常帮一些小厂设计模具、修理设备、加工零件、组装电风扇……
在厂里工作许多年后,赶上了工厂改制,外公索性自己创业,把作坊办成了工厂,和外婆一起加工冲压件,做指南针、小玩具等。之后,还生产过热保护器、接线板、电热锅,规模越来越大。
尽管工厂里很忙,但外公却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听妈妈说,外公一到周末就喜欢坐车去宁波的新华书店,一待就能待上一整天,遇上好书他也从不吝啬,花钱买下,他的床头书堆得厚厚的。
外公自己做的收音机
外公特别喜欢研究无线电,经常一个人钻在阁楼里乒乒乓乓的做收音机。他不仅自己做元器件,还用木头做框架、镂花,甚至还有一个最好的收音机一直保留到现在,而且还能收到信号。
这些都是外公引以为傲的回忆。
外公生活的时代,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并没有给他提供更好的条件,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钻研,硬生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外公虽然早已退休,但在家里仍不忘学习,看书,画画,还常常念叨:“活到老学到老”……
我的外公,一位自学成才的技术员,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好学与励志,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
年近八十的外公和我